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商帮:献身教育的陈嘉庚

2019-12-1620:44:57福建商帮:献身教育的陈嘉庚已关闭评论

在我国的华侨史上,闪耀着一个令人敬仰的名字,这就是南洋华侨陈嘉庚。他的出名不仅是因为商业上的成功,更为重要的是他对祖国的贡献。 他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呕心沥血,甚至几乎把全部家当都捐献了出来用来开办学校。 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称赞陈嘉庚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为中国人民革命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陈嘉庚出生于清朝同治十三年的福建同安县仁德里集美村。 由于家境贫寒,他在17岁时就中断了学业,随父亲到新加坡做生意,经营米店。

但是,这家米店的经营并不景气,没过多久就破产了。 他们在辛辛苦苦中不但没有赚到钱,还欠下了许多债务。 为了还债,陈嘉庚开始独立经营一些生意活动。 其父破产,陈嘉庚独立经营后首先偿还父亲的全部债务,获得良好信誉,此后事业顺利。 因为他十分注重做生意的信誉,因此生意一天天好转了起来,还清了所有的债务。

1904年,为了谋求更大的发展,陈嘉庚集资7000多元创办了一家菠萝罐头厂,取名为“新利川”。 这家罐头厂的生意十分红火,没过多久就兼并了另一家罐头厂,扩大了资本和生产规模。 在短短的3个月内,陈嘉庚就获利4万元。

陈嘉庚是一位敢想敢干的商人。 当橡胶第一次从巴西移植到马来西亚时,他就看准了商机,投资了2000元购买了橡胶树种子。 他将这些种子种植在他的菠萝园中,进行初步的试验。 后来,他不断扩大橡胶树的种植面积。1925年,他已经拥有了橡胶园1.5万英亩,成为华侨中最大的橡胶垦殖者之一,同时也是新加坡马来西亚橡胶王四大开拓者之一。在橡胶园开始产生收益之后,他就开办了橡胶制品厂,生产橡胶鞋、轮胎和日用品。这些产品在国内外的销路很好,他先后在国内各城市、南洋和世界各国大埠设立分销店100多处。

在橡胶的生产与销售上,陈嘉庚的做法对当时甚至现在橡胶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了节省资金,他首创了大规模生产橡胶制品的方法。 这种生产方法对当地的商人有很大的启发,很多人纷纷效仿。陈嘉庚是最早参与橡胶贸易的商人,开创了橡胶制品的国际及国内商路和市场。

除了经营橡胶业,陈嘉庚还大力投资于米厂、木材厂、冰糖厂、饼干厂、皮鞋厂的经营,并获利丰厚。 陈嘉庚事业的鼎盛时期,厂房多达30多个。 商业活动范围遍及全世界的五大洲,仅雇用的工人就有3万多人,资产达1200万元。

陈嘉庚的橡胶王国繁盛了将近30年的时间。 后来,日本胶制品在东南亚削价倾销,同时全球爆发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陈嘉庚的商业活动受到影响,收益急剧减少,甚至出现了亏损的现象。 到1934年,陈嘉庚的橡胶企业已经基本退出了国际市场。

陈嘉庚是一位有着强烈爱国心的商人。他靠经商致富后,首先想到的不是怎样改善自己的生活,而是当时贫困落后的国内。 他对国内的落后经过认真的思索后,认为这种局面是由落后的教育造成的。 于是,为了振兴祖国,他就开始大力兴办教育事业。 他说:“国家之富强,全在于国民,国民之发展,全在于教育,教育是立国之本。”“民智不开,民心不齐,启迪民智,有助于革命,有助于救国,其理甚明。教育是千秋万代的事业,是提高国民文化水平的根本措施,不管什么时候都需要。”

1913年,他首先在自己的家乡兴办了小学,后来又陆续创办了中学、师范、水产、航海、商业、农林等10所中高等学校。 在这些学校中,一般都设有医院、图书馆、科学馆、教育推广部,以丰富、保障学生们的学习生活。这些学校在当时统称为“集美学校”。这所学校在1923年被孙中山批准为“中国永久和平学村”。从此,集美学校又有了一个新的名字,就是集美学村。在当时,集美学校是国内规模最大、体系最完整的学校。此外,他还资助了福建各地的70多所中小学。

在陈嘉庚对教育的贡献上,最为令人瞩目的就是厦门大学的创办。1921年,他自愿捐款100 万元创办了厦门大学,并设常年经费300万元。大学内设有文、理、法、商、教育5个学院,共计17个系。厦门大学是我国华侨创办的唯一一所大学。这所大学的所有办学经费都是由他一个人负担的。 这种状况一直持续了16年。 后来,陈嘉庚的商业经济受到了巨大的影响,厦门大学的何去何从成为他的一块心病。 经过一番考虑之后,他坚定地做出了“宁可变卖大厦,也要支持厦大”的决定。 他先后把自己的3座商业大厦变卖了,把所得的钱用于厦门大学的正常运行。1937年,厦门大学已经发展成为当时国内科系最多的5所大学之一。但是,陈嘉庚对厦门大学的苦心支撑还是受到了经济条件的限制。 1938年,陈嘉庚的商业企业大部分都破产了,他再也无法承担厦门大学的费用。在悲痛之中,他只好四处求援,最后国民政府收厦门大学为国立大学,总算了却了陈嘉庚的一桩心事。

虽然陈嘉庚不再有强大的资金支持来扶持祖国的教育事业,但是他依旧把满腔热情投人到教育事业中来。 新中国成立后,他调集多方面的力量积极扩建集美学校和厦门大学。在扩建中,他亲自指挥工程进展,检查工程质量。 当时的学生和百姓们都十分敬重他,称他为“超级总工程师”.

陈嘉庚的行为受到了我国政府的强烈赞誉。 他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席,当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他把所有精力都致力于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并对推动华侨爱国大团结、鼓励华侨支持祖国和家乡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

陈嘉庚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还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科学的办学思想。

他提倡女子教育,反对重男轻女;强调优待贫寒子弟,奖励师范生;讲究教学质量,注意全面发展;主张“没有好教师,就没有好学校”,强调要确立教师在学校的主导地位;为了振兴实业,培养生产技术人才,倡办职业技术教育;提倡普及教育。他为教育事业奋斗了一生。

1961年8月12日,陈嘉庚先生在京病逝。 他生前叮嘱“把集美学校办下去,把300万元存款捐献给国家”,并一再呼吁祖国统一,弥留之际还对台湾的回归深表关切。 陈嘉庚是华侨中的楷模,是商人的典范。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