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罗斯柴尔德起家的时代背景
老罗斯柴尔德生长在工业革命、金融业空前繁荣的时代,全新的金融实践和思想从荷兰和英国向全欧洲辐射开来。随着1694年英格兰银行的成立(Bank of England),一个远较过去复杂得多的金钱的概念和实践被一大批富于冒险精神的银行家创造了出来。在17世纪的一百年中,金钱的概念和形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从1694年到1776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问世时,人类历史上银行发行的纸币量第一次超过了流通中的金属货币总量。工业革命所产生的对铁路、矿山、造船、机械、纺织、军工、能源等新兴行业空前巨大的融资需求与传统金匠银行的古老低效和极为有限的融资能力之间产生了日益强烈的矛盾。以罗斯柴尔德家族为代表的新兴银行家,抓住了这一历史性的重要机遇,以对自己最为有利的方式,全面主导了现代金融业的历史走向,而所有其他人的命运则不得不或毫无知觉地被这种制度所决定。
1625年以来的两次内战和政局动荡使英国国库空虚,当1689年威廉一世入主英国(由于娶了英王詹姆士二世的女儿玛丽才得到的王位)的时候面对的是一个烂摊子,再加上他与法国路易十四正在进行的战争,使得威廉一世四处求钱几近饥不择食的程度。这时,以威廉·帕特森(William Paterson)为首的银行家向国王提出一个从荷兰学来的新生事物:建立一个私有的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来为国王庞大的开支进行融资。
这家私人拥有的银行向政府提供120万英镑的现金作为政府的“永久债务”(Perpetual Loan),年息8%,每年的管理费4 000英镑,这样每年政府只要花10万英镑就可以立刻筹到120万英镑的现金,而且可以永远不用还本钱!当然政府还要提供更多的“好处”,那就是允许英格兰银行发行国家认可的银行券(Bank Note)。人们长久以来就知道金匠银行家(Goldsmith Banker)最有利可图的就是发行银行券,这些银行券其实就是储户存放在金匠那里保管的金币的收据。由于携带大量金币非常不便,大家就开始用金币的收据进行交易,然后再从金匠那里兑换相应的金币。时间久了,人们觉得没必要总是到金匠那里存取金币,后来这些收据逐渐成了货币。聪明的金匠银行家们渐渐发现每天只有很少的人来取金币,他们就开始悄悄地增发一些收据来放贷给需要钱的人并收取利息,当借债的人连本带息地还清借据上的欠款,金匠银行们收回借据再悄悄地销毁,好像一切都没发生过,但利息却是稳稳地装进了他们的钱袋。一个金匠银行的收据流通范围越广,接受程度越高,利润就越大。而英格兰银行发行的银行券的流通范围和接受程度都是其他银行远远无法比拟的,这些国家认可的银行券就是国家货币。
英格兰银行的现金股本向社会招募,认购2 000英镑以上的人,有资格成为英格兰银行的董事(Governor)。一共有1 267人成为英格兰银行的股东,14人成为银行董事,包括威廉·帕特森。1694年,英王威廉一世颁发了英格兰银行的皇家特许执照(Royal Charter),第一个现代银行就这样诞生了。
英格兰银行的核心理念就是把国王和王室成员的私人债务转化为国家永久债务,由全民税收做抵押,由英格兰银行来发行基于债务的国家货币。这样一来,国王有钱打仗或享受了,政府有钱做自己爱做的事了,银行家放出了他们日思夜想的巨额贷款,得到了可观的利息收入,似乎是一个皆大欢喜的局面,只有人民的税收成了抵押品。由于有了这样强大的新的金融工具,英国政府的赤字直线上升,从1670年到1685年,英国政府财政收入是2 480万英镑,从1685到1700年,政府收入增加了一倍多,达到了5 570万英镑,但英国政府从英格兰银行的借贷从1685到1700年暴涨了17倍多,从80万英镑涨到了1 380万英镑。
更妙的是,这个设计把国家货币的发行和永久国债死锁在一起。要新增货币就必须增加国债,而还清国债就等于摧毁了国家货币,市场上将没有货币流通,所以政府也就永远不可能还清债务,由于要偿还利息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必然导致需求更多的货币,这些钱还得向银行借债,所以国债只会永远不断增加,而这些债务的利息收入全部落入银行家的钱袋,利息支出则由人民的税收来负担。从此以后,英国政府就再也没有还清债务,到2005年年底,英国政府的欠债从1694年的120万英镑增加到了5 259亿英镑,占英国GDP的42.8%。如此看来,为了这样大的一笔巨款,如果有谁胆敢挡了私有化的国家银行之路,砍掉个把国王的头或刺杀若干个总统的风险,实在是值得冒一下。
二、罗斯柴尔德的兴起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1792—1815)给罗斯柴尔德家族带来发财致富的良机。迈耶及长子阿姆谢尔·迈耶坐镇在法兰克福,而内森·迈耶1804年在伦敦建立分行,詹姆斯1811年在巴黎扎根,萨洛蒙和卡尔于19世纪20年代分别在维也纳和那不勒斯建立办事机构。在战争年代他们向交战国的王公贵族提供贷款,贩卖与走私棉、麦、军火等主要物资,办理不列颠群岛与欧洲大陆之间的国际汇兑。战后该银行集团除继续国际业务往来外,逐渐卷入经营政府有价证券及保险、工业企业的股票。他们就这样成功地适应了欧洲的工业革命,以铁路、煤炭、钢铁、金属器材等方面投资促进了欧洲经济的发展。19世纪50年代以后,该集团业务仍有发展,在石油及有色金属领域占有重要地位。但因英、法、德等国家新的股份银行及商业银行相继兴起,开始打破其垄断局面。至19世纪后期欧美财团资金雄厚,财势日盛,影响超过了罗斯柴尔德集团。值得提出的是阿姆谢尔·迈耶为其家族企业制订的“联合经营各类业务”及“不追求额外利润”两条指导原则,世代相传,对保持其企业长期不衰起了很大作用。罗斯柴尔德家族第一代以异乡人出现于各国,在语言不通、不谙地方习俗的情况下,排除当地金融界的猜忌与竞争,终于取得显要地位。第二代(五兄弟的子侄)恪守家世传统,事业更加兴旺。
他们对所在国家的政治经济都具有很大影响。罗斯柴尔德家族常在堂表亲属之间通婚,双方大都是犹太人,极少例外,因此,尽管支脉庞多,世系后嗣始终保持团结一致,特别是在纳粹时期,他们协力适应风暴,克服困难,极为显著。他们一家享有崇高荣誉,迈耶的五个儿子均被授予奥地利帝国男爵勋位。该家族在英法的成员,多以科学家或慈善家著称。
工业革命在欧洲迅猛发展、金融业空前繁荣的时代,全新的金融实践和思想从荷兰和英国向全欧洲辐射开来。一个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金融帝国拉开了它的序幕。
三、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发展
(一)像变形虫般适应环境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也意味着冷战的开始。此时的罗斯柴尔德家族已经传到第六代,其金融王朝的建立也有200多年。经历了无数次惊涛骇浪,每当时代变迁的时候,罗斯柴尔德家族总能依靠强劲的适应能力而得以生存、壮大。
每当时代发生重大转折的时候,媒体总是对罗斯柴尔德家族冷嘲热讽,认为这个古老的家族很快就会像恐龙一样走下历史舞台,但每次都会猜错。这正是因为它们低估了罗斯柴尔德家族变形虫般适应环境的能力。凭借着“弹性”和“英勇”这两件世传的精神武器,家族很快融入了战后的时代潮流,继续在商海中如鱼得水。
(二)低调行事,却无所不在
罗斯柴尔德家族表面上看是变小了,实际上却变得更大了。与张扬的美国资本主义不同,罗斯柴尔德家族行事低调,一般人只是在读历史书的时候才能碰见它。但实际情况是,它无所不在。
罗斯柴尔德家族的银行始终拒绝上市,这意味着它根本不用公布年报。二百多年来,他们一共在地球上投资了多少生意,赚了多少钱,只有家族核心成员才清楚。它在世界经济界的影响,也只有极少数细心的专业人士才能发现。他们拥有对世界金融、战争等方面敏锐的洞察力和早于任何个人及国家的消息和情报。同样,对于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经济,罗斯柴尔德家族到底参与多深,也只有极少数人才能发觉蛛丝马迹。实际上,2004年为英国政府的移动通信3G牌照拍卖充当融资顾问的,便是罗斯柴尔德家族——不过这条消息在《华尔街日报》上绝对看不到。有这么一句话:在金融界你不知道罗斯柴尔德家族就像作为一个士兵却不知道谁是拿破仑,研究物理学的人不知道爱因斯坦一样不可思议。
罗斯柴尔德银行集团的业务主要是并购重组——帮助大企业收购兼并其他的企业或者对其资产结构进行重组。罗斯柴尔德的并购重组业务主要在欧洲,在2006年世界并购排行榜上可以排到第13位。
罗斯柴尔德在亚洲有一个办公室——香港,名为“荷兰银行—罗斯柴尔德”,亚洲的业务处于荷兰银行的控股之下,因为发言权不大,某些人事权,都是由荷兰银行主管的。
虽然罗斯柴尔德家族的产业规模已经很小,罗斯柴尔德银行集团一年的营业额不到100亿美元,利润不到30亿美元,估计其资本总额不会超过300亿美元,不到欧美大银行的一个零头。然而大多数人认为,作为老牌金融巨头,即便罗斯柴尔德银行已经衰落,但罗斯柴尔德家族的产业已经遍布众多行业,其影响力依然不可小视。
罗斯柴尔德家族依然存在,也许他不像《货币战争》中说的那样强大,但依然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家族之一。一些欧美学者也对他进行过研究,不过在20世纪80年代,很多关于他的著作都神秘地消失了,他的真实情况仍然充满谜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