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国实行的石油禁运使世界大国焦头烂额

2019-12-1611:02:15阿拉伯国实行的石油禁运使世界大国焦头烂额已关闭评论

美国总统尼克松上任的第一年,美国经济正处于快速下滑阶段。尼克松为了改善美国疲软的经济形势,不得不花大力气通过降低利率的方式来拯救经济。 结果却截然相反,投资者们在投资的时候追求短期收益,导致美国投资市场中的资金大量外流,到1971年年中的时候,由于投资市场资金的大量流失,导致美国出现了贸易逆差,贸易逆差直接影响到美国货币,使美元出现了罕见的历史性抛售,此时美国的经济形势到了崩溃的边缘。

同年8月中旬,尼克松为了挽救这种局面紧急召开了金融会议,会议上他听取了经济学家们的建议,这些经济学家包括尼克松总统的首席财务顾问和美国财政部官员,而后来这位美国财政部官员担任了美国埃克森石油公司的CEO。当他们从会议厅中走出来的时候,每个人的脸上都满是忧虑。

而这次会议将对全世界带来很大的影响。 第二天,美国政府通过国家电视台向全世界宣布了一条足以改变世界经济格局的政策:美国以外的任何国家将不能用手中所持有的美元直接去兑换美国的黄金储备。

尼克松政策背后的制定者来自于伦敦金融财团。 西格蒙德·沃尔伯格就是该金融财团中的一员。 这些人抓住了这个万分难得的机会,在世界投资市场上掀起了一场投机运动。1973年2月份,美国政府又将美元贬值10%,美元和黄金的比值变成42:1,这个比值一直延续到现在。

而藏匿在这些政策背后的就是英美国家的金融财团巳经不冉把美元看成是支撑本国经济发展的本位货币,他们此时最大的目的就是要尽可能多地争取时间投机。

1973年5月,来自世界各地的投资者和政界人士举行了一次秘密会议,会议上虽然他们各抒己见,但一个共同的目标是希望石油价格能出现大幅度上调,他们甚至期望隔夜就把石油的收益提高到3倍以上。 有人把参加这次秘密会议的名单列了出来:BP公司CEO格林希尔勋爵、雷曼兄弟乔治 ·波尔、洛克菲勒、意大利人吉安尼·阿涅利等。

他们把这个名单看成是“史上最强的投资阵容”1973年10月中旬, 欧佩克在维也纳召开会议,主要研究石油问题,经过大家的协商, 决定将石油价格从原来的每桶3.01美元提高到每桶5.11美元,这样的涨幅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

阿拉伯成员国认为美国是支持以色列的幕后黑手, 所以当天就决定停止向美国和荷兰等国家出口石油,而阿拉伯成员国的做法直接引发了震惊全世界的石油危机。 至此,全球石油争夺战开始在全球范围内上演。

全球石油争夺战对国际政治和社会的影响非同一般。 1973年10月份,由于阿拉伯成员国家对美国实行了石油禁运令,导致美国国内的原油库存缩减到原来水平的八分之一, 原油供应的紧张情况, 导致美国民众纷纷走上街头开始抗议。 此时在美国街头经常可以看到排队等待加油的民众,民众纷纷指责政府的不作为行为。

美国政府不得不削减了桥梁和公路等方面的建设,把剩余的钱财用来稳定国内银行和投资业,最终使美国数以万计的民众失去了工作而流落街头。 在欧洲的一些国家,石油价格的上涨同样也给他们带来了可怕的后果。 很多国家出台了一些限制措施,比如德国在当时就出台了一条关于节油的措施一一周末的时候,禁止任何人开车上路。

据不完全统计,德国因为缺少石油而导致50万人失业。 此时德国国内通货膨胀率高达8%,德国经济也出现了负增长,石油禁运给德国经济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德国国内的重工业如钢铁、造船等都陷人了停顿的状态。

而此时的英国由于保持了中立的态度,而没有受到阿拉伯国家的石油禁运的影响,也因此避免了经济损失。而油价开始出现3倍以上增幅的时候,他们不仅没有遭受损失, 相反还收获到一些利润。

阿拉伯国家对美国等国家实行石油禁运以来,石油价格在一夜之间就猛涨了3倍,这对于那些依靠进口石油为生的国家来说确实是个不小的灾难。 这些国家由于缺少自主生产原油的能力,也缺少石油的提炼原料和技术,才使他们很难承受石油价格的快速上涨。 以前4亿美元就能购买的石油,可此时却要花费12亿美元以上才购买到。 同样的商品增加的只是投入成本,而这个成本也是各国最头疼的问题。

此时美国国内的石油供应量远远不足,国内石油的供应量还不及1960年的一半,当时60%的石油都要依靠进口。 美国陷人了石油危机之中,而阿拉伯国家却不断提高石油价格。

从世界对石油的消费来看,20世纪50年代的时候,由于石油产量非常丰沛而且价格便宜,而那时各国的需求量还不是很高, 就产生了低通货膨胀与经济的快速增长。 随着世界各国对石油的依赖度增强,石油产量降低,石油价格开始上涨。 据统计,此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使用的石油都是向中东国家进口,从此就形成了以中东国家为中心的石油市场。

由于这些中东国家具有石油的垄断性,他们通过调高石油价格的办法来使自已受益。 而美国此时国内石油的供应依赖于从中东进口,石油价格的调高使他们难于接受。 美国财政部长曾经说过:“当今世界的石油已经被少数国家所垄断,而他们会通过调高石油价格的办法来使他们的利益最大化,从而使那些依赖石油进口的国家遭受到更多的损失。”

而阿拉伯国家的石油部长兴高采烈地打开报纸,兴奋看到由于采取石油禁运以后,遭到禁运的国家出现了石油危机的消息。 他们和国际石油公司继续就石油价格问题进行磋商和商讨。 由于这次禁运事件给美国和其他一些国家带来了不利影响,使石油价格在上调的时候,出现了分歧,阿拉伯国家一直建议继续调高石油价格以搞垮美国的经济,而有的人却表现出不同的意见。 于是关于价格方面,双方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的人建议将石油价格继续上调30%,而阿拉伯国家的石油部长却建议把石油价格继续上调100%,如此大的争议使会议不欢而散。

没有想到的是,一周之后,阿拉伯国家的石油部长们就私下把石油价格上调了70%,他们的这一行为,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阿拉伯国家的石油部长兴高采烈地说道:“多少年来,石油一直是我们国家赖以生存的黑色黄金,我们终于可以成为石油价格的主人了。”

阿拉伯国家对美国和荷兰实行禁运以后,又陆续对和美国友好的一些国家比如以色列实行禁运。 他们的计划是每个月在原来基础上削减100万桶。 他们甚至还扬言要使美国遭遇石油危机的打击,让美国在石油问题上处于被动状态。

石油禁运愈演愈烈,从开始的美国和荷兰,发展和扩大到南非和葡萄牙等国家。10月初的时候,这些国家还可以从阿拉伯国家获取到1000万桶左右的石油,而实行石油禁运以后,这一数值降低到500万桶,而且这个数字还将继续扩大。 由于此前石油价格已经上涨至接近6美元,受到石油需求量的不断提升,这一价格又调高至接近12美元。 石油禁运的冲击加之石油价格的上涨,使一些工业国家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由于受到石油禁运的影响,美国国内的家庭小轿车都不得不停放在自己的车库里,他们取消了开车去游玩的计划,纷纷改骑自行车出行。 来到美国街头的时候,你会发现很多汽车都在排队加油。

而在日本,石油禁运对于他们也是一次不小的打击。 日本努力发展的经济由于石油禁运已经被摔得粉碎。很多人对日本经济产生了疑虑,担心日本经济会受到石油禁运的影响而变得更加脆弱。 日本民众对石油禁运表现出很强的担忧,他们担心会对经济产生不利的影响,对他们的生活水平带来冲击。 日本曾经有出租车司机上街游行表示对石油禁运的抗议,

石油禁运不仅使美国遭受了石油危机,那些美国的盟友也开始对美国表现出不满的情绪。石油禁运风暴出现后的一个月,法国和德国就通过全国电视讲话向美国保持一定的距离,还为此中断了某些领域里的合作。他们采取了和阿拉伯国家站在一起的策略,与他们积极开展对话和谈判,希望就石油问题达成谅解备忘录。

对此,美国的部分官员批评了向阿拉伯国家献殷勤的这种态度,认为这是低声下气。 对此法国官员面对媒体这样说:“世界是多元化的, 也是需要各国一起合作努力的, 不能把自己独断的观点强加于别的国家身上, 这样对别的国家的发展是不利的。”

而日本在这次石油禁运中受到的损失也不小, 他们总是做出很委屈的表情,认为自已没有与美国达成战略同盟的协议, 却还要被石油输出国打入黑名单之中简直太冤枉了。 日本40%以上的石油需求需要从阿拉伯国家进口,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尤其是日本电子和机械业都非常需要石油,如果没有石油或者石油供应不足的话,都会给他们的生产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阿拉伯石油国家曾警告过日本: “如果你们和美国一样对我们采取不友好态度,我们会坚决地中断与你们的石油供应联系; 如果你们像英国一样采取中立态度的话,我们还会继续向你们供应石油; 如果你们和我们保持友好关系的话,我们就会大量向你们供应石油。 ”随后日本财务大臣就发表了一份声明,声明中他表示了对阿拉伯国家的支持,并有继续和他们合作下去的意愿。

而阿拉伯国家也遵守了自己的诺言,向日本继续大量供应石油,供应石油的水平又回到了1年前的水平。

而当美国传统盟友纷纷向阿拉伯妥协之际,美国政府似乎也意识到了事态对于自己的不利性,于是美国国家工业部紧急召开会议研究策略。1974年2月,召开了一次重大的会议,会议的主题就是“互利共赢,协同发展”。 会议的主旨思想就是各国要通过协商等方式对国际石油的供应情况进行合理分配与供应,要形成石油供应的可持续性。

事后有媒体对美国政府的这次会议进行了评价:“美国由于不堪受到盟友的冷落,同时结合本国石油需求情况,不得不低下了高贵的头。 美国的做法实际上是为了缓和和盟友之间的关系,减轻由于石油供应问题带给他们的社会矛盾。 可见,任何国家的强大都只是相对的, 只有依靠不断的合作与磋商才能有利于各国经济的发展。如果两个国家一直处于冷战状态的话,

那么这两个国家的发展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

这场影响范围巨大的石油禁运事件持续了2年多的时间才消退。 石油战争就是这样悄无声息地进行着,而一旦爆发石油危机, 石油这把武器会产生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他能改变一个国家和另一个国家的地缘政治,改变石油生产国和石油消费国之间的关系,对两个国家之间的关系发展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各国通过这次石油禁运事件,也都积极着手建立属于自己的石油战略计划,计划的内容包括要建立属于自己的石油开采设备与石油生产材料, 不断地寻求新能源以便能替代石油等,这些计划中有英国的北海油田计划、 日本寻求核能代替石油的计划,此外,法国也在积极筹划要建立石油勘探设备等方面的工作。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