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萌芽期
FOF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其最初形式为投资于一系列私募股权基金的基金组合。因为私募股权基金的投资门槛较高,大多数投资者无法企及,于是就有机构发行了PE FOF以降低投资门槛。第一只证券类FOF由先锋基金(Vanguard)于1985年推出,该只共同基金FOF 70%的资产投资于股票类基金,30%的资产投资于债券类基金,投资标的均为公司旗下的基金。该基金推出后大受欢迎,同时也带动了先锋基金旗下其他基金的销售。1986年年末,先锋公司旗下基金规模增长44.23%。
1987年,美股在经历了2年的疯狂后,遭遇了一次惨重的股灾,这促使投资者开始思考如何根据市场的不同情况配置不同种类的基金。共同基金在股灾中也不断开发新的产品,基金类型在这一时期快速增多。市场多变性与基金多样性促使投资者产生了基金筛选需求,自此FOF的发展有了其客观驱动因素。
同一时期,美国开启了401k计划,该计划主要采用雇员与雇主共同缴纳养老金的模式,为之后养老金规模扩大及入市打下了基础。养老金对风险的敏感度极高,FOF分散风险、追求稳健收益的属性与其需求不谋而合。401k计划无疑刺激了FOF的发展,FOF真正开始走上发展之路。
2.发展成熟期
20世纪90年代,美国企业养老金计划由固定待遇型计划(DB Plan)逐渐向固定供款型计划(DC Plan)转变,这促使越来越多的养老金计划入市。根据美国投资公司行业协会(ICI)的统计,约60%的退休投资计划(以退休为目标的定向投资计划)参与者持有目标日期基金(Target Date Funds,以固定日期为目标的定向投资计划),这部分资金在固定的时间点提取,为基金的发展带来了稳定的资金来源。
1996年,美国出台的《全国证券市场改善法案》取消了对共同基金公司发行FOF产品的限制。如图1.3所示为近年来国外共同基金FOF数量与规模。
同时,经过10年的长期牛市,20世纪90年代后期,资本市场的火热达到巅峰,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互联网泡沫。资本市场的高收益与基金行业的壮大给FOF的发展提供了足够多的底层资产。在此期间,FOF的管理规模占共同基金总规模的比重进入1%的数量级。
3.爆发式增长期
2000年至今,共同基金FOF进入了一个爆发式增长的阶段。自2000年开始,FOF基金数量增长了627%,管理规模增长了惊人的3014%。经过1985—1990年的萌芽与20世纪90年代一系列的政策支持和市场准备,共同基金FOF的土壤真正成熟了,并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
2016年,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秘书长贾红波先生提出要大力发展100家大型私募FOF,此后,国内的FOF行业就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当然,其中也有很多机构在理念上存在偏差,有的甚至将FOF当作概念来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