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战:马登家族会德丰咄咄逼人

2019-12-1608:38:48香港商战:马登家族会德丰咄咄逼人已关闭评论

小马驰骋

约翰·马登坐镇会德丰香港总行,投资重点放在航运上。 人们说 这是奉 行老马登的主张。 其实不然,小马登的 性格, 比父亲还要倔傲。 小马登深谙航运在香港的特殊地位。 他醉心航运,并非听从父训, 而是他认为航运业大有作为。

1956年,欧亚航运的咽喉-一苏伊士运 河被切断, 运费暴涨, 会德丰遇到空前发展的好时机。

1959 年, 约翰· 马登克绍箕裘,出任香港会德丰公司董事局主席兼总经理。

包玉刚与与乔治· 马登不打不 相识, 两人并未因伦敦 晤面的不快而结为仇敌。 老马登生前留下遗嘱, 大意是会德丰如要与他人合 作航运, 首选之入便是环球航业的包玉刚。

小马登折 服包玉刚低价长租的经营方式, 盈利虽菲薄, 却稳坐钓鱼船,小马登投资过速, 常常捉襟见肘, 便把亚洲航业的股票, 逐步转让给包玉刚套现。 到 1962年, 包玉刚成为亚洲航业的大股东。 亚洲航业, 完全按包氏的方式运作。

马登家族仍保留会德丰船务公司。60年代,华人船商发展惊人, 到70年代, 完全把洋人船商压了下去。 会德丰不再是航运巨子, 但小马登绝非等闲之辈, 他的系列扩张计划, 如热带飓风掠过港九上空

约翰·马登说: “在五六十年代,会德丰在香港的投资只限于航运。 这是香港地位不稳所造成的, 大多数英商在共产党接管内地时损失惨重, 留在上海的大批不动产带不走。 反观会德丰的损失最小, 资产主要是船, 物业只是很小一部分。 香港就像虎穴旁的鹿巢, 随时都可能成为第二个上海。”

马登恪守的是商界常提的“鸡蛋哲学",即100只鸡蛋,不要放在一只篮子里。 马登把投资重点放在英国、日本、 澳洲、 北美、 南非, 项目无所不包。 马登说:“那些年, 我差不多整年在世界各地飞来飞去, 大概一年有 100天是在飞机上度过的。”

100只鸡蛋放在100只篮子里,同样是商界大忌。 会德丰战线太长, 不便管理, 众多的分公司经营状况不佳。 从60年代末起, 马登把重点转向香港。马登的第一项扩张计划石破天惊,他一举吞并香港最老的百货公司连卡佛(1969年)。

连卡佛创建于1850年,迄今有120年悠久历史。 连卡佛一直走高档路线, 是 洋人和富裕华人常常光顾的地方。 连卡佛在港九的旺地, 皆设有百货门市及精品店, 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关联, 知名度很高。

收购连卡佛的会德丰, 名声鹊起,威震港九。

马登的系列扩张计划令人眼花缭乱。 会德丰集团在高峰期, 拥有200余家联营及附属公司, 其中一半在香港。比较重要的公司有:会德丰船务公司、 亚洲航业公司、 隆丰信托投资公司 夏利文地产公司、中华煤气公司、香港置业公司、 香港电车公司、 连卡佛公司、 香港纱厂公司、 联合企业公司、宝福发展公司、 香港隧道公司等。 马登先后任这些公司的董事局主席、 副主席董事。

1971年,马登任汇丰银行董事。马登在商界长抽善舞, 在政界亦大有斩获。 他在 1959 年就被委任为市政局议员。 他先后出任香港屋字建设委员会等多个委员会的委员、 香港大学校董、 香港牛津与剑桥学会联合秘书。

1964年, 约翰· 马登被委 任为香港太平绅士。 1976 年, 荣获英皇室授予的CBE勋衔。

会德丰是战后香港发展最快的一家洋行。 世人皆道马登之势, 谁与争锋?但实际上, 不但有人与其争锋, 并且觊觎会德丰者, 大有人在。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