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战:太古洋行南辕北辙港为营

2019-12-1608:05:59香港商战:太古洋行南辕北辙港为营已关闭评论

崭露头角

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偃旗息鼓。 施怀雅家族派施怀雅四世施约克赴远东, 以香港为大本营主理远东业务。施约克毕业于英国名校-牛津大学 法学院, 时年 27 岁。 在英期间, 他担任施怀雅家族的法律专家, 是一个具有现代意识的世家弟子。

在此之前, 香港太古 洋行大班, 都是家族外的成员担任。 施氏太子专驻香港, 意味着家族对香港的重视。几年后, 施约克升任大班, 成为施怀雅家族任香港太古大班的第一人。 以后, 香港太古洋行大班均由家族成员担任。

施约克上任后, 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他把总行从上海迁到香港, 而香港大古的控股公司却是在英国的家族公司。

施约克 认为: 上海虽是远东第一大都市, 但毕竟不是英殖民地。 中国大陆政局多变, 还是以香港为大本营安全。上海太古以贸易航运为主, 即使放弃,,也仅是商 馆货仓之类的物业。

女性进公司做职员在英国早已不 稀奇。 在香港, 女性只能从事服务行业之类的 “下等职业”。 施约克提倡尊重女性, 男女平等。 他聘用英籍的5小姐任他的秘书,打破众洋商认为在香港不宜启用女性做职员的偏见。

施约克还认为, 既然是英殖民地,职员的待遇就应与国内看齐。 太古洋行管理层的年薪为400英镑到1800英镑, 为香港台洋行年薪之冠。

施约克的高薪制, 使投靠太古的人趋之若骛, 施约克也由此而网罗了不少经营与技术精英。

施约克主张, 不论英人华人, 一视同仁。 他这一主张,最初在白领阶层推行。但要在蓝领阶层推行时, 就发现不那么容易, 公司无力负担浩大的薪金开支。即便如此,太古的产业工人,薪金,仍高于别的洋行。

施约克是施怀雅家族最杰出的大班。 他寿命很长, 在本世纪70年代,仍主理太古。 正是他在漫长岁月的不懈努力下, 最初默默无闻的太古, 成为现在港埠家喻户晓的超级商业帝国。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