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一1978年这段期间,由于中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采取的是配给制度,此时的对外贸易发展得非常缓慢,矿产等资源作为出口的主要商品被输送到世界上其他国家。 而影响中国和其他国家进行贸易往来最重要的原因是国家的外交关系的变化。
在建国初期,在出口的产品中80%是最初级的以农副产品为主的商品, 可以看出此时中国无论在出口规模还是在出口商品的种类上都处于很低的水平。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在出口商品种类上更丰富了,增加了工业和纺织业领域商品的出口。但是此时中国从其他国家进口的商品中大多以一些生产资料为主,这一比值占到全年进口量的四分之三。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的时候,一些国家纷纷赢得民族独立,新中国与这些国家通力合作,签订国家平等互利与尊重各国的民族独立的协议,并积极同这些国家开展了双边贸易与边境贸易,同时对那些在发展过程中有困难的国家提供援助。 中国也通过各种途径推进和日本以及西方国家的贸易往来。 当中苏关系破裂以后,中国为了寻求可持续发展,在贸易往来的时候把目光转向了以日本和西方等资本主义国家为主的地区。
据统计,中国在1965年间,与以日本和西方等资本主义国家为主的地区产生的贸易量占到中国当年总贸易量的一半水平。随着1978年改革开放政策的初步实施,对外贸易在管理体制与政策方面更加灵活,几个经济特区的设立与海外投资额的迅速提升,为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这个时期工业品的出口成为中国最主要的出口方式。
为了拓宽国际市场渠道,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1979年,国家发改委决定首先在东南沿海地区尝试发展加工贸易。进入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出口的商品也随着国际产业结构的不断更新和调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此时国家进一步大力发展东南沿海等地区的加工贸易产业,提升人员的就业率。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加工贸易产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并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也改变了国内出口商品的结构和规模,实现了从建国初期出口初级商品到出ロ以工业商品为主、初级产品为辅的商品的重大转变。 随着时间的推移与中国社会经济的进步,中国工业商品出口的比重也在进一步增大,此时东南亚国家和欧共体国家已经与中国形成了稳固的贸易关系,这些国家对中国商品的进口也呈现出稳步上升的态势。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在对外贸易方面采取的方法是建立一些国营的外贸类公司,对这些公司进行统一管理,对这些公司的财务以及管理方面都有一套统一的办法。 而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对相对落后的外贸体制进行了调整,使之更能适应国际贸易的发展。 改革开放初期, 由于国内生产能力不足,外汇出现严重匮乏,此时的中国为了更快地发展,大力招商引资,通过这些外部资金的力量实现生产的扩大化。
据统计,从1979年至1991年的14年间,中国成功地利用了250多亿美元的外资,正是因为这些外资的力量才使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在发展过程中,外资占中国外贸总值超过21%,由此可见,外资的力量在中国快速发展的经济中有多么重要的作用。
中国自从改革开放以后,便陆续在沿海城市开放了经济特区,这些经济特区的设立就像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标杆,这些经济特区无论在经济政策还是对外贸易中都有优惠的措施,是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这些经济特区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其他地区的经济也受到经济特区的影响而活跃起来。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成功发展,外商投资企业也纷纷加入到中国经济发展的浪潮中,此时的加工贸易成为中国对外贸易最主要的贸易方式。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中国国内的商品种类也进一步增多,而这些商品都是最重要的出ロ商品,伴随着出口量的加大, 中国的贸易顺差激增,此时的中国已经意识到要借助于国际和国内内个最有力的市场平台,才能实现更大的发展。1993年觉的十四大确立丁经济改革目标以后,随即便提出了着眼世界、以质取胜、枳极稳妥地参与国际贸易间的往来与经济合作等指导思想。
由此,中国在贸易方面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贸易规模持续扩大。1995年的时候,工业商品的出口就已经超过了传统的纺织类商品,而占据了出口大户的位置,并实现了中国在出口商品品种方面的一次大的提升,以工业为主的商品确实是助推中国对外贸易最强有力的推动力,使中国贸易得以快速发展。
虽然中国在贸易发展过程中出现了高增长的态势,但同贸易强国美国和英国等国家比起来的话还存在不少差距。 虽然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但是中国出口的商品中,中国自主品牌的商品占有量却不足一半,其他国家在中国的品牌很多,但是中国在其他国家市场中的品牌却少得可怜,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
由于中国缺少自己独特的品牌,使中国生产企业失去了大量的外汇,所赚取的外汇非常有限。通过这一点我们就可以判断,中国在和其他国家进行贸易往来的时候还需要不断改善自身的发展策略,并及时调整好和国际贸易相适应的法律及其他一些规章制度。
2001年中国加入到世界贸易组织(WTO)以后,中国对外贸易步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这更增强了中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中国切实履行WTO相关的法律规章,并和其他国家一起积极地举行贸易磋商与经贸合作,中国这种积极的态度赢得了一些国家的认可,使中国在发展对外贸易过程中更加完善了规章制度,使这个时候的中国建立了完善贸易制度,也规范了对外贸易秩序。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间发展成为一个贸易大国确实是个很大的飞跃,在错综复杂的国际贸易中,想要生存下去,必须要不断适应贸易市场的发展,并根据其发展的轨迹制定出符合本国利益的制度。而中国今后在这方面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其发展目标是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迈进。 虽然在发展过程中可能遭到其他经济体的反击,但只要设立好目标并坚持下去的话,一定能战胜所有困难并最终走向贸易强国的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