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企业愿意支付高工资:效率工资

2019-12-2520:41:45为什么有些企业愿意支付高工资:效率工资已关闭评论

一家生产电信产品的公司,在创业初期依靠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从早到晚卖力干而迅速发展起来。几年之后,员工由原来的十几人发展到几百人,业务收入由原来的每月十来万上升到每月上千万。但伴随着企业规模的增大,公司领导明显感觉到了大家工作的积极性越来越低。

作为公司的领导者,为了能够经营好来之不易的公司,老总特意参加了一些企业管理者培训班,并为此买了许多管理方面的书籍进行研究。在松下幸之助的启发下,老总决定通过实行“高效率,高工资”的方式,借着高薪来提高员工的工作意愿,最终达到高效率的目的。

他想,现在公司发展到一定规模了,确实应该考虑提高员工的工作待遇了。提高了工资待遇水平,一是对公司老员工工作的回报;二是为吸引高素质人才加盟公司的需求。于是,一场提高员工工资标准的行动大张旗鼓地展开了。

高薪的效果果然明显。公司很快就聚集了一大批有才华有能力的人。在这种高涨的士气下,公司的员工工作起来都很卖力气。

效率工资是指企业付给员工的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工资,这样的工资能够起到有效激励专业人员的作用,可以提高生产率与企业经营绩效,因此,这样的高工资就是效率工资,也就是在这样的工资水平支付下,劳动力成本的相对收益是最高的。简单地说,效率工资,就是企业或其他组织支付给员工的比市场平均水平高得多的工资,促使员工努力工作的一种激励与薪酬制度。其主要作用是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在理论上,人们对效率工资的确切理解是:效率工资是单位效率上总劳动成本最小处的工资水平,即效率工资保证总劳动成本最低。由于效率工资具有可以相对提高员工努力工作、对企业忠诚的个人效用,提高员工偷懒的成本,具有激励和约束的双重作用。采用了效率工资后,员工努力工作的动机增强,而偷懒、欺骗等败德行为的动机则有所降低,企业发生员工败德行为的概率趋于下降,减少相应的监控成本。

采用效率工资制度有助于解决企业监控困难。在效率工资理论中,有一个基本假定:企业的效率工资是用来交换员工加倍工作的,而员工的加倍工作也是用来获取企业的高工资。社会关系中的互惠原则是效率工资起作用的基本条件。

提高效率工资的激励效用,促进劳动力市场的健康发展,尽管这里边有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作为一个企业,也要遵循这个规则,完善市场秩序,提高自身的效率工资激励制度。

工资是指用人单位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劳动关系双方的约定,以货币形式支付给员工的劳动报酬。如月薪酬、季度奖、半年奖、年终奖。但依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由用人单位承担或者支付给员工的下列费用不属于工资:(1)社会保险费;(2)劳动保护费;(3)福利费;(4)用人单位与员工解除劳动关系时支付的一次性补偿费;(5)计划生育费用;(6)其他不属于工资的费用。 在政治经济学中,工资本质上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工资是生产成本的重要部分。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