七个字真能价值500万美元:信息经济学现实例子

2020-02-0919:09:10七个字真能价值500万美元:信息经济学现实例子已关闭评论

1950年初,美国对华政策研究室接到一个秘密情报:欧洲有个“德林软件公司”,集中了一批世界一流的专家研究了一项名为“如果美国出兵朝鲜,中国的态度如何”的课题。据说这个成果仅有一句话,却索价500万美元。美国一笑置之,没把它当成一回事儿。

在朝鲜战争中,美国在对外用兵方面第一次尝到了失败的滋味,开始辩论“出兵朝鲜是否真有必要”的问题,这时才有人想起当年德林公司的研究成果,虽然已经时过境迁,但美国在野的共和党为了在国会上的辩论中言之有理,仍以280万美元买下了这项过时的成果,这份研究成果的结论只有七个字:“中国将出兵朝鲜”。

当然,在这句话后面还有长达328页的分析资料作为附录,附录详尽地分析了中国的国情,并且以极其丰富的历史资料和数据分析作为依据,令人信服地证明:中国绝对不会坐观朝鲜危急而不救。还预言一旦中国出兵,美国将以不光彩的姿态夹起尾巴退出这场战争。只要打成平手,美国就算是输家。

历史终于证实了德林公司的预言很准确。当麦克阿瑟将军被记者问及“你对德林公司的研究成果有何看法”之时,他神情沮丧地耸耸肩说:“我们最大的失策在于舍得付出几百亿美元和数十万美国军人生命的惨重代价,却吝啬仅相当于一架战斗机价值的区区500万美元!”

从此,“开价500万美元的一句话”,就成了“智慧就是财富”这句名言的绝妙注释。

七个字却换来了500万美元,可见信息经济学的重要性。

信息经济学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发展于50—60年代,到70年代基本发展成熟。在创建初期,研究重点多种多样,有的学者侧重于基础理论研究,有的学者侧重于应用研究,也正是这两种研究的互相补充和互相促进,才奠定了信息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进入70年代以后,信息经济学的发展基本上达到了成熟,其标志是有大量信息经济的论著问世。如,美国霍罗威茨的《信息经济学》,英国威尔金森的《信息经济学—计算成本和收益的标准》,日本曾田米二的《情报经济学》等。

信息经济学主要研究七个方面,信息的经济作用;信息的成本和价值;信息的经济效果;信息产业结构;信息系统;信息技术;信息经济理论。

在上面的小故事中,如果美国不以500万美元的价格买下这七个字的话,相信他们会在朝鲜战场上损失掉很大一部分的主动权,美国从此对德林佩服得五体投地,从此以后,甚至到现在,全美国几千家官方和民间智囊机构中,德林始终是在政界、军界中占有首席地位。德林的经济收入也主要是来源于政府。

信息经济学有两条研究主线:一是以弗里兹•马克卢普和马克•尤里•波拉特为创始人的宏观信息经济学;二是以斯蒂格勒和阿罗为最早研究者的西方信息经济学、微观信息经济学。

宏观信息经济学是由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马克卢普和斯坦福大学的波拉特创立的,把信息产业视为在农业、工业、服务业的第四产业, 以统计数字及数量分析来说明信息经济的发展,它是信息产业及信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及必然结果。

微观信息经济学,也称理论信息经济学,是指从信息分布的非对称这一基本事实出发,对于传统经济学在完备信息假设下所提出的论点及命题进行重新思考。这些问题包括市场机制、资源配置、竞争均衡、统计决策、委托—代理人、风险与不确定性、不利选择与道德风险等。主要以个别市场主体为基本分析单位,考证信息对市场均衡、劳动市场供给、消费者行为以及市场机制等一系列微观经济问题的影响,分析信息资源配置和微观信息市场的效率问题。

信息经济学的应用研究,尽管微观信息经济学又被称为理论信息经济学,但它的应用研究并不简单地等同于宏观信息经济学。

近两年来微观信息经济学的应用研究在当前我国经济改革与转型时期的制度安排及市场规范方面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是信息经济学极具前景的研究领域。

如前所述,微观信息经济学是研究在不确定、不对称信息条件下如何寻求一种契约和制度来安排规范当事者双方的经济行为,又称为不对称信息经济学或契约理论。在此前提下,任何经济行为的结果都是确定的和唯一的。

因此,微观经济学的任务是最优化决策问题,即如何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效率最大化。而且它在自身的发展中形成了许多有效的分析方法,这都使得微观信息经济学相对于传统经济学而言实用性更强,更能广泛和深入地研究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