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是美国与前苏联之间在经济竞争与军备竞赛上进行的一种相互对抗行为。 第二次世界大战过后,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速度远远高于那些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这就引发了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嫉妒与恐慌。 于是这些资本主义国家便对那些
社会主义国家实行了经济、政治, 军事、外交等多方面的抑制和打压。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帷幕刚刚落下,战争笼罩的阴云也消退不久,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和以前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出现了紧张的情况, 他们陷人到冷战之中。
美国和前苏联都是超级大国,当两个国家在联手对抗法西斯的时候,都表现出理性的态度, 就在推翻法西斯统治的时候,由于两个国家在地区区域划分与归属方面发生了一些分歧,导致这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关系陷入了僵局。
而这两个国家都一心想在某些地区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强大霸权,并通过自己在该地区的影响力来改变某些国家的意志, 从而达到控制这些国家的目的。 因此这两个超级大国每天都在上演着相互的竞争与打压。 他们通常会借助于其他国家进行对抗,而不是两个国家之间面对面地发生冲突, 在他们看来,避免正面的冲突是他们最大的心愿,双方都不希望直接挑起双方的战争。 就这样,双方借助于其各种途径等来制约对方的发展。
美国和前苏联这两个超级大国一直寻求方法来遏制对方,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这两个超级大国之间进行的军备竞赛。 这两个超级大国都保留有足以毁灭地球数百次的核弹头资源,并把这些核弹头分配到各个作战平台上,使其具有全球核打击的能力。
与此同时,这两个超级大国通过向对方渗透间谍和特工等方式,窃取对方有价值的情报,以此抓住对方的弱点进行遏制。美国通过拉拢其他国家,与一些西欧国家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而前苏联也不甘落后,它联合其他一些东欧国家成立了具有防御体系的华沙条约组织.
这两个超级大国还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无论是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还是加入华沙条约组织的任何成员国,如果受到其他国家的挑衅或者制裁的话,那就是对整个组织的挑衅, 此时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予以有力的还击。
如果面对挑衅而没有采取措施的话,会更加助长这些国家和组织的嚣张气焰,也不利于某个组织的发展。回顾历史我们发现,其实美国和前苏联这两个超级大国没有发生过有历史意义的冲突,虽然是这样,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关系总是好比箭在弦上,一触即发。
美国和前苏联之间的冷战是从1947年开始的。 由于此前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发表了一份宣言,这份宣言大体意思就是说,美国已经与前苏联开始了冷战。 美国以希腊和前苏联关系紧张为由,向希腊提供援助,以此来遏制前苏联,这一事件被人们认为是美国和前苏联冷战的开始。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前苏联,除了大力发展国内经济以外,还一直维持着在战争中得到的利益。 前苏联通过巩固其对东欧的地区疆域控制,来扩大自已的地盘。
因此到了50年代中期,前苏联通过发展,使本国国力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前苏联理所当然地认为掌握了对东欧等国家的控制权,此时的前苏联政府及时改变了外交策略,将外交面向全球并注意在其发展过程中保持一种平衡。当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有任何形式的挑衅行为的时候,前苏联会根据自己制订的策略予以还击,而这种情况实际上就是美国和前苏联这两个超级大国之间进行的争霸赛。
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10年里,美国和前苏联虽然在经济上不存在很大的差别,但是在武器装备上,前苏联明显落后于美国。 美国在军费上的投入约占世界军费投入的15%左右,因此此时的前苏联还没有能力与美国相抗衡。赫鲁晓夫一直在追求和美国保持一种合作的关系而不是一直僵化下去,此时最有影响的事件就是“古巴导弹危机”,这次事件最终以前苏联撤走导弹而结束。 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前苏联的综合实力没有美国强大。
20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是前苏联快速崛起的一段时期,这个时期的前苏联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前苏联与美国之间的差距也逐渐缩小。 前苏联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国力水平大幅提高,尤其是军备制造方面得到了飞速的增长,此时前苏联相继研发出几款先进的武器装备,而这些武器装备是美国所不能达到的水平。
美国此时已经陷入到越南战争的泥潭中,又加之日益复杂的国际环境影响,使美国的经济发展陷入了停滞不前的状态,美国长期以来的霸权地位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此时美国显得力不从心,也采取了相对保守的防御策略。 此时美国和前苏联之间的关系也趋于缓和,双方领导人还经常举行磋商和会谈,以争取双方的信任。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时候,戈尔巴乔夫正式上台。 此时美国经济恢复了元气,从新获取到优势地位,而前苏联却重蹈美国的低迷。 此时美国总统里根对美国经济进行了改革,并加大了军费开支,以新兴产业的发展来带动美国整体的经济。
美国此时的经济出现了井喷式的增长,而前苏联的经济却遭遇到了寒冬,由于入侵阿富汗给前苏联带来了不小的负担, 使前苏联军费水平大幅下降,戈尔巴乔夫意识到必须通过改革才能解决这些问题。 于是戈尔巴乔夫通过对货币采取全面收紧的策略来渡过难关,然而此时的前苏联已经远远不能承担经济紧缩带来的痛楚,最终倒下了,这一切换来的却是前苏联解体。
美国和前苏联的争霸赛实际上就是两个国家之间综合实力的角逐。争霸赛开始的阶段,两个国家的军事化水平占据了主要优势,随着时间的发展,和国际社会环境的变化, 军事化水平不再是影响两个国家之间强弱对比的主要因素,而经济的强弱才是影响两个国家之间强弱的主要因素。
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的时候经济停滞不前,而前苏联也由于把经费大量投入到军事上,导致国家基础设施处于严重落后的水平、国民生活水平也得不到显著提高,最终引起了民众的反对,激化了国内各个阶层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的爆发是前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美国和前苏联持续多年的争霸赛从历史的角度来说带给后人的教育意义是深远的,它告诉我们:一个国家不可能一直称霸于世界,更不会脱离出世界的管控范围内,那些超级大国应该放弃称霸世界的野心,和其他国家一起,为了世界的和平,为了自身更好的发展,担负起大国的使命与责任,通过提高国内经济的发展水平、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使国家更加强盛。
有些经济学家通过分析美国和前苏联之间进行的冷战,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美国为了避免自己在国际贸易中受到损失才向前苏联发起了冷战。 由于刚刚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各国的经济、政治都面临着较大的发展机遇。 马歇尔计划是为了建立一个稳定的欧洲经济体系。
对欧洲来说,经济援助结束了资金短缺的问题,此时美国大量生产物资,并增加了出口量,使美国在国际贸易中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美国每年生产的物资被源源不断地运送到世界各地,从而使美国在世界贸易中占据了主导位置。
但是自从前苏联崛起以后,前苏联国内生产的物资远远比美国生产的物资便宜得多,这就直接给美国的贸易带来了不利影响,美国生产的物资销售状况出现了严重的下滑,美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出口量也陷入低迷。 美国为了挽回损失,必须向前苏联施加压力并出台抑制措施,而这些措施最终表现在美国与苏联这两个国家之间发生的冷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