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货币体系的崩溃与贸易之间的关系

2019-12-1611:02:56东南亚货币体系的崩溃与贸易之间的关系已关闭评论

东南亚货币体系的崩溃源于泰铢出现的危机。 早在1996年的时候,泰铢就出现了危机,此时泰国在国际贸易中出现了财政赤字,泰国政府采取了收缩货币的方式抵御财政赤字的再次扩大。 此时国外一些热钱纷纷涌入泰国的房地产市场,金融投资市场,进而加重了泰国银行呆账坏账的发生,投资者们都纷纷担心泰国经济即将出现危机。

进入1997年,由于泰国国内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房地产市场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债务,使泰国金融机构出现了资金链断裂的情况,一些投资者更是苦于没有充足的资金来进行日常的周转。

这时很多银行为了自身的发展,不惜使用挤兑的方法来存活下去。 到了5月底,由于美国投资家乔治·索罗斯对泰铢进行了猛烈的冲击,更动摇了投资者的投资信心,也加重了泰国经济的不稳定性。 7月2日,泰国终于忍受不住这些冲击,泰铢危机由此爆发,泰铢危机的爆发也拉开了东南亚货币体系崩溃的序幕,引发了亚洲金融危机。

泰铢出现的危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向整个东南亚金融市场蔓延开来。 7月2日,泰国政府决定实行浮动汇率制度而放弃一直沿用并实施的固定汇率制度,这也是泰国的无奈之举。 这个消息一经传出,泰国金融市场一片大跌,泰铢当天的贬值幅度接近了20%,这也使泰国陷人到全面的货币危机中。

此时东南亚国家中不止是泰国出现了这些问题,连马来西亚、印尼和菲律宾等国家也出现了类似于泰国的问题,又加之国际热钱与一些大的投机者的恶意狙击, 使泰铢面临的情况更加严重。其他国家也受到泰铢的影响而形成了“多米诺骨牌效应”,就此,一场由泰铢引发的东南亚货币危机迅速地蔓延开来。

一个多星期过后,菲律宾也开始实行浮动汇率制度而放弃一直沿用并实施的固定汇率制度,这使菲律宾比索贬值的幅度高达11.5%,新加坡元也出现了类似情况, 印尼则宣布印尼盾汇率提高四个百分点。一个月过后,印尼也开始效仿泰国实行浮动汇率制度而放弃一直沿用并实施的固定汇率制度,使印尼盾再次贬值5%。

8月16日,马来西亚林吉特跌幅也超过了6%,就这样在这些国家连锁效应的带动下,投资者的投资信心遭受到沉重打击,外资纷纷恐慌性地逃离这些国家,东南亚金融市场陷入了持续低迷状态,由泰铢引发的货币危机已经向东南亚其他国家渗入,并产生了不利的后果。 鉴于严峻的形势,东南亚这些国家呼吁国际社会给予帮助,帮助他们早日渡过货币危机。

国际社会迅速组成了货币危机应急小组,共同商议如何应对这次危机。 对此召开了两次会议,一次会议是在7月底的时候,东南亚国家和部分太平洋地区的央行行长进行了磋商。一个月后,在日本东京召开了关于如何对泰国进行经济援助的会议。

这次会议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出面,呼吁包括中国、 日本在内的一些国家对泰国提供近172亿美元的经济援助,虽然此时泰国的银行的坏账呆账高达1万亿泰铢,172亿美元的经济援助计划显然微不足道,但这并没有影响到泰国战胜危机的决心。 在他们看来,172亿美元的经济援助计划虽然微不足道,但这是个强有力的拯救信号,是国际力量拯救泰国危机最强的信号。

10月26日,东南亚国家股市累计跌幅已经超过30%.此时的日本、美国以及欧盟等都和东南亚国家有紧密的经贸合作关系,因此他们在贸易和投资方面都受到了东南亚危机的影响。 第二天,全球股市出现了罕见的大跌,纽约道·琼斯指数创下历史上最大的日跌幅,下跌了近555点,而香港恒生指数跌幅达13.7%,最低到8775.88点。 各主要股票指数日跌幅少则2%,高的竟达15%。

全球股市在这次危机中大幅调整过后,由于世界各国投资者对经济未来的走势还是持乐观态度,使得这些股市经历大跌以后又有回升趋势。在欧美股市的带动下,亚洲股市也出现了回暖的迹象。 正当投资者还没有完全从这次危机中缓过神儿的时候,韩国也爆发了金融危机,再次将这些投资者拉入到深渊中。

韩国11月20日爆发的金融危机,直接受害的两个国家是韩国和日本。从1997年年初起,韩国很多大的经济财团由于资金短缺而陷入了窘境,很多制造业陷人了破产倒闭的绝境,加之东南亚金融动荡的深刻影响,韩国经济停滞不前,国内经济没有一丝活力。 进入到11月,韩国经济形势急剧下滑,股市出现了持续低迷,韩元汇价也下跌到历史最低点的水平。

11月17日,由于韩国在进行经济改革的时候出现了分歧,而导致经济改革方案没有通过,这直接造成了韩国股票综合指数跌至500点以下。11月20日,韩国中央银行调高了汇率,而汇率浮动达到7.75%,至此,韩国也卷人了亚洲金融危机的漩涡中。

就这样,东南亚金融危机随着韩国经济局势的恶化而愈演愈烈。12月11日,日本一家权威统计机构统计,韩国的商业银行出现了停业的现象,而随着时间的推移, 这些停业的银行越来越多。 韩国此时不得不实行浮动汇率制度而放弃一直沿用并实施的固定汇率制度。 十天以后,美国标准普尔公司重新对韩国债务的信用等级进行了重新调整, 把韩国债务的信用等级下降了4级。12月23日,韩国公布了一份数据:国内的债务达到1197亿美元之多,其中大部分为短期贷款。 这份数据一经发布,导致韩元累计贬值了54.8%,贬值幅度之大创下历史之最。

由于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初经济便陷人了停滞状态,尤其是房地产市场泡沫被挤压以后,银行呆账剧增、股市低迷,韩国金融风暴和东南

亚经济危机使日本没有余力逃脱。1997年,日本四大证券公司接连出现行业行贿丑闻事件,日本北海道拓殖银行爆出行贿黑社会的丑闻以后面临倒闭的危险。 日本这些大型金融机构出现的问题直接影响了日本民众对金融市场的投资信心。

由于日本民众失去了对证券公司和金融机构的信任,极大地挫伤了日本民众投资的热情,也不利于日本的贸易发展。进入1998年,亚洲股市接连走低。新年伊始,菲律宾比索兑美元汇率日跌幅达6%,1月7日,美元兑换日元为1:134.8。 日经指数受此影响也跌破15000点大关。1月9日, 受跌幅达2.85%的道 ·琼斯指数的影响,新加坡股市跌幅为8.88%,泰国股市,汇市也再创历史新低。

东南亚国家由于国内金融市场的波动,导致大批企业和有影响力的金融机构纷纷倒闭,日本多家金融机构破产倒闭,韩国有4家排名靠前的企业也都关门破产,泰国关闭了17家金融机构。 东南亚国家有270万的失业人口,破产企业上万家。

东南亚危机给菲律宾、 泰国、 印尼等国家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也给美国的外汇市场带来了冲击。 东南亚金融危机随着时间的推移, 已经向全世界扩张开来。 1998年,受东南亚危机影响,中国香港、日本的经济都出现了零增长,哥伦比亚货币大幅贬值,美国股市出现大幅波动,使全球经济放缓了增长的步伐。

造成东南亚货币体系的崩溃的原因有:货币与汇率贬值的速度过快,使资本大量外流,没有吸引住外资而直接导致外汇储备的大幅减少;进出口之间发展的不平衡等,如果进口增幅过快,而出口的幅度却十分有限的话,就必然会导致贸易逆差的进一步恶化,从而影响在国际贸易中的核心竞争力; 利率水平的上涨,直接导致物价水平上涨、 经济出现下滑。 周边国家也势必会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

在国际贸易市场中,随着全球资本扩张速度越来越快与规模越来越大,“二战”后,全球经济化在高科技和信息革命的影响下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跨国资本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4400亿美元上升至90年代末期的15700亿美元。 这个增长速度是惊人的。

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情况时有发生,从1991年开始到1999年年初,日元汇率在国际市场中的波动幅度高达70%,而此时美元和英镑的波动幅度也超过了20%。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情况下, 发展中国家的汇率也随着国际市场的变化而变化。

1994年年底,墨西哥外债占GDP的50%,1996年9月泰国外债占泰国国内生产总值的45%.国际资金的流动是不容易控制的,其流动的目的就是要通过资金的力量来获取更多财富,引入外资的国家需要结合本国经济发展的情况,对经济进行适当的干预,并逐渐实行金融市场自由化,这才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必然,也是在国际贸易中生存下去的基本要素。

泰国与美国的贸易交往非常频繁,泰铢与美元之间的汇率比价一直保持在25:1,当美元发生贬值以后,其他国家的汇率也随之贬值,产生联动效应。 而美元的贬值使美国在国际贸易中提升了出口的竞争力,当美元出现升值的时候,其他国家的汇率也随之升值,从而使美国在国际贸易中降低了自己的竞争力。

1996年以来,由于美元兑换日元持续升值,使泰铢也受到美元升值的影响,导致了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出口量下滑,随着国内产品价格的提高、进口原材料成本的加大,无形中增加了这些国家出口商品的压力,最终导致这些国家出现了收支不平衡的情况。

发生危机之前,东南亚国家由于对开发市场的认识不到位,缺乏强有力的扶持力度,加之国内金融市场不健全等因素,明知道银行可能发生坏账风险,却还要向一些房地产商低息提供贷款,这使得房地产市场到了危险的边缘。 当外资进入到泰国市场的时候,并没有引起泰国相关管理层的警觉,·而是任由其发展下去,这样就给了国际金融投机家们一个可乘之机。

有些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注重结合国际金融市场对本国市场进行调整,这样就导致了经济发展的滞后。 经济出现快速增长的时候,使投资者看到这种发展速度与实体经济发生了背离, 这些只是金融危机的前奏。

而金融市场中长期埋下的隐患才是造成收支不平衡与金融危机的深层原因。 由于这些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忽视了与国际市场的相互适应,出现了资金使用的不合理以及国内产业发展的不平衡问题,这些国家大多依靠银行贷款发展经济,投资者更是缺乏长期投资的理念,而去做一些短期的投机行为。

而泰国银行提供的贷款之中,三分之一是消费性贷款,房地产贷款也占了三分之一的份额,一旦发生风险,会直接导致银行坏账,呆账的增加。据美国统计机构的一份报告,1996年泰国国内不良资产贷款占据了贷款总量的十分之一,高达155亿美元,投机性最大的证券投资占30.7%.东南亚国家由于在产业结构上没有进行大规模的改革,更没有结合世界环境来进行调整,导致他们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与经济发展不和谐的情况。

由于技术含量不高导致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能力较低,由于没有先进的技术水平和制造工艺,使他们过分依赖于国外的先进设备和先进的技术水平。 由于缺少在国际中的竞争力,这些国家的出口得不到快速的发展,而随着商品制造价格的提高,更加重了在国际贸易中投资的成本,从而造成国际收支的不平衡。 当时泰国的出口产业由于缺少先进的技术与制造工艺,已经被那些新兴的工业化国家抛在后面。

这些新兴的工业化国家曾嘲笑过泰国工业更新速度慢、升级换代的步伐远远落后于他们,在这种情况下,泰国外贸逆差超过了8%,超出国际安全线三个百分点。 这也是金融风暴爆发的直接推动力。当东南亚货币体系出现崩溃的时候,由于这些国家没有及时调整好经济发展的脉搏,政府还没有意识到要调整, 从而贻误了调整的最佳时机,泰国就是这样的情况。 1997年2月,泰铢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困难,起初泰国政府并没有意识到这场危机,对此时流入泰国的热钱听之任之,没有采取相关的政策措施,因此不到3个月的时间泰铢就贬值超过了50%以上。

而此时的泰国政府仍旧没有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对于那些资金链已经断裂的企业,已经缺少竞争力的企业,泰国政府并没有理性地去分析,而是继续向这些企业注人不必要的资金。7月,泰铢继续贬值,泰国政府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援助计划采取了怠慢的态度,还幻想着经济能起死回生并高速增长起来。 正是由于泰国政府的犹豫不决,以致矛盾越积越多,泰国政局动荡不安,最终酿成了货币体系的崩溃。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