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战:马登家族会德丰咄咄逼人

2019-12-1608:38:48香港商战:马登家族会德丰咄咄逼人已关闭评论

老马识途

二战期间, 乔治· 马登在伦敦设立会德丰公司。 旗下的公司有亚洲航业、隆丰投资。 隆丰控亚洲, 但全集团的业务仍以航运为主。 船只全部为盟军 运载兵力和军需, 马登大发战争财。

其子约翰·马登在皇家炮兵部队服役。 他幼时在上海的教会学校念小学,12 岁时父亲送他回英, 在贵族中学寄宿求学。

1940年毕业于著名的剑桥大学三一学院, 获文学硕士学位。

老马登对儿子学文耿耿于怀, 他主张儿子学航运或商科。 小马登的性格像父亲一样犟, 置父训于 脑后。 二战粉碎了 小马登的文学梦, 身为独子的 小马登又一次违背父训, 他未去父亲的上海会德丰公司,而是投笔从戎。

战争使 约翰· 马登更趋向实际, 二战结束,他加入了父亲的公司-伦敦会德丰。

二战使英国国力衰退,所有的产业都似乎发展到了尽头。 父子俩商量还是回远东发展。

1946年夏,中国内战全面爆发。老马登饱尝战争之苦, 决定把总 行设在香港-一香港有大英帝国的庇护, 怎么都比战争中的内地要安全些。

1948年12月,亚洲航业在港挂牌上市。 马登父子以筹得的资金购入一批旧船和新船。 会德丰拥有的船队, 直逼太古、 怡和。

从50年代起,以上海船商为龙头的华人航运业悄 悄崛起。 坐镇香港总行的小马登, 回英时向父亲汇报了此事。老马登以轻蔑的口气说: “欧美的船商才是巨鲸恶鲨, 华人船商充其量只是小虾小蟹。 三四十年代, 我在远东见过的华人船商成千上万, 他们谁成了气候?

1955年,伦敦会德丰公司乔治·马登的豪华办公室, 走进一位个头比马登矮一截的年轻华人。 他就是未来的世界船王包玉刚, 此时, 他一艘船也没有。 若不是汇丰银行代理主席道格拉斯的安排,心傲气盛的乔治 · 马登, 或许压 根不会接见这位在商界毫无地位的包玉刚。

包玉刚不卑不亢他讲述他想搞航运的构想。 马登坐在大班椅上 盯着他, 仿佛在听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孩子在叙述他的梦幻。 马登用教训的语气说道:“年轻人, 正如你 们中国人常说的,行船跑马三分险。 弄不好, 你会把最后一件衬衫输掉。" 包玉刚胸有成竹, 讲述他已作 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马登突然大笑起来, 用嘲讽的口气说:“设想谁都会, 关键是资金, 航运业投入相当大,你恐怕连一条旧船都买不起吧?所以你才来拜访什么航运界的老前辈, 用心却是来掏腰包的!跟你说,我绝不会资助对航运毫无经验的人,尤其是只配跑内河近海运输的华人!”

马登“一针见血”,直戳包氏的“要穴” 。 的确, 包玉刚来伦敦是向马登借钱的。 他没想到竟会蒙受奇耻大辱, 他不由攥紧拳头,但很快克制住自己, 说: “马登先生, 虽然我今天还买不起一艘旧船, 但并不等于说永远买不起船! ”

马登所见的华人,大都唯唯诺诺,毕恭毕敬。 他没料到眼前这位华人竟这般有骨气和志气,马登收敛傲慢, 说道:"我佩服像 你 这样的年轻人。 既然你对船梦寐以求, 我来成全你的理想。我有一艘船, 格兰斯顿勋爵号, 是二战时造的,性能良好。 如果你想买, 我把船价压到 40 万英镑, 并且给你提供60%到70%的低息贷款。”

在会见马登的前一个星期, 包玉刚就开始了解旧船行情。 他曾听好几个伦敦的船务经理谈及这艘格兰斯顿勋爵号, 言语间 对它不感兴趣。 这艘 钢板焊接的船, 虽然船龄不算太长,因造于战时, 偷工减料, 急待下水交船, 焊接技术差, 经常渗水, 又经过战火摧残,破旧不堪, 除了跑短程,根本不敢远 航大洋。

包玉刚洞察出马登的用心-他是欺包玉刚对航运毫无经验, 故想狠狠宰包玉刚一刀。

包玉刚抑制心头怒火, 说, “马登先生, 谢谢你一番好意。 如果我买你的船, 并非你供钱给我, 倒是我借钱给你了!

包玉刚拂袖离去, 马登冲着包氏的背影叫道: "东方人若得不到西方人提携, 休想在远洋 航运业分一杯羹!”数年之后, 包玉刚的环球航运脱颖而出, 其势锐不可挡,令老马登大跌眼镜。

老马登更不曾料及, 这位默默无闻、 曾遭他百般奚落的年轻华人, 会与马登家族未来事业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详情请参阅冷夏、晓笛著的《世界船王-一包玉刚传》 ) 老马登在他的有生之年,不遗余力发展航运业。 就当时的政治经济形势, 老马登的抉择是无比英明的。

老马登在世之时, 会德丰已跻身香港的大洋行之列,颇具名气。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