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战:遮打爵土填海置地建公仓

2019-12-1608:41:59香港商战:遮打爵土填海置地建公仓已关闭评论

填海置地

1889年1月,遮打与怡和洋行董事杰姆· 凯瑟克 (JamesJKeswic) 合伙成立股份有限公司-置地公司。 这是当时香港最大的注册公司 ( 注: 大商行分散为多家公司),遮打任董事长。置地公司, 不是今天概念的地产物业公司, 它实际上是填海置地工程公司。

毫无疑问,港府的 填海计划, 又遭到有关业主的反对。这年5月,强热带飓风再次侵入香港, 山洪暴发, 海水漫过堤岸4尺多,10年前修复的堤岸又塌方多处。

在这种情况下, 港府通过一项填海修筑堤岸码头的法令, 规定工程费应由,地段的产业所有者分别负担, 方可获得在新填陆地租赁土地的权益。

有少数业主不愿承担工程费。 遮打提议变通一下, 工程费的缴纳权由置地公司 “买下”, 这样, 置地公司将可获得新填地的租赁权。 这样置地成为香港旺地的地中之王, 奠定了厚实的基础。新的填海规划, 西起西环煤气厂(今屈地街), 东到中区海军船坞, 可得新填地26.3万平方米。

1890年, 英皇室于诺公爵夫妇来香港游览。 德辅总督恭请于诺公爵主持奠基仪式, 干诺公爵投第一块填海石块。 从此, 大规模填海工程开始。填海工程前后进 行了 13 年, 于1903 年竣工。 为纪念于诺公爵, 后任总督把尚未形成,但又十分重要的海滨大道命名为于诺道,第10任总督德辅立 法填海有功, 那条新建的与原有皇后,大道大致平行的大道, 命名为德辅道。德辅道后来成为著名的金融街, 银行林立, 大厦高耸入云。

没有以遮打之名命名的街道。 这太不公平。

港府认为,遮打已从填海中得到不少好处, 没有必要再落下名。 再说, 遮打是商人, 已得实惠, 不会计较虚名。遮打偏偏对名的兴趣大于利。 遮打去港府论理, 说他几十年都在为 填海奋斗,现在一个名都没有留下。一位官员说: “ 你得的租赁地比谁都多。 ”

遮打说:“我宁可放弃地。 我的要求不高, 只须在两条大道之间的岔路,落一个名。" 遮打说完, 吵吵嚷嚷要求找总督主持公道。

于是, 香港的地图就有了遮打道。最初的遮打道, 并不怎么了得, 现在却是凤水宝地。 它穿越皇后广场, 紧挽遮打花园,四周有大会堂、 富丽、 立法局、 太子、 中银 汇丰渣打、 希尔顿、 文华等著名大厦建筑。 遮打道禁止通行机动车辆, 到周末周日,这里成为热闹非凡的露天表演场, 各国的艺术家和业余爱 好者, 纷纷在此登场献艺。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