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协议:美国摆脱巨额贸易赤字的非常法案

2019-12-1611:03:50广场协议:美国摆脱巨额贸易赤字的非常法案已关闭评论

20世纪80年代,随着日本和美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不断增多,两个国家之间的贸易争端也越来越多。 此时日本在电子、机械等产业的带动下,跃升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而美国国内因经济和贸易出现了下滑,导致进出口持续低迷,在国际贸易中也逐渐失去了往日的光彩。

此时美国很多企业都希望政府能及时采取措施,要求政府加大对外汇市场和国际贸易市场的干预力度,通过对美元实行贬值的措施来抵御财政赤字,使美国尽快摆脱“双赤字危机”的影响。 在这些企业的强烈呼吁下,1985年9月的第三个星期,时任美国财政部长的贝克和其他国家的央行行长聚集在一起郑重签订了“广场协议”,这个协议是通过美元的贬值来减缓对美国经济和贸易的打击。

美国通过对美元实行贬值来增加其商品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例,以恢复自己在国际贸易中霸主的地位,并改善美国国内财力的紧张与收支水平的失衡状况。

自20世纪80年代起,美国的经济就遭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 首先是美国在国际贸易中的赤字水平每年都会有所增长,美国的经济学家们曾直言批评道:“导致美国在国际贸易中出现赤字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美国一味地实行单边主义贸易措施,对其他国家的贸易进出口进行干预和限制,很大程度上打压了这些国家的贸易积极性,和美国有贸易来往的国家减少了,而贸易进出口量也由此急剧减少。 ”美国在1984年的时候,贸易赤字高达1600亿美元。 这一个数值占美国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4%。

外来的大量资金涌入美国,此时美国受到这些外来资金的冲击出现了政府预算赤字,外来资金给美国带来的是美元的持续升温、美国进出口商品失去了在国际贸易市场中的竞争力,从而出现美国贸易赤字。 在这种压力下,美国不得不采取了一些措施,此时美国通过对美元实行贬值的策略来维持美国商品在国际贸易中的核心竞争力,挽回失去的损失,并以此降低政府预算赤字和贸易赤字。

早在1977年,时任美国财政部长的布鲁梅萨就对外汇市场进行了口头干预,借口就是德国和日本的贸易出现了贸易顺差,为了减少美国贸易逆差,希望通过美元贬值的方式提高美国商品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并争取到贸易霸主的位置。

就在美国财政部长布鲁梅萨讲话后不久,警觉的投资者们为了控制自己的损失,纷纷大量抛售手中的美元去购买其他国家的货币,此时美元出现了贬值的情况, 从1977年美元兑换日元比例的1:290,下跌到1978年的1:170,下跌幅度高达41.38%,这个跌幅创造出美元跌幅的历史。 此时全世界为之震惊了,美国也慌了神儿。

美国政府回过神儿以后马上对美元的下跌进行了干预,使美元不再疯狂地下跌。

石油危机爆发时,正值美国能源出现大涨,这个时候美国的消费指数创出了新高,美国国内遭遇了通货膨胀的困扰,通货膨胀的水平高得惊人。有人曾经计算过,如果在1980年年初的时候把100美元存到银行里,一年以后实际的收益率为负12.4%。

美国政府意识到通货膨胀发展的严重性以后,为了消除国民对通货膨胀产生的消极心态,时任美联储主席的保罗 ·沃尔克调高了美元的利率,并实行了货币从紧的政策。 这一措施实施以后,美国国内的利率水平再次创下纪录,利率水平高达两位数,这个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美国的通货膨胀。

美国实行的高利率有效地刺激了大量的海外资金流人美国,美国民众也纷纷把手中的钱存到银行,以获取高额的利率带给他们的收益。据不完全统计,美元从1979年年底到1984年年底,其汇率上涨了一倍多,美元大幅度升值导致美国的贸易逆差日益扩大,1984年的时候,这一数值高达1000亿美元。

1985年,日本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发展体之一,此时的日本借助于第三产业的力量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日本生产的商品源源不断地向世界各地输送。 此时有美国学者曾直言道:“日本资本的扩张将会打击美国贸易市场,我们必须要采取行动。 ”尤其是美国一些大的制造企业和保守派人士纷纷请求政府通过干预的方式来使美元贬值,以拯救美国日益萧条的制造业与其他行业, 恢复美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

此时,美国很多经济学家和学者们联合起来劝说政府一定要控制好这个局面,不让美国失去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

从1980年开始,日本在国际贸易中就越来越活跃,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从1980年年初的196亿美元发展到1985年的440亿美元。 这些数据表明,日本在对外贸易中赚了很多钱,而日本赚取的钱主要投资在美国的中、长期国债上.1981年以后的4年中,日本经常收支项目的顺差约为1200亿美元,这其中很大一部分来自于美国,与此同时,日本购买美国国债的比例在进一步扩大。

日本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以后,拥有的资产都是以美元的方式持有,日本还曾经成为持有美元数量最多的国家。 随着“广场协议”签订,由于美元的大幅贬值,使日元升值,得到的结果是日本所持有的大量美元也出现了严重贬值。

曾经有学者做过一个形象的比喻:如果投资者在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开始购买美国的国债产品,一直持有到1995年,中途没有任何操作的话,在美元大幅贬值和日元大幅升值的时候,投资者的损失将高达70%。从“广场协议”签订以后到1987年这段时间里,美元兑日元下跌的幅度接近50%,也就意味着日本人所持的美元国债等资本贬值了近50%。

据日本一家权威机构的统计,“广场协议”自签订以来导致日本对外净资产的汇率损失累计约为3.5万亿日元,很多日本大企业都不堪重压,尤其是一些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损失极为惨重,日本的出口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由于把赚到的美元投资到美国的金融市场,导致把辛苦赚到的钱又吐回了美国,从而损失巨大。 很多日本人至今还清晰地记得当时的情形,认为“广场协议”是导致日本受到损失的幕后黑手。

“广场协议”签订以后,美元的快速贬值导致日本持有的美元资产出现巨额的汇兑亏损,打击了日本投资者投资的信心, 于是他们为了挽回损失大规模抛售美国金融产品,而大规模抛售美国金融产品又产生了连锁反应,导致美国金融市场大动荡,此时整个华尔街市场笼罩在一片恐慌的气氛中,国际资本也纷纷撤离美国。

由于失去了海外投资资本,美国陷入了收支极度不平衡的状态中,美国政府没有意识到“广场协议”的签订会带来如此大的后果。 此时美国金融市场已经变得非常冷清,美国以高息发行的债权也无人问津,至此财政赤字的问题凸显出来。

为了使海外资本能继续流入美国,美国政府紧急召开了会议,会议上财政部长贝克宣布了新的振兴计划,该计划主要包含:美元利率始终高于日本和德国的利率,当美元的利率水平发生变化的时候,其他国家也随着美元利率的变化而相应调整,只有这样才能维护好各个国家之间利率水平的平衡,从而更加有利于国际贸易的发展。

当时由于美国多年的对外净债务的增加、美元贬值等因素的影响,投资美国金融市场具有一定的风险,因此财政部长贝克宣布的新的振兴计划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美国遇到的这些难题,也是美国摆脱这些问题最重要的方法。

美国财政部长贝克宣布的新的振兴计划使美元和日元之间的利率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安全的位置,使日本在投资美国国债的时候能收获到较大收益率,从而吸引日本的投资者继续持有美元。

1986年年初,美国政府迫于形势下调了利率水平,美国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能平衡和美元有关联国家的收支平衡。 在降息之前,美联储主席会见了日本和德国的财政部长,希望他们能给予配合。 美联储主席的理由很简单,就是希望日本和德国也能随着美国的降息而同时降息,只有这样,才能使日本和德国在利率方面不会受到美元的影响,才有利于美元的稳定。

如果只是美元利率降低,而德国和日本却没有采取行动,这样势必会导致一方会出现收支不平衡,美元的贬值对这两个国家也会产生影响,从而使他们在国际贸易中处于被动地位。

由于日本拥有巨额的美元储备,最担心的就是美元的下跌,所以日本不顾一切地配合美国下调了利率水平, 日本官方利率随着美国利率的降低而降低,随着美国利率的上涨而上涨。两者达成了默契。

美国通过不断发行高收益的国债等金融产品来吸引日本投资美国国债,使日本投资美国国债的数量不断创出新高,两国之间的经济合作越来越紧密。

专家给我们分析了美国和日本之间存在的关系:由于美国发行高收益的国债等金融产品来吸引日本投资美国国债,使日本成为美国第一大购买者,如果日本恐慌性地抛售美国的金融产品,肯定会引起美国金融市场的恐慌,而这种恐慌不是任何人能解决的, 只能依靠强大的购买力才能解决,而美国金融产品下跌的直接受害者就是日本,显然这不是日本所希望的; 日本恐慌性抛售美国的金融产品肯定会引起美元的持续贬值。

在外汇市场中投资者们已经察觉到: 日本恐慌性抛售美国的金融产品时会把手中所持有的美元兑换成日元,随着这种情况越来越多,直接导致美元的大幅下跌,而美元贬值以后对于日本来说也是很头痛的问题。 因此从长期发展的角度来看,如果出现了日本恐慌性抛售美国的金融产品的情况, 双方都会受到巨大的损失,而只有通过双方的通力合作才能获取到双赢的局面。

对此英国权威评论机构曾经对美国和日本之间的依存关系做出了以下的评论:“很显然,我们看到的是日本主动肩负起保护美元的责任,因为日本明白,只有稳定美元,才能避免亏损。而这一切向世人说明,美国在经济贸易上已把日本牢牢控制住了。”

日本除了对美国国债大量投资外,还拥有大量的美元储备。1985年“广场协议”后,美元持续贬值而日元大幅增值,此时的日本政府也通过政府干预的方式,通过大量买进美元、抛出日元的做法阻止日元的进一步升值。这直接导致日本拥有了更多的美元储备,成为世界第一大美元储备国。

日本财政大臣曾表示过,日本的美元储备已经跃居到世界第一的位置,这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日本购买了大量的美国国债。日本机构投资者在“广场协议”之后继续大规模购买美国国债。 由于元的大幅贬值,使日本受到了严重的损失,而为何还要去购买美国国债呢?

美国麻雀理工学院的教授对日本的这种做祛是这样解释的:“美元对日元的汇价下调以后,日本虽然看到数量巨大的美元储备已减少了一半,却继续将资金投向美国国债市场,支撑了美国的财政赤字,也保护了自己的利益。 '广场协议'后,尽管美元大幅度贬值,使得美国贸易赤字发展到1987年的1700亿美元之多,而日本为支持美元而做的努力就是不断买进美国的国债,以使美国达到贸易收支平衡。

如果没有日本资金的流入,美元就会继续贬值,也维持不住国际收支的平衡。”而日本结合本国情况, 最不愿意看到美元持续贬值。 由于日本拥有的美元储备足够多,所以美元持续贬值会扩大这些美元储备的损失; 再者,美元贬值而日元升值的情况下,会对日本的贸易产生非常不良的影响,日元的升值会降低日本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地位,抑制日本产品的出ロ。 所以,日本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不得不向美国注入更多的资金,以维持美元的相对稳定。

难怪很多经济学家们都这样评论: “广场协议是美国为了摆脱巨额贸易赤字所进行的一种贸易交换行为,为了使自己的贸易不受到损失,而制定出符合美国利益的协议, 这个协议最终的目的就是让美国摆脱国际收支和贸易发展水平的失衡。”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