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战争奔走呼号的渣甸
当道光皇帝采取如此严厉的措施没收不法英商的鸦片并严惩本地交易者时,鸦片贸易的末日似乎已经来临。
在这一时期的英国-印度-中国三角贸易关系中,罪恶的鸦片正是维持这个三角链条运转的关键。因此,当中国一禁烟,鸦片的来源地印度、销售工业品到印度的英国, 便炸开了锅。
中国禁烟,首先使印度财政受到严重影响。1839年1月,加尔各答出售的鸦片每箱超过800卢比;2月, 每箱价格约700卢比;4月, 当林则徐广州禁烟的消息传到加尔各答后, 每箱鸦片的价格暴跌至400卢比以下。
对印度英籍鸦片商来说, 中国的禁烟让他们直接受到打击。 他们一方面请求印度政府推迟 拍卖当年新产鸦片, 使 他们能将存货卖出; 另一方面向英国各大城市的东印度与中国协会以及利益相关的公司发出呼吁书, 要求他们“联合大不列颠所有的商界势力, 以最强有力的方式要求政府,利用这次机会,采取适当手段,一劳永逸地把我们对中国的商务关系安置在稳固而荣誉的基础之上”。同时,他们向英国政府发出请愿书,要求英国政府尽快采取行动,迫使中国政府赔偿由于禁烟而给他们带来的损失。
6月1日的《孟买英籍商人和居民上枢密院请愿书》 中这样写道: “鸦片贸易是在不列颠政府和国会明令核准与授权的条件下,由印度政府鼓励和推动起来的·.··事实证明鸦片贸易乃印度政府的一项收人来源,在过去20年中,每年这项收入从50万镑增加到近年的200万镑。从帝国观点来看,印度收人的茂盛,其重要性并不下于祖国更直接的财源,因为自从东印度公司对华茶叶贸易专利权废止以来,主要的正是由于有鸦片贸易的缘故,东印度公司才能够经常地每年从印度收进大量的款项并以如此有利的条件汇到英国去作为国内开支' 之用。 也正因为同一理由,所以英籍商人才能够顺利地采购大量的茶叶输人到英国去,而进口茶叶却又每年给不列颠政府获取非常重要的茶税收人。”
6月3日的<孟买商会致大不列颠各地东印度与中国协会书》>中写道:“鸦片贸易的突然摧残, 其结果使不列颠在华财产遭受巨大牺牲。 除这项牺牲外目前印度所存鸦片几乎毫无价值可言, 这项损失也是巨大的。不列颠政府至今一直没有勇气去坚持, 把我们对中国政府的商务关系置于前所未有的更安全、更稳固、更合乎不列颠荣誉的基础之上。”
9月初,渣甸抵达伦敦。已经得知林则徐虎门销烟行动的渣甸决心去见巴麦尊。9月27日,在斯密斯安排下渣甸见到了巴麦尊。
为使巴麦尊“对于对手国家有个清楚的观念”,渣甸随身带来了一些关于中国的地图、表册。他们讨论了对中国沿海实行军事封锁的问题,并讨论了“失败的可能性”。此外,“舰艇的只数、陆军的人数、必要的运输船只等等,也全部讨论到了”。
当渣甸在英国积极活动时,那些亲历了林则徐禁烟的广州英国鸦片商,更是急切地希望英国政府尽快对中国进行武力干涉。他们组成了包括马地臣的侄子央马地臣、胡夏米在内的代表团返英游说。 10月,代表团抵达伦敦,与渣甸会合。马地臣在写给渣甸的信中说,要努力说动英国的主要报纸,聘请最好的法律顾问来鼓动对中国的禁烟运动进行干涉。10月26日,渣甸回复马地臣的信中写道, 关于要求赔偿鸦片损失的问题,“ 《泰 晤士报> 正在为鼓动我们的事儿铺路”。
12月中旬,巴麦尊决定派兵要求赔偿,并要求渣甸提出一份行动方案。12月19日,渣甸写信给马地臣:“我的建议是派遣海军包围长城以南到天白的中国沿海,或者说北纬40度至20度;军力应包括专跑该航线的两艘商船两艘战舰及两艘适于内河航行的平底轮船, 并有足够的运输船······以运送六七千名士兵。 军队应直逼北京, 然后当面要求皇帝为对英国的羞辱道歉......偿还被销毁的鸦片、 签订平等商约,以及开放北方各港自由贸易.....·像厦门、福州、 宁波、 上海, 如果可能的话, 还有胶州。”
义律在广州以“英国女王陛下政府” 的名义要求英商向林则徐交出鸦片,这就意味着英国政府要补偿这些损失。 而对英国政府来说, 当然不可能让本国纳税人为远方的鸦片商们偿付。 面对鸦片商们要求赔偿损失的压力, 英国政府决定让中国政府来支付这笔费用。
1840年2月6日,渣甸与巴麦尊再度会面,讨论出兵及赔偿细节。20日,巴麦尊下达了向中国派出远征军的训令,从印度派遣军队前往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