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发制人,会德丰收购战

2019-12-1810:40:24后发制人,会德丰收购战已关闭评论

包玉刚介入收购战

会德丰的业务差强人意,因而其股票价格在当时怡和、和黄、太古等蓝筹股中表现最差。资深的投资者都称它为“蓝灯笼”。

根据中国的传统习俗,凡有喜事必张灯结彩、大红灯笼高高挂;只有在办丧事的时候才挂蓝灯笼。 原来,会德丰系的股票在股市的上升热潮中往往是最迟起步的。 当怡和、和黄、太古这些蓝筹股节节飙升之际,会系股票往往纹丝不动或仅上升数个价位。 资深的投资者一看见会系股价上升,便知道股市即将下跌,故称之为“蓝灯笼”.

然而,踏入1985年2月,会德丰的股价却一反常态,突然出现裂口性飙升,从月初的每股4.1港元辗转攀升至每股5.05港元。 当时,市场众说纷纭,有说和黄与会德丰重提合并一事,亦有说会德丰系即将大改组。2月14日,会德丰股价再度大幅飙升,从每股5.05港元升至每股5.8港元,升幅接近15%.当日下午,会系股票宣布停牌,市场预测将有重大变动发生。

果然,当天傍晚,罗富齐父子有限公司代表以东南亚富商邱德拔为首的财团,以一家在香港新注册公司Falwyn名义宣布将计划动用19亿港元,以每股A股6港元,每股B股0.6港元的价格向会德丰提出全面收购建议,惟附带条件是须收购到 50%以上股份才算生效。

邱德拔财团在提出全面收购之前,已事先从会德丰主席约翰·马登家族购得会德丰13.5%的有效控制权,包括会德丰A股2103.5万股(占6.7%)及会德丰B股5354.9万股(占22.7)。邱氏财团宣布收购当日,会德丰系在股市停牌,然而该财团仍然委托新鸿基证券及惠嘉父子公司大举在市场收集会德丰股票。其后,Falwyn所持的会德丰有效控制权增加到23.5%.

东南亚富商邱德拔,是马来西亚银行创办人及文莱国家银行大股东、著名的新马酒店业大王。这次出面收购的公司 Falwyn,是邱德拔刚于数日前在香港注册的公司,是邱氏财团进军香港的桥头堡。 这次收购会德丰,可谓来势凶猛,志在必得。

2月15日,会德丰股票在股市恢复买卖。 当日,该股票交投旺盛,以每股6.4港元收市,比Falwyn提出的收购价更高。 当时,市场估计可能有第三者加入收购战,而市场亦传闻会德丰另一大股东张玉良家族将联合包玉刚的九龙仓进行反收购。所以,不少持有会德丰股票的股民,欣喜万分之余,亦暂作壁上观,不将这只股票售出。

果然,这个第三者就是包玉刚旗下的九龙仓。 其时,包玉刚自收购九龙仓之后已历五载,早已养精蓄锐,雄心勃勃,准备继续扩张。 包玉刚其实早已看中会德丰。 会德丰的业务与九龙仓相近,主要经营地产投资、航运、零售百货以及贸易等。 九龙仓收购会德丰,将可弥补九龙仓业务的若干不足,使九龙仓成为一家多元化、综合性大型企业集团。

包玉刚之所以没有主动提出收购,是碍于与马登家族的深厚渊源。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包玉刚已与马登家族有业务往来。 当时,包玉刚赠送给约翰·马登的父亲佐治·马登一幅价值不菲的中堂寿轴,以庆祝他60岁大寿。60年代期间,包氏的环球航业集团曾与会德丰合组环球巴哈马航业有限公司及百慕大有限公司,共同发展航运业。

1985年2月14日,邱德拔提出全面收购会德丰,对包玉刚来说无疑是天赐良机。 包玉刚即与张玉良家族接洽。 张玉良家族在香港发展素来低调,只是1981年卷入一宗争家产官司才曝光,其时亦已意兴阑珊,准备淡出香港,遂同意出售所持会德丰股权,包括会德丰A股1385.5万股(占4.4%)和会德丰B股1.15亿股(占48.9%)。

2月16日,包玉刚介入收购战,宣布九龙仓将以每股A股6.6港元,B股0.66港元价格,即较邱德拔财团的出价高出10%,全面收购会德丰。 当时,九龙仓已持有会德丰有效控制权34%,其中显然包括从张玉良家族收购的23.5%有效控制权。 包玉刚后发制人,然而一出手,已令对方处于下风。2月19日,即九龙仓提出反收购的第三天,正是农历除夕,然而有关收购战况丝毫没有松懈的迹象。 当时,代表Falwyn的罗富齐父子再度提出更优厚的条件,以每股A股7港元、B股0.7港元的价格收购会德丰,而会德丰亦在当日中午第三度停牌。 这时,Falwyn所持会德丰的有效控制权已增加到24.37%。其时,会德丰的股东都怀着极大兴趣,要看九龙仓如何回应邱德拔的攻势。

出乎意料的是,这次包玉刚将收购的矛头直指会德丰的联营公司联合企业。2月25日是大年初六,股市恢复交易之后,九龙仓宣布将以每股11港元的价格收购联合企业。当时,联合企业的资产账面净值是每股17港元,但其中部分是船舶,九龙仓看中的,是联合企业持有会德丰6.8%的有效控制权。 当时,包玉刚运用的是“迂回战术”,目的是阻止联合企业将会德丰股票售与邱德拔财团。

包玉刚的计策虽然绝妙,但在实施时却出现技术性困难。 原来,根据香港证券法例,会德丰持联合企业49%股权,后者应视为会德丰资产的组成部分。会德丰若要出售联合企业股权,依例应召开股东大会,并且须提前14日发出通知,直至会德丰股东大会决定后,九龙仓才可正式提出收购。 因此,当时香港证券监理处即发表声明,指九龙仓此举抵触了香港证券法例。这时,联合企业董事局亦呼吁股东勿过早沽出股票,并表示邱德拔财团曾通过其财务顾问向其洽购会德丰股票。 似乎邱德拔已捷足先登,而且更加直截了当。

包玉刚一计不成,遂再度提高收购价。 九龙仓收购一役中,包氏就以出手豪爽而闻名全港,这次亦不例外。2月26日傍晚,九龙仓宣布提高反收购价格,每股A股7.4港元、B股0.74港元。 不过,这次收购的附带条件是:九龙仓须将接受收购建议的股份连同在此期间购得的股份加起来占会德丰有效控制权超过50%才算生效。九龙仓并宣布,已持有会德丰38%有效控制权.

会德丰在经过第四度停牌后恢复买卖,其股价低于九龙仓提出的新收购价。 这显示投资者的心理已恢复冷静,不大相信邱德拔会提出更高的收购条件,及至3月5日,市场相信包玉刚已稳操胜券。科 兽大酒式业果然,3月15日,九龙仓宣布已取得会德丰逾50%有效控制权,根据香港证券法例将向会德丰提出无条件全面收购。 当日,九龙仓主席包玉刚出任会德丰董事局主席。 邱德拔财团眼见大势已去,遂宣布退出收购,决定将所持25%的会德丰有效控制权售予九龙仓。 此役,邱德拔财团虽铩羽而归,但亦在短短一个月内赚取了约1.1亿港元利润。

最后,包玉刚以其海派式的豪气,通过九龙仓全面收购会德丰,涉及资金约25亿港元。 九龙仓收购会德丰后,凭借两家公司的实力互相配合,成为与怡和置地系、长实和黄系鼎足而立的大型综合企业集团。 至此,包玉刚在20世纪70年代末构想的“弃舟登陆”计划顺利完成。

1986年,包玉刚发觉身体不适,遂宣布退休,开始部署向家族第二代交班计划,其中,陆上商业王国隆丰国际,九龙仓系交由其深为器重的二女婿吴光正继承.

吴光正接掌隆丰国际、九龙仓系之后一段时间内,该集团开了一连串的内部资产和架构重组。1986年,隆丰国际向九龙仓购入连卡佛股权,1987年再先后购入置业信托及会德丰,及至1989年再收购夏利文发展全部权益。至此,会德丰系的全部权益尽归隆丰国际。

1992年9月25日,隆丰国际在中环毕打街总部的所在地会德丰大厦亦易名为隆丰大厦。 会德丰这个享负盛名的名称似乎将逐渐淹没在历史的潮流之中,而当初由会德丰创办于1918年的附属公司隆丰国际则大放异彩。不过,隆丰大厦的名字仅存在了14个月,又再度易名为会德丰大厦。1993年9月,隆丰国际主席吴光正宣布,隆丰国际拟将公司名称更改,新名称为会德丰有限公司,以配合集团投资策略的重新厘定,令该公司从过去的控股公司转变为商行.

吴光正表示:“我们以前没有一套计划去使用会德丰的招牌,经过多年来集团的发展,的确见到会德丰这个名字是有用的。 也由于近年来有很多跨国公司想与东南亚一些大行做生意,会德丰有此背景,可以扮演一个很重要的角色,但以前只是隆丰旗下一家小公司,资本很少,只有三四亿港元,很难去谈大生意。所以,我们想利用隆丰的资产来代表会德丰,以及善加利用会德丰的招牌。 这正是物尽其用,也令集团发展事半功倍。”

会德丰经过历史的沧桑,正在吴氏的领导下重新焕发勃勃生机。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