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nam投资公司高级顾问戴维·凯利说:“格林斯潘在任期间,除了1990年至1991年及2001年两次轻微的经济衰退,美国出现了历史上最长的经济增长期,更在克林顿时代创造出“零通胀”的经济奇迹。格林斯潘使美国经济平均每年增长3%左右,平均失业率徘徊在5.5%。这些已经足以使他名垂青史。
不仅如此,他也受到了世界各国政府的褒奖,英国伊丽莎白女王授予他英国“爵士”称号,法国人也给予他法国荣誉勋章的最高荣誉。正如英国首相戈登·布朗所说,嘉奖是因为他促进了“经济稳定”。他在1987年至2006年间,五次连任美联储主席共计6740天,任期跨越六届美国总统的任期。
很多人都觉得他应该见好就收,在创造出一系列美国经济奇迹之后回到家里安享晚年,他却说:“我只想做大多数学院派经济学家从未干过的事情,检验一下我的理论在现实世界中是否真正行得通。这就好比吃花生,只有不停地吃,才不会觉得累,因为未来是不可知的。”
的确,未来有时候是不可知的,诸如2000年美国“科技股泡沫”破灭,2001年“9·11”恐怖袭击,让本来已经出现衰退的美国经济雪上加霜。
面对这些意外,格林斯潘沉着应对。
“科技股泡沫”破裂后,美联储开始迅速降低联邦基准利率。2001年1月3日,美联储彻底调整了货币政策立场,宣布了自1998年来首次降息,且一下就降低了0.5个百分点。
接下来,格林斯潘将目光聚焦在减税上。《华尔街日报》记者阿兰·穆雷预测说:“格林斯潘将在2月或3月的某个日子向国会作证,宣告小布什的减税计划是合理而慎重的。”这次媒体终于猜对了。2001年1月25日,格林斯潘在国会作证时说:“现在的经济是虚弱的,如果这种虚弱持续展下去,减税可以挥良好作用。”最终,国会通过了布什政府的1.3万亿美元减税提案。
种种迹象表明,美国经济出现了一些积极的迹象。
但很快,突如其来的“9·11”事件将这一切化为泡影,美国经济从疲软正式进入衰退。在2001年第一、二季度经济增长1.3%和0.3%之后,第三季度转而下降1.1%。
“9·11事件”发生后,美联储随即采取注资和降息等措施。“9·11”当天,美联储即宣布向金融市场注入380亿美元,3天后又两次注入700亿美元,并促使欧洲央行向金融市场注入1300亿欧元,以保证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在美国股市复市前两个小时,他又突然宣布降息0.5个百分点,此后又连续3次降息,使联邦基金利率降到近40年来的最低水平至1.25%。一时间,华尔街一片欢呼雀跃、热闹非凡。
到2002年6月底,格林斯潘进一步把利率降低到1%。在短期利率降到创纪录水平的同时,长期房贷利率也大幅下降。30年房贷利率降低到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最低水平。房地产市场逐步升温,房地产价格逐步上涨。到2004年,美国的房产拥有率达到69%。而在1994年是64%,1940年仅为44%。
多次调低利率,美联储希望以此刺激经济增长,并抵御潜在的通货紧缩的威胁。2004年5月18日,美国总统布什提名他继续担任美联储主席。同年6月17日,美国参议院通过了布什的这项提名。
2004年5月18日,小布什总统提名他继任,这是他的第五次续任美联储主席。6月19日,格林斯潘宣誓就职,开始其第五个任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