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嘉廉, 为数不多能够在高 科技行业留下自己名字的华人。1976年,32岁的王嘉廉抱着 “技术必须 服务于商业”的信念, 赤手空拳与三位员工创建了CA(冠群)公司。1979年,其兄托尼从律师所辞职, 加入到 CA; 两人买断该公司, 然后将CA上市。 1981年12月,CA首次上市就集资了1200万元, 并用现金买下capex公司, 此后数十次的收购行动, 对王嘉廉来说, 与野心无关, 而是生存的必要条件。
CA以一种惊人的速度膨胀着。现在, 他的企业为全球第二大独立软件公司, 全球95%以上的世界500强企业都是他的用户。 中国大型金融与电信机构用的企业管理软件, 几乎均出自 CA门下。 王嘉廉创办的这家企业, 年产值超过60亿美元。
这一切都和王嘉廉本人有着密切联系。 他的个性非常突出, 有着过人的精力, 动作麻利, 工作效率高, 说话心直口快不拐弯抹角。 因而也就有了“积极进取"、 “坚定不移"、“温和"“桀骜不驯”、 “激情"、“冷静"“斗志高昂” 等描述他的词 汇不断在众多 报刊上出现。 美国广播公司曾标榜他是“具独创 性、 最有效率的主管之一" 。 他领航的 CA 因此也如同一台高速运转而又井然有序的大机器, 又像一个温情和睦、 充满活力的大家庭。
CA 内没有等级观念, 它追求高效而不是拘于形式, 因此能够吸引大量的出色人才。 能够把 这些聪明过人的人吸引在一起共同为CA效力,这本身就是一件难度 很高又 很能说明问题的事情。难怪有人说, 王嘉廉不仅自身是一个了不起的人才, 而且还是一块能吸引人才的强力“磁石” 。 在美国电脑界大公司工作,员工们能得到很高的薪金待遇;而CA给员工的薪金报酬, 甚至比世界头号电脑公司IBM还高出三分之一。CA这种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使人感到中国 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因而有人称CA公司是 “颇具东方色彩的西方公司”。
尽管在规模与待遇上CA颇显大公司实力, 但在经营上却把自己当 小公司来经营-一这是他们一直努力保持的心态。 “因为一旦你 将自己视为大公司,你就会失去工 作的积极性与乐趣, 因而尽管我们的确是电脑软件界规模最大的公司之一,但在思考及工作的方式上,都是以小公司为基准的。”
2000年8月, 王嘉廉 将总裁职务卸给公司副总裁库玛, 专任董事长。 在随后的2001年和2002年,他遭遇了两次逼宫大战,虽然最后都以胜利而告终, 但王嘉廉此时显然已经有了新的人生目标。
2002年11月, 王嘉廉宣布退休, 只保留了董事会名誉主席的职务,他表示: "将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个人的兴趣爱好和慈善事业中去。”因为在此前,1999年,由王嘉廉在美国发起并注册的非盈利性慈善组织“微笑列车” (Smile Train)正式成立,这是一个为全球唇腭裂患者(俗称“兔唇”)实施矫治手术的慈善基金, 项目之初, 王嘉廉投入了超过5000万美金的初始资金。
兔唇, 人 们对此可能并不陌生, 著名歌手王菲的小女儿李嫣出生时亦曾罹患兔唇, 为了帮助和李嫣一样的儿童,王菲夫妇成立了天使基金。 “微笑列车” 的宗旨和此类似,但成立更早、 影响更大。 在经过 10 余年的发展后,“微笑列车” 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唇腭裂慈善机构, 在全世界 78个国家实施了超过62万例手术。 而据 "微笑列车” 中国项目机构统计, 截至2010年6月30日,该项目在中国已实施了20余万例唇腭裂手术,平均一天100多例手术, 并且这些手术全部免费, 涵盖了从手术前体检到手术治疗再到住院恢复的全过程。
谈起“微笑列车” 名字的由来, 王嘉廉说: “在英语中train除了火车的意思外, 还有教授、 训练、 培训的意思。 我们建设之初就希望这个慈善组织能区别于其他的慈善组织。 " 具体说来就是 “区别于那些只是派一些医生去一些国家做手术的组织, 我们希望通过培训当地的医生, 给他们提供技术, 比如电脑技术的普及,给予当地人去救治人的能力, 我们觉得这非常有利于项目的发展, 这就是我常说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 ”
选择唇裂儿童作为自己慈善事业的着力点, 王嘉廉的理由是"为了集中精力做一件有 对世界有影响力的事情"
在他看来, “唇裂不是一个致命的残疾, 却是一个容易被忽略的疾病。 如果男孩子得了这个病, 也许成年以后可以用胡须来掩盖缺陷, 但是 对于女孩子来说, 就变得非常难, 而且没有希望了."
这样的想法无疑极富中国式的人情味, 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王嘉廉又将西方的管理模式和科技力量运用 得淋漓尽致。 因为王嘉廉的IT背景、 科技手段在 “微笑列车” 项目中有着广泛应用。 从数据录入到患者资料整理, 全球网络的建设无一不透发着 CA 的痕迹。除了科技手段外,与政府间的合作和各地定点医院的开设使这一国际合作慈善项目的受益面日益增加, “不限户籍,不用开具任何证明”, 所有患者都可以在指定医院免费治病。
自2007年10月起,微笑列车唇腭裂修复慈善项目由卫生部、 美国微笑列车基金会、 中华慈善总会、 中华口腔医学会四方共同开展。 截至2008年3月,项目合作方增加至遍布全国31省(市、自治区)的397家医疗机构。仅2008 年一年, "微笑列车” 对中国项目的资助超过1.4亿元人民币。
王嘉廉是怎样看待慈善事业的呢?“我认为慈善是从你自己心中散发的事业, 不应该有标准, 也不应该由某人去告诉一些人该怎么做, 不该有 任 何的约束。” 换句话来说, “所有人挣钱都很不容易, 他们努力工作赚来的钱, 要怎么花, 是他们自己的事情, 不应该被告知该怎么办。” 和国内常常围绕慈善爆发的争论 相比, 王嘉廉此举毫无“道德绑架” 的意味。 每个人都有他选择的自由, 强迫别人行善, 有时其实也是一种恶。
但对于比尔 · 盖茨近乎裸捐的大手笔, 王嘉廉笑言: “比尔· 盖茨捐赠一半的财产也并不影响他的生活, 他这生也没法花完他自己的所有钱, 除非他有几百个孩子。"他重申, “慈善是你自己想做的, 去帮助别人, 从而感受到快乐, 是一种发自真心的美好, 而不应该是强加上了如果我不捐,使我看上去不好的道德因素。”
慈善在王嘉廉看来, 是一件做了能够让自己更快乐的事, 而不是让自己更高尚更善良的事。 这又带有西方式的个人倾向。 对于“微笑列车”" 目前的成绩, 王嘉廉希望是越来越好。 看着一个个接受过治疗的孩子重新微笑, 王嘉廉也收获着“授人以渔” 的快乐 和幸福。未来呢? “要做一件事,就要做到你能做的最好, 并坚持下去。 " 王嘉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