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华尔街新开了一家小型的并购公司,4个人,40万美元,谁也不曾想到正是这个不起眼的并购公司,20多年后一举成为业务覆盖私有股权投资基金、房地产基金以及对冲基金、债务投资等诸多领域,资产规模超过800亿美元的PE天王。“黑石”一词源于两大创始人——史蒂夫· 施瓦茨曼和彼得·彼得森对于两人祖籍的纪念:他们二人的姓氏中分别嵌着德文的“黑色”和希腊 文“石头 ”。
黑石的第一桶金,是彼得森利用与Sony公司总裁盛田昭夫的朋友关系,抢得收购代理权,代表Sony公司出价20亿美元收购哥伦比亚唱片公司。此后,他们便萌生了创立私募基金的想法。黑石在当时的华尔街尚属无名之辈,在募资过程中吃了不少闭门羹,“被我们视为最可能点头的19家客户,一个个拒绝我们。总共有488个潜在投资人拒绝我们。”美国保险及证券巨头保德信公司给黑石带来了转机,保德信副董事长凯斯当时说:“我喜欢你们两个家伙,我会给你们1亿美元。”黑石的第一只基金吸引了32个投资者,包括大都会人寿、通用电器公司、日兴证券以及通用汽车公司的退休基金,黑石的好运气从此开始。在盛行敌意融资并购的20世纪80年代,彼得森和施瓦茨曼就为公司发展定下了一条基本准则:坚持不做敌意收购。他们还发现,运用彼得森强大的人脉关系网和他们每一单收购生意中的相关公司建立友善关系至关重要,而且无往不胜——这一条现在已经成为“黑石”的标志性策略,使“黑石”成为一个连对手都愿意与之打交道的公司。
自1987年进入该行业以来,黑石集团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私募股权基金公司之一。截至2007年5月1日,该集团通过其企业私募股权基金进行的交易为112宗,总投资规模达214亿美元,企业总价值约为1 990亿美元;通过其房地产投资基金进行的交易为214宗,总投资规模达133亿美元,企业总价值超过1 022亿美元。企业私募股权基金和两家房地产投资基金是各自领域集资规模最高的基金,截至2007年5月1日,累计投资规模分别达196亿美元和72亿美元。
2007年5月,筹备中的中国国家外汇投资公司斥资30亿美元,购入黑石集团约10%的股份。9月10日,黑石集团和中国蓝星集团正式签约,黑石集团出资6亿美元购入蓝星20%的股权。中国蓝星(集团)总公司是由中国化工集团公司管理的大型国有企业。公司2005年总资产300亿元,销售额300亿元。蓝星先后成功收购法国安迪苏集团100%的股权,全资收购法国罗地亚公司有机硅业务。蓝星集团旗下拥有星新材料、沈阳化工和蓝星清洗三家上市公司。
黑石牵头的基金财团与中国最大的农产品市场运营商之一的寿光物流园达成协议,将在寿光物流园香港上市之前,对其进行大约6亿美元的投资,占寿光物流园30%的股权。此次注资是由黑石牵头,包括Capital Group Cos、刘央的西京投资入股在内的财团共同投资。黑石对寿光农产品的下注,成为其在中国的首次Pre-IPO式交易,同时也是其在中国的第二个重大投资。
目前,黑石集团(Blackstone Group)是全世界最大的独立另类资产管理机构之一,也是一家金融咨询服务机构。其另类资产管理业务包括企业私募股权基金、房地产基金、对冲基金的基金、优先债务基金、私人对冲基金和封闭式共同基金等。黑石集团还提供各种金融咨询服务,包括并购咨询、重建和重组咨询,以及基金募集服务等。黑石集团总部位于美国纽约,并在亚特兰大、波士顿、芝加哥、达拉斯、洛杉矶、旧金山、伦敦、巴黎、孟买、香港和东京设有办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