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渣甸、 马地臣亲密接触的璞鼎查
虽然英国政府在1841年4月底便指派璞鼎査接替义律,但由于距离遥远,直到8月,璞鼎查才带着义律的革职函到达广州。因此在这3个多月的时间里,依然是义律在主导英国政策。
清朝方面,当琦善由奕山、隆文和杨芳集体接替后,广州军备加强,增援部队由邻近省份陆续调来。 但统率英军的义律则先发制人, 发动了新的进攻,新式战舰“复仇女神号”也投人了战斗。2月26日,虎门炮台失守,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不幸阵亡。 经过谈判, 双方暂时停战, 港口贸易重新恢复。
5月 21 日 , 战火重燃。 在几天的战斗中, 广州城北各要塞相继沦陷。27日,奕山不得不接受义律提出的苛刻议和条件:一周内赔款600万元,6天内清军退出广州城。值得一提的是,英军在随后的撤退过程中,一部分在广州城郊三元里骚扰百姓的英军遭到当地民众痛击。
此时, 璞鼎查带着义律的革职信, 正在前往东方的路上。 央马地臣陪着他从孟买一路来到澳门。8月9日,马地臣举行晚宴欢迎璞鼎查。
璞鼎查此次带着明确的巴麦尊的训令而来。 在伦敦出发前, 便与已经成为英国阿什伯顿 (Ashburton) 议员的渣甸会面, 详细倾听过他的意见。 正如布雷克所写:“璞鼎查并不像义律般嫌恶鸦片贸易,他被任命后的头一件事,就是向人在伦敦的渣甸请益, 他俩在海图和地图中用晚膳, 只有央马地臣做伴.”璞鼎查于1841年8月占领厦门, 10月攻取定海和宁波,1842年6月占领上海,7月占领镇江。漕粮北运被封锁,南京门户洞开,在前线抗战的清朝将军们最后不得不请求道光皇帝同意和谈。
中国人民遭受西方列强羞辱和欺侮的一个世纪从此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