鹬蚌相争,华人置业争夺战

2019-12-1810:40:55鹬蚌相争,华人置业争夺战已关闭评论

刘銮雄私有化华置一波三折

刘銮雄逼走韦理后,旋即将矛头指向小股东,企图将华人置业私有化,成为其囊中之物。早在1987年,刘銮雄曾公开表示,他的长远目标,是拥有一家资产达一百亿规模的、有代表性的集团上市公司。因此,自1987年底起,刘氏发动的“连环收购”及“连环供股”行动便告停止,转而进人集团的巩固、整合阶段,并推出一系列私有化计划。

1989年10月,刘銮雄宣布将中华娱乐属下的两家上市公司保华建筑和瑞福合并成保华国际,开始了他私有化计划的第一步。 接着,他立即将私有化的主要目标对准华人置业。这次,他是向华置的小股东挑战。

不过,华置私有化的进程却一波三折,相当棘手。1989年12月14日,刘銮雄通过爱美高提出以每股2.5港元的价格将华置私有化,后来又两度将收购价提高到2.65港元及2.8港元,但仍然远远低于当时华置每股资产净值5港元水平,故均遭小股东否决,尤其是未取得最大小股东韦理的认可。韦理当时通过亚洲证券仍持有7.5%的华置股权。 1990年2月15日华置特别大会上,小股东投反对票的占51.9%,其中七成半属亚洲证券持有。 刘銮雄眼见一时间难以夺取华置,只好转移目标,通过中华娱乐提出收购保华国际,结果又因出价太低而遭滑铁卢。

爱美高三度出价拟将华人置业私有化,但最终因第二大股东亚洲证券的拒绝而未能成事。 谁也意料不到爱美高因此而种下受狙击的潜因。訃 这次与刘銮雄争夺华置的是台商黄周旋。 黄氏在20世纪80年代初前来香港,藉发展优质物业阳明山庄而闻名。 1989年3月,他因其建筑公司职员被控贿赂,遂变卖台湾的大部分资产来香港发展。 黄周旋早已觊觎华人置业的优质物业,不过,他明白擒贼先擒王的道理,所以先将目标瞄准爱美高。1990年3月,市场流传收购爱美高之说,事隔五个月,黄周旋终于在7月31日正式向刘銮雄发出挑战书,提出全面收购爱美高及华置所有股份及认股证。 黄氏的出价是:爱美高每股4.81港元,华置每股3.35港元,整个收购行动须动用资金约61亿港元。

刘銮雄不得不像他以往的对手一样,进行自卫。 不过,刘氏起初对黄周旋的收购表现得“漫不经心”,甚至以每股2.1港元大手出让1100万股华置。 但当10月1日黄周旋宣布延长收购期限两周,并宣称已拥有近14%爱美高及32.5%华置时,刘銮雄才开始紧张,即在两周内以2.27至2.5港元的价格收购了2700万股华置,令爱美高对华置的持股量上升至55%。刘氏在黄周旋收购失败后的半个月内,一直大手笔吸纳华置,令持股量达至61.6%。经此一役,刘銮雄对爱美高及华置的控制权更加巩固。

1991年9月,刘銮雄再次旧调重弹,这次开出的条件更差。 他建议以每两股华置换一股爱美高,将华置私有化,部分小股东即委托律师刊登广告呼吁反对。 香港证券监察委员会亦介入,直指爱美高游说小股东接纳建议违反收购及合并守则,并勒令华置半年内不得再进行供股。 同年12月,爱美高修改私有化华置条款,提出以每200股华置股份换取115股爱美高股份,部分小股东立场开始软化.

1992年2月10日,华人置业召开特别股东大会,经过长达七小时的激烈辩论,大会通过私有化建议,不过,当时华置的每股资产净值高于爱美高,华置小股东竟接纳这项对他们不利的建议,令外界颇觉意外。 会后,部分小股东即往证监会投诉,并前往港督府请愿。2月24日,证监会公开谴责刘銮雄等人违反收购及合并守则,其后,证监会鉴于华置股东大会投票的公平性受到质疑,向百慕大最高法院要求押后聆讯华置私有化建议,或反对私有化建议。 在证监会的强大压力下,爱美高及华置董事局被迫在最后一刻撤回私有化建议。 刘銮雄的华置私有化大计可谓功败垂成。

尽管华置私有化阻滞颇多,但刘銮雄的其他私有化计划却顺利展开。1991年12月,中华娱乐成功兼并保华国际;翌年7月,华人置业又成功私有化中华娱乐。 市场预期,刘銮雄私有化华置的愿望将变得更加迫切,他将第三度提出私有化华置建议。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