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行之王怡和:澳门、黄埔与伶仃洋上

2019-12-2113:14:26洋行之王怡和:澳门、黄埔与伶仃洋上已关闭评论

广州:宝顺洋行前世

就在比尔·麦尼克行在鸦片经营中日渐做大时,在东印度公司的卵翼下,广州同时出现了半官方性质的代理行-一巴林行 (Baring& Co.)。这个巴林行,正是日后渣甸·马地臣行(怡和洋行)最主要的竞争对手一一颠地行(宝顺洋行) 的前身。

1807年,东印度公司广州管委会的低级大班乔治 。林 (George Baring)创办巴林行,专为孟加拉国的商人代理包括鸦片在内的生意。 后来, 公司的另外两个大班-莫隆奈和罗伯茨加人,行名改为巴林·莫隆奈·罗伯茨行(Baring,Moloney&Robarts).

这个代理行在东印度公司的藩篱之内。1808年,东印度公司董事会发出通令,禁止公司职员充当鸦片买卖的代理人。巴林申辩说,我担任鸦片代理人的工作,并不妨碍对东印度公司应尽的责任。 而且, 如果我们不做, 孟加拉国商人就会委托给声名狼藉的葡萄牙人做, 无疑会更加损害东印度公司的利益。 所以, 我们恳求放弃将鸦片市场任由葡萄牙人去控制和经营的危险而不智的政策。 巴林如实地指出, 长期以来东印度公司的职员其实一直都在为鸦片商做代理人。远在伦敦的东印度公司董事会之所以被蒙在鼓里, 并不是广州方面有意向公司隐瞒这类业务,而完全是由于其他生意可以公开进行,而此种贸易的性质决定了它不能公开进行所致。

巴林的申辩, 在东印度公司广州管委会内部引发了一场大讨论。巴林的支持者表示: 让公司大班担任私商代理人, 好处显而易见: 既有利于公司控制这些鸦片代理人的行为,又有利于与澳门葡萄牙人的竞争。不然,葡萄牙人倒是会高兴,因为这样会把目前在黄埔进行的鸦片买卖驱赶到澳门。

反对者认为:公司与公司职员之间的联系无法截然分开,公司职员与鸦片贸易发生这种关系, 必然会使公司蒙受耻辱。应坚决禁止公司职员为印度商行代理鸦片业务的做法。

辩论的结论是:同鸦片贸易的这种瓜葛,会使人对东印度公司产生不信任,因为公司并不能割断它自己与其员工行为本身的关系。

东印度公司广州管委会同时公布了巴林行强制十三行行商关成发参与并使其大亏本的一宗鸦片交易, 这宗交易对东印度公司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公司的利益早已受损并且还在继续遭受着私人代理鸦片业务的损害, 因此特权必须取消。巴林·莫隆奈·罗伯茨行从此被禁止再经营鸦片代理业务。不过,巴林·莫隆奈·罗伯茨行并没有放弃行号,而是邀请1807年来到中国的苏格兰人达卫森合伙, 充当鸦片部经理, 专门经营鸦片业务, 其他业务仍由代理行的其他合伙人经营。

为了不受东印度公司控制和驱逐, 达卫森是以归化的葡萄牙人的身份活跃在广州的。而让东印度公司哭笑不得的是,达卫森表示:我在广州是葡萄牙人,在广州之外则是英国人。

1813年,东印度公司在反复权衡后, 禁止其大班充当任何印度商品的代理人。这样,巴林·莫隆奈·罗伯茨行的业务全部由达卫森经营, 行号改为达卫森行-一后来托马斯 ·颠地 (Thomas Dent) 加入, 成为颠地行。 在19 世纪60年代破产之前,颠地行 (宝顺洋行) 一直是渣甸 · 马地臣行 (怡和洋行)的劲敌。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