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战:渣甸洋行千失措渐上正途

2019-12-1607:59:40香港商战:渣甸洋行千失措渐上正途已关闭评论

渣甸炮威

渣甸航抵香港之 时, 钵甸乍与清政府签订了 《南京条约》 (1842 年 8月)。

这是英廷、清廷在法律上承认香港的归属。 消息传来,港澳的英商一片欢腾。

9 月, 渣甸洋行总部由澳问迁往香港。

渣甸 洋行迁港,最引人注目的, 是随船运来的一尊皇家海军淘汰的古炮。古炮安置在铜锣湾渣甸码头(即今日铜锣湾避风塘治和码头),以鸣炮作为报时的讯号。 渣甸说: “要使古炮成为伦敦的大笨钟, 凡是香港人, 都知道渣甸马地臣公司。” 报时之外, 凡是渣甸 洋行的船进出港口, 都要呜炮数响, 以示庆贺或壮行。

渣甸炮很快就把邮炮压了下去。 邮炮是邮政局鸣炮的简 你。 香港开埠, 义律就在未来女王城筹划设立邮政同。 建成的邮政局, 只是一栋简易棚屋, 也没有邮差。 邮件由邮船或货船带来, 船泊在临近的皇后码头, 再由华工背进邮政局。 每当邮件一到, 邮政局便 呜炮, 人们听到炮响,便蜂拥至邮政局认取邮件。

邮件有时一两天部没有,而渣甸炮时时刻刻都呜响,当然风头最劲。邮政局最先向渣甸洋行提抗议,说: 渣甸鸣炮, 岛民会误以为邮件来到, 结果跑邮政局扑个空,还埋怨邮政局。 渣甸 洋行的一位职员说: 邮炮在皇后码头, 渣甸炮在铜锣湾, 哪里的炮响, 他们辨不清, 活该!

这位职员的傲慢引起公愤, 数十个英人联名上书港督府, 状告渣甸 洋 行,要求禁止渣甸洋行鸣炮。港督是钵甸乍勋爵,他签订《南京条约》有功,被女王任命为第一任香港殖民总督。

钵甸乍收到信, 把渣甸先生请来港督府, 商 议两全的途径。 翌日, 港督府发出公告, 公告明确渣甸鸣炮与邮政鸣炮的次数, 敬希港民辨别, 云云( 古炮后又改为每日午时鸣炮一次, 港民称其为午炮).

很显然, 港督府偏袒了渣甸 洋行而不惜牺牲港督府直辖的官方机构一一邮政局的利益。 当 时的传言是: 渣甸 洋行出钱支持钵甸乍率军攻打长江流域, 这是钵甸乍给渣甸的回 报。

这件事, 足以显示渣甸 洋行的气势是何等炽盛。 渣甸要风得风, 要雨得雨。 以渣甸 洋 行为代表的几大英资洋行, 能够左右港督府。

渣甸 洋行的大班, 还是港府 行政立法两局非官守议员的当然代表。 渣甸洋行享受香港无形利益达150余年之久。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