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中,供给是指生产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一定数量的商品或劳务。
跟需求一样,这个定义也包含三层含义:
首先是价格水平。如果市场上的大米卖不上价,那么农民们就不愿再种大米了,可能改种麦子或者其他农作物。
其次是生产的意愿。有的人愿意从事农业,有的人愿意进工厂,有的人愿意做生意,这个偏好是很难改变的。即便是今年粮食价格大涨,商人们也不愿意关上店铺去种地,也就是说他们对于粮食,根本就没有供给的意愿。
再次是能够提供的数量。生产总是需要原料的,比如土地、人力、资本等等,现在粮食涨价,可是你只有十亩地,又租不到更多的地,那么你肯定也不能增加供给了。正是这些限制,使得供给不能无限的增长,也就是说,供给总是有限的,这也说明了经济学的产生是因为资源稀缺。
一般来说,供给是随着价格上升而增加的,与需求正好相反,但是供给也会受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厂商的目标、商品本身的价格、其他商品的价格、生产技术的变动、生产要素的变动、政府的政策和厂商对未来的预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