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争霸,于品海法术玩完

2019-12-1608:56:34传媒争霸,于品海法术玩完已关闭评论

侨报倒闭

《华侨日报》是香港最古老的报纸。

它的前身为香港首家中文报纸《中外新报》, 创刊于1858年. 1919年该报易主,改名为《华商总会报》。1925年,年仅27岁的岑维休接管该报, 易名为 《华侨日报> . 至 1995年初停刊,该报已有137年历史;若以现名计算, 该报至停刊正好七十大寿。岑 维休接手,正值省港大罢工, 加上同业另两家中文报纸《循环日报》(创办人为黄韬)、《工商日报》(创办人为何东)的竞争,《华侨日报》生存非常艰难。

《华侨日报》的转机是.1929年报道“英皇酒店大火案”。 后又采用先进的卷筒印刷机, 打破当时日报周日休刊的惯例, 从而一纸风行, 成为香港颇有声威的日报。

岑氏家族是老派经营, 不敌后起的报业新秀, 渐渐式微。 岑氏后人难以维系, 不得不把 《华侨日报》 易手梅铎。香港老报人罗孚感叹道:

“ 《华侨日 报》 的创办人岑维休,他活了 89 岁, 干了 72年新闻工作, 其中62年是主持《华侨日报》>,这很不容易。 他去世后, 担子就完全落在他儿子岑才生身上。 在香港 报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中, 它越来越显得老境颓唐。 而在1991年底,《华侨日报》最终让给世界报业大王梅铎(注:售价4600万港元)."

岑才生将报馆的剩余资产注入新成立的华侨兴业公司。岑才生已70岁,4个子女没有一个愿从事报业,这是岑オ生淡出报业的另一个原因。

1993 年, 郭鹤年从梅铎手中购得《南华早报>, 连其子公司 《华侨日报》也归郭氏控有。 《华侨日报》如垂暮老人, 中兴无望, 至 1994年 1 月,《南华早报》 将《华侨日报》50%股权售予宝源投资基金。 下半年, 又盛传股市魔术师李明治所控的百乐门欲购《华侨日报》,但没有下文。据传, 《华侨日报》的销量数年在1万份的水平。

1995 年 1 月 12 日, 香港各报均载出《华侨日报》停刊的消息。 《东方日报》一文的导语是这样的:

"有近70年历史的香港《华侨日报》 在经营成本、 纸价及员工薪金不断上升,加上广告收入减少等因素影响下,又找不到合适买家接手经营, 经董事局开会决定,在1月12日出刊告别后, 13 日起正式停刊。

《华侨日报》董事总经理香树辉表示, 自他接手虽参照外国经营方法, 找人合资及改变报纸风格, 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 仍无法继续出刊。

港督彭定康1月11日晚发表声明,对《华侨日报》停刊表示非常伤感, "该报于过去多年一直在香港新闻界扮演优秀角色, 而该报 以其报格及关注社会价值而闻名。”

香港记者协会主席汤锦标说:

“《华侨日报》历史悠久,停刊令人感到十分可惜, 而香港报业一向以多元化见称, 一份报章倒闭, 对香港的新闻发展前景有影响。”

《华侨日 报》 名誉董事岑才生表示不想对此事评 论。 家族一手开创的报纸,如今落到这种结局,心情之忧伤,可想而知。

1995年被称为“报业停刊年”-12月,《电视日报》、《快报》、《香港联合报》、《中国时报周刊》等相继停刊。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