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家之争演成新进企业高手对峙
巴仙拿公司提出收购当日,华人置业及中华娱乐两只股票立即在股市暂停买卖。复牌之后,华置始终摆脱不了“交投疏落”的本色,并没有受到收购的刺激而转趋活跃。 不过该股牌下却出现了一个不知名的买家长期挂入。 巴仙拿出价每股16港元收购,肯定不能成功。 4月4日,华置股价已上升至19.8港元,较收购价高出24%。 自巴仙拿提出收购建议后,华置的成交价一直高于16港元,是谁在市场买人?看来可能有人提出反收购,又或者是企图阻止巴仙拿的收购行动,因为接受收购的股东自然会考虑较高价,在市场套现当然较接受巴仙拿收购建议为佳。
事态的进一步发展,使有关双方就华置的资产净值展开争辩。4月8日,巴仙拿寄出收购华置的文件,指出华置通过中华娱乐所持有的娱乐行,经估值后应为2亿港元,故此包括华置所持的一批以汇丰为主的股票市值及现金计算在内,总资产为3.12亿港元,即每股资产净值为15.76港元。
不过,翌日,华置董事局立即作出反应,认为巴仙拿低估娱乐行的价值,华置净值应不止此数,并表示已委托魏理士测计师进行重估。 巴仙拿的财务顾问新鸿基国际立即反驳;巴仙拿的估值由一间国际特许测计师进行。言下之意此乃权威人士之言,并非凭空杜撰,又指出所提出的收购价已充分反映华置的价值。
冯、李两大家族,分别委托专业财务顾问提意见,冯家由韦理坐镇,李家则由新鸿基第二代掌舵人冯永祥亲自出马,双方不单持股量相若,背后“军师”更是旗鼓相当。 至此,华置收购战陷入胶着状态。
4月11日,股权争夺战突然峰回路转、奇峰再起。 是日,华人置业和中华娱乐又申请在香港联合交易所停牌,原因是爱美高集团以一股不持的姿态,介人两大家族的收购战,宣布以每股16.5港元的价格收购华置全部股份,附带条件是必须持有逾五成华置股权。 爱美高神秘杀出,令冯、李两家及市场人士大感错愕。
当时,一般人对爱美高认识不深,尤其掌舵人刘銮雄对自己的行事出身一向讳莫如深,作风低调,外间对他所知有限,只知爱美高是一家生产及制造吊扇的公司。
当时,爱美高所提出的新收购价格较巴仙拿的高出0.5港元,并无太大吸引力,比华置停牌前的17.6港元的价格还低,加上爱美高手上并无一股华置,因此在三方形势中处于弱势。 市场估计爱美高想浑水摸鱼,从中赚取一笔。 不过,代表爱美高提出收购建议的万国宝通国际副总裁梁伯韬则表示,爱美高一直在研究华人置业,但因为并非股东,对该公司的状况所知有限,
所以等巴仙拿发出收购文件之后,了解到该公司并无负债,财政良好,才展开收购行动,他并声称收购华置是一项合理的投资。
对于爱美高的介人,巴仙拿立即作出反应, 当晚,巴仙拿宣布,将采用弹性方法处理接纳收购股份,即巴仙拿仍以每股16港元的价格收购各股东股份,而股东暂时不必填写收购文件中的接纳和过户表格,在未来半年内如有第三者无条件收购华置,而价格又高于16港元时,巴仙拿将会把高于16港元之上的差额补付给个股东。 换言之,股东可先收取16港元现金,但可不必担心可能错失更高价被收购的机会。
不过,这项对华置股东的“优惠”很快受到置疑,因为它只有在巴仙拿自己肯提出更高价的收购建议时,才能实现。华置董事局的财务顾问怡富证券则表示,巴仙拿的这项声明可能有误导成分,并可能违反香港公司收购及合并守则第三十一条的规定,;因此将事件提交证监专员办事处办理。 怡富证券并声明:华置董事局已就爱美高的收购建议展开讨论,认为出价过低,决定不接纳该收购建议。
4月12日,收购战再度奇峰突起。本来一直“以不变应万变”的司马高,宣布介入战团,以每股17.2港元的价格收购华置,并委托标准渣打(亚洲)为财务顾问。
以当时的形势看,论出价,司马高的出价最高,较爱美高的16.5港元收购价高出4.24%,较巴仙拿的16港元高出7.5%,故司马高在这方面稍占优势;论控股量,司马高其时约控有华置26%股权,而巴仙拿的控股量已上升至35.8%,至于爱美高则一股也没有,所以巴仙拿在这方面暂时领先。不过,无论从哪一方面看,当时爱美高都是处于最下风的。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当初誓师要夺回先人产业控制权的李福树、李福庆等李氏家族成员,于4月18日突然宣布放弃争夺华置,退出战团。李福树、李福庆及冯永祥合组的巴仙拿将所持35.8%华置股权悉数拱手让给爱美高,作价每股18港元,令爱美高突然变成主角。
其后,爱美高又宣布,以同等价格向华置另一批股东购入7%的股份,使其持有华置股份达到42.8%.至此,爱美高占尽上风,尤其是购人其决定性的7%华置股权,可说大局已定,稳坐钓鱼台。 爱美高遂提出以每股18港元价格,向华置其他股东提出全面收购。
冯、李两家前人以交情共同创立华人置业,其后李家后人在不能齐心的情况下,让冯家后人有机可乘,取得华置控制权,一改以往华置由冯、李两家平分秋色的格局。 李家后人眼见一时大意,令先人祖业落入对方手中,在不甘心受制于人的情况下提出全面收购,以期一决雌雄。难分难解之际,新兴势力爱美高横里杀出。 本来,两虎相斗,第三者插手以图乱中渔利亦属平常,但令人费解的是,为何李福树等人愿意将苦苦争夺到手的股权拱手相让?个中原委着实令人纳罕。 较可接受的解释是,李氏家族对爱美高的出价感到满意,宁可出售股份图利;又或是他们深感此仗难胜,倒不如获利套现后,静坐壁上观虎斗。
爱美高能冷手执个热煎堆,相信其智囊团出力不少。 其时,爱美高委任万国宝通国际为财务顾问,负责提供收购华置的意见。 当时,万国宝通国际可说人才济济,前联交所行政总裁袁天凡及后来的百富勤首脑梁伯韬,均为当时万国宝通国际的副总裁,力助刘銮雄争夺华置。
面对一百八十度突变的形势,冯秉芬及韦理合作的司马高即密谋对策。4月21日,司马高宣布将华置收购价再提高到每股18.5港元,并以此价格在市场上购入10.89万股华置股份,令持股量进一步增加到26.55%水平。司马高表示,对华置的资产作出最新估计是每股值19.2港元,故新收购价十分合理,对小股东有吸引力,估计爱美高也可能接纳。
华人置业在司马高再反收购后复牌,这次该股不像以往复牌后跃升,只是以18.9港元轻微低升,随后辗转低移,以18.6港元收市,交投依然淡静,反映出该股价已十分接近资产水平,又或是市场揣测收购价将不会再提高。4月29日,司马高再宣布,华置股东可以每股18.5港元价格直接把股份售予司马高,而无须接纳双方的收购。 这种做法实际上是要令华置小股东不必担心司马高因收购不足五成股份而把收购建议作废。 其时,司马高持股量进一步上升到28%.
这回轮到爱美高按兵不动,不再把收购价提高。 爱美高除考虑到华置的实际资产净值之外,也估计到司马高未必会收购到逾五成华置股份,同时也观望司马高会否继续提高收购价,从而将之出售获利。
普5月2日,万国宝通副总裁梁伯韬证实,再有第三者对华置有兴趣,主动洽购爱美高手上的华置股份,这第三者包括百利保的罗旭瑞。 这时,爱美高亦表示,如果价钱理想,将会考虑出售,不过事隔三天,百利保方面公开辟谣,表示无意收购华置。
正当战况胶着之际,司马高股权忽然出现重大变化,冯秉芬家族将手上所持司马高股份悉数售予韦理的亚洲证券。 经此转变,亚洲证券全资拥有司马高,所持华置股份达29.5%。 收购条件方面司马高维持不变。欢至此,冯、李两家争夺华置一役,可说已告一段落,两家最后决定全身引退,令华置之争转为韦理与刘銮雄两雄相斗,战争之性质亦由世家之争演变成新进企业高手的对峙。 韦理与刘銮雄之争,其实只是爱美高与司马高全面收购建议的延续,双方已出售向华置少数股东收购其余股份,胜败只是看收购建议截止后,谁人持股量较多。
5月16日,爱美高收购华置的最后期限届满,但期间没有任何股东接纳,因此宣布收购失败。 爱美高仍持有43%华置股份。 至于司马高方面,则将收购最后期限延长14天,即从6月5日延至6月16日。 最后,司马高宣布收购失败,只保留30.64%的华置股份,余下股份退回给接纳收购建议的股东。
爱美高以一股未持的姿态介入人收购战,最终成为华置大股东,据其财务顾问梁伯韬的回忆,这是他参与策划的大大小小收购战中,最难忘记(过足瘾)的一次。梁伯韬事后表示:“华置收购战变化万端,峰回路转。 最初冯、李两个家族不和,李氏家族又内部分裂,冯氏家族联合韦理,将李福树摒出董事局。 我们(爱美高)知道李氏会心生不忿,迟早会出售三成他持有的华置股权,于是决定出击。 当时爱美高异军突起,手中一股华置股份也没有便提出一个收购建议,令市场人士感惊讶。事实后来发展果如所料,李福树将手上所持股份售予爱美高,为爱美高入主华置奠下基础。 更绝的是,刘銮雄还在幕后活动成功,从冯秉芬的胞兄手上取得其持有的部分华置股权,终于成为华置的最大股东.”
梁伯韬还说:“爱美高成功人主华置董事局,却无须全面收购,可说干手净脚,还有这次收购华置是爱美高系发展的转折点,使该系建立起一个架构,并由此而快速成长.”
当然,此役中,刘銮雄仍未取得华人置业的绝对控制权,他还需面对持有三成华置股权的韦理。 最后,刘銮雄与韦理达成协议,共同管理华置。华置董事局改组,由韦理出任主席,刘銮雄以大股东身份出任董事总经理,而冯秉芬家族成员全部出局。 至此,扰攘三个多月的华人置业争权夺战可算暂告一个段落。然而,一山能藏二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