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14年世界大战的前夜,庞大的、 日不落的不列颠帝国至少从表面上看起来仍然强大,虽然它的内部核心之处已经腐朽,虽然它在经济上已经穷途末路; 但这个事实当时还无法被人认清。1899年,靠着从性情古怪的矿业大佬塞西尔 ·罗得斯那里得到的金钱,英国同南非德兰士瓦的荷兰布尔移民打了一仗, 从后者手中夺取了大量黄金资源。 南非的黄金延长了伦敦金融城的生命。那一年正是维多利亚女王登基60周年,她作为女王已经统治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超过半个世纪。 英帝国正处于权力和声望的顶峰, 这一点不容置疑。
南非开普殖民区的高级专员艾尔弗雷德·米尔纳,是罗斯柴尔德勋爵的密友,两人都是一个自称“天命人社团(The Society of the Elect)”的秘密会社成员。 米尔纳与罗得斯、亚瑟·鲍尔弗和艾伯特·格雷都在觊觎荷兰在南非的布尔人德兰士瓦布尔共和国和奥兰治自由邦的金矿所蕴含的经济权力。
他还想建立一个从开普到埃及的不列颠殖民邦联,对非洲大陆实施支配和统治。臼伦敦的罗斯柴尔德公司支持罗得斯和米尔纳,也支持他们打仗的理由。
塞西尔·罗得斯心中有一个长远的打算一一以英国东印度公司为楷模,成立一家英国南非公司,他需要得到皇家特许。 罗得斯相信,南非丰富的黄金和矿产资源将足以使伦敦金融城在数十年里维持它在全世界无可匹敌的金融中心的地位。
罗得斯、米尔纳以及英帝国的战略家精英们,大多数都曾经在牛津大学的万灵学院求过学。 为了振兴低落的帝国精神,他们在1910年成立了一个秘密会社,这个团体将会秘密地对英帝国的战略政策施加重大影响,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他们借中世纪圣贤亚瑟王的故事称自己的组织为“圆桌”,并且以“圆桌” 这个名字命名他们的杂志。
英国人打赢了布尔战争,但是在走向胜利的道路上他们失去了帝国。 伦敦本以为能够速战速决,但是事与愿违。英国与欧洲仇敌的最后一次战争是1853年与俄国打的克里米亚战争。 自从那时以后,英国军队在长达四十年的时间里,只是在与世界各地缺少武器缺乏训练的土著人作战,再未遇到真正的挑战。
1899年的布尔战争在伦敦被设想成又一个“小小的辉煌战争";伦敦人以为在几周之内这场战争就会结束。
差不多一个世纪之后,美国将军在针对伊拉克的震慑攻击和实施快速占领之后,也表现过英国人的那种狂妄自大。
布尔战争对于英国,正如一个世纪之后的伊拉克战争对于美国一样,最后的结果都非常具有破坏性。 荷兰的布尔移民打得很勇猛,采用了非常规的或不对称的战术来对付占有很大优势的对手。 英国人按照老习惯从殖民地调军队打仗。 布尔人像游击队那样迅速行动,高度机动灵活,他们还得到了德国毛瑟枪和新的无烟子弹,这样打起仗来便于隐藏阵地。
布尔人采用打了就跑的战术,不仅造成了英国人难以承受的损失,还彻底挫败了英帝国绅士派头的“公平之战”的观点。 布尔人不是绅士,他们是在为土地和家园而战。 那场痛苦的战争持续了三年,而英国为名义上的胜利付出了难言的代价。 布尔之战向全世界表明,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不能打败一支数量很小而又处于劣势的军队,因为这支小小的军队决心保卫家园。 这是美国的精英在20世纪70年代打越南战争时还要痛苦地再学习一次的教训。
布尔战争的成本和伤亡人数不停地上升,而女王陛下的将军们一口咬定离战争的结束不远了。 英国舆论开始不耐烦了。 由于英国的无能和疏漏,2.5万布尔平民(主要是妇女和儿童)和1.4万当地土著人死于 “集中营”一一这个全新的名词在这里第一次出场。 这场战争是一个分水岭, 英国人自己的帝国理念从此开始缓慢地走向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