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种新兴的投融资形式,私募股权基金对中国金融市场乃至整体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PE拓宽了金融对经济的支持作用
PE已经成为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美国等发达国家较好地发挥了金融服务功能,每年投资额已占到GDP的4%~5%,成为仅次于银行贷款和公开上市的重要融资手段。在我国,这一功能也在不断彰显。我国民间和机构资本丰富,存在资本流动性过剩问题,而我国金融市场却缺乏组合市场各种要素的金融工具,证券市场和债券市场还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融资难的瓶颈一直制约着中小企业的发展。而各种类型的私募股权基金为企业成长和扩张均提供了良好的金融中介服务,填补了商业银行贷款和证券融资因条件约束带来的金融服务空白,大大提高了金融对经济的配置效率,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PE的发展有助于我国融资结构的优化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的突出矛盾是流动性过剩,但这种过剩并不是绝对过剩,中国的大量领域仍然资金不足,只是相对过剩。产生过剩的一个重重原因,是我国的金融市场发展的不均衡,服务于传统成熟企业的金融市场发展较为充分,但服务于初创型和成长型企业的金融市场发展不成熟,这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私募股权市场发展的落后。大力发展私募股权基金意义重大。
PE投资以企业成长潜力和效率作为选择的原则,能够使整个社会的稀缺资源的配置效率大幅度提高。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PE能够合理引导这些资金的投向,通过专家管理进行股权投资获得较高的投资回报,拓宽投资者的投资渠道,进而丰富投资理财品种。完善资本市场结构;从融资者的角度来看,若这些企业能够获得PE的支持,可以大大削弱该企业对银行贷款资金的依赖性,在某种程度上减轻金融风险过度集中于商业银行的状况。在间接融资方面,由于各种制度性安排,中小企业获得银行贷款的难度远甚于大型企业;就直接融资而言,无论是发债还是股票上市,各种资源也都是有利于大企业而不是中小企业。在这种情况下,本土PE发展壮大,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解决将发挥巨大作用。
PE的发展进一步推动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
PE可以帮助企业改善股东结构,同时建立起有利于上市的治理结构监管体系、法律框架和财务制度。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企业普遍不愿意让出其控制权。国有企业控制权的出让有赖于突破制度“瓶颈”,民营企业控制权的出让有待于民营企业创始人的观念转变,这都需要时间。PE的进入可以加快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产权社会化的步伐。民营企业可以在保留相对的所有权和相对的控制权的情况下适度开放产权,适量吸收PE等外来资本,逐步淡化企业的家族色彩。PE的进入会使我国上市公司和未上市公司的质量和公司治理水平得到提高,这种提高不是来自监管外部的压力,而是来自公司内部。通过聘请较高水平的中介机构、定向聘请有经验的高管人员、派出董事、协议约定等方式,使PE所投资的公司在治理水平上有明显的改善,这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有着基础性的作用和长远的示范意义。
PE有助于提高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效率,增加群众的财产性收入
私募股权投资可以帮助国内居民分享经济成长的成果。由于私募股权投资的运作原则多为长期持有企业股权,通过培育企业价值而获取较高收益,因而其不但在宏观上具有引导长期投资的功能,更能帮助投资者实现与经济同步增长的收益。我国正处于经济增长的黄金期间,巨大的消费市场和日益完善的投资环境为各类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这种大好局面吸引了诸多国外投资机构到中国淘金。许多国外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通过投资国内企业股权,在三到五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内获得了几倍乃至几十倍的回报。而国内居民的资金由于缺乏相应的投资平台与投资能力,只能拥挤到股市和房地产市场中。发展国内私募股权投资可以用基金等形式聚集国内居民的空闲资金,通过自身的专业优势来参股具有良好成长性的企业,从而使居民财富与被投资企业的价值共同增长,使更多的国内居民分享中国经济增长的红利,增加国内居民的财产性收入。
PE有利于突破中小企业融资瓶颈,优化国家整体产业结构
当前我国的经济结构已出现“超重”的特点。发达国家重化工业在发展的最顶峰时期占工业产值的比重为65%,而中国重化工业比重已达70%。重化工业具有自我循环和自我加强的性质,而我们的金融体系也是明显向这个产业倾斜。因为这个行业以大中型国有企业为主,而现有金融渠道也主要向大中型国有企业敞开。相比较急需发展的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各类消费品制造业和消费服务业,大都以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为主。而现有的金融体系却没有为他们提供相应的融资渠道。
这是中小企业与银行间以债权债务法律关系为基础所形成的传统借贷款模式中,风险与收益不对称所决定的:中小企业资产规模、资本金等方面存在的制约与不足,一般难以向银行提供足以进行信用增级的抵押和质押物,加之管理上透明度和规范化的缺失,都普遍达不到银行防范风险的标准。而银行向中小企业贷款,在利息和成本刚性的条件下,承担上述风险的同时却没有获得相应的风险溢价,自然要回避此类交易。即使引入担保公司等进行外部信用增级,也难以改善中小企业的整体信用水平。
由于担保公司必须向中小企业收取足以补偿风险的担保费用,使得中小企业面临较高的资金成本,反过来又直接影响和降低了中小企业的偿债能力,造成中小企业和担保公司的整体信用水平下降。因而,长期困扰经济界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不可能局限于间接融资方式中得到解决。而通过公开市场募集资金,对于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则存在门槛过高、周期长和成本压力大等现实困难。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恰能适应中小企业融资的需求。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通过购买成长性良好企业的股权,满足其不同发展阶段的资金需求。基金方通过参与管理对企业的发展战略、组织构架、管理团队、业务流程等方面进行调整改善,帮助企业降低风险、提高价值。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还运用“对赌”协议等杠杆激励措施,将企业管理层利益与投资者利益捆绑,激发其管理和创新能力的发挥。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通过将不同行业、地区和发展阶段的投资项目进行组合,以最大限度地降低非系统性风险。
PE有利于企业的业务重组和资本市场的良性循环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这一阶段是产业和企业大规模重组的时期,是培育世界领先企业和优秀企业的最重要时期,也是对资本需求最为旺盛的时期。缺乏有效的股权融资渠道,已成为产业升级、优势企业做强做大的一个障碍。
私募股权投资还有助于促进资本市场的良性循环。通过被投资企业上市来实现所拥有股权的市场价值,是私募股权投资变现退出的重要渠道。为实现这一目标,私募股权投资管理人都要严格筛选投资目标,并为企业发展度身订制合理的成长路径。于是,私募股权基金作为一种市场监控力量,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将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为以后的企业上市在内部治理结构和内控机制方面创造良好的条件。通过私募股权投资的发展,将为包括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的各类公开资本市场提供优质的备选上市企业资源,从而提高上市企业的内在素质和持续发展能力,形成资本市场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