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华懋集团后继无人而引外人觊觎,新鸿基地产却在郭氏家族引起持久内讧。
就在王德辉失踪的那一年, 郭得胜去世, 新鸿基地产大权传入他的三个儿子郭炳湘、 郭炳江、 郭炳联手中。郭得胜生前设置了一套相得益彰的“三分式” 管理机制, 用以安抚、 稳固三个各怀志向的儿子。
这一制度的特点在于: 郭炳湘、 郭炳江、 郭炳联三兄弟地位平等, 在新鸿基公司各自拥有一套人马开拓业务,决策上采取投票表决,形成彼此制约、 相互补充、 相互竞争的态势。
这一创造性的接班方式在客观上避免了兄弟分家而治。 为了保证它长久有效, 郭得 胜专门组建了一支 “酌情信托基金”,将他所持42%的新鸿基股权全部注入其中, 基金不能解散也无法出让股权, 三兄弟分别持股三分之一, 但郭得胜的妻子邝肖 卿才是实际受益人, 有权对基金进行 “酌情” 处理。这实际上赋予了邝肖卿最高裁决权, 让她成为新鸿基的“幕后控制者” 。
在以上制度的约束下, 郭炳湘、 郭炳江、 郭炳联三兄弟抱成一个整体, 领导新鸿基超越李嘉诚旗下的长江实业,迅速发展为香港第一大地产公司。 他们参与了许多重要建筑, 包括香港十大摩天大厦当中的五座, 并且一举包揽了香港前三大高楼, 成为城市天际线的重要建设者, 因 此郭氏家族被形象地称为"天际线家族", 郭氏三兄弟也被视为家族企业第二代接班的典范。
很长一段时间中, 郭氏三兄弟的确如其父所愿, 和睦相处、 联手经营, 共同代表新鸿基在公开场合亮相, 甚至以兄弟的名义一道被列入富豪榜, 财富、名声、 地位、权力不分 伯仲之间, 俨然一个整体。 香港商界并不缺乏兄弟接班的正面案例, 但是向郭氏兄弟这般紧密无间却极为少见。
然而家族事不足为外人道。 新鸿基表面的和平稳定之下, 难掩郭氏三兄弟权力之争的激流暗湍。
2008年元旦, 郭炳江、 郭炳联兄弟请来一个自称斯坦福大学医学教授的人, 为大哥郭炳湘看病。
郭炳湘的病在香港商界是一个公开的秘密。1997年, 郭炳湘遭遇人称“大富豪” 的 悍匪张子强绑架。 张子强此前曾劫持李嘉诚长子李 泽钜, 要价10 亿港元。 李嘉诚利用 汇丰银行董事特权, 在24 小时内筹集到全部赎金救出儿子。
郭炳湘时为香港第二富豪,张子 强向郭家索价6亿港元。 然而郭家人多口杂, 并且不像李嘉诚那样能够即刻拿出 这笔巨资, 与张子强讨价还价, 致使郭炳湘被囚七天, 受尽折磨。 郭炳湘归来后性情大变, 患上了精神抑郁症,变得郁郁寡欢、 刚 愎多疑, 不再信 任身边 任何人, 包括两个同胞兄弟, 唯独对一个名 叫唐锦馨的女子 信任有加, 简直到了言听计从的地步, 甚至为她不惜顶撞母亲, 与两个兄弟翻脸。
唐锦馨不是寻常女子, 她出生于商业世家, 父亲唐全是香港“机器大王”; 她具有经商的天赋, 不论经营工厂, 还是投资地产, 都做得有声有色。关于她与郭炳湘的关系有两种说法。 一种流传广泛的说法称, 两人自幼相识,是青梅竹马的情侣, 后来因为郭母干涉无果而终; 另一种说法是, 唐锦馨先与郭炳湘夫人相识, 被她介绍给郭炳湘,起初只是生意伙伴, 随着交往的深入关系迅速升温。
不管哪种说 法属实, 可以确信的是, 唐锦馨的出现成为新鸿基郭氏家族最大的“不安定因素”, 给郭炳湘的婚姻、 事业带来巨大冲击, 也动摇了三兄弟的信任基础。
在唐 锦馨影 响下, 郭炳湘的经营观念转向激进, 与两个兄弟 背道而驰。2005年前后, 郭炳湘安排唐锦馨进入新鸿基工 作。 这件事成为新鸿基由治到乱的分水岭。
唐锦馨进入新鸿基后, 郭炳湘经常抛开郭炳江、 郭炳联独自决策, 由于 “三分式” 管理模式的制约,他无法放开手脚。 最终, 郭炳江、 郭炳联否决了几个大陆地产项目后, 郭炳湘被彻底激怒, 注册成立了一家 “新鸿基地产国际有限公司", 公然与家族企业争抢生意。 郭炳江、 郭炳联不得不出手了。
以上就是郭炳湘看病的背景。 郭炳江、 郭炳联请来的那个医学专家诊断的结果是, 郭炳湘患上了 “狂躁抑郁症"。 紧随其后, 郭炳江 郭炳联召集董事局会议, 以郭炳湘患病不适合继续领导新恒基为由, 发起投票意欲终止他的 行政总裁及董事局主席职务。
然而,郭炳湘拒不交出职务,理由是这种疾病三个月时间足以治愈一一这让他从新鸿基董事会赢得了三个月的治病时间。郭炳湘向三位顶尖专家问诊,得出的结果惊人一致: 他没有 任 何精神疾病。 随着三个月期限迫近, 他开始踌躇满志地计划重掌大权, 但事情又发生了新的变化一一郭炳江、 郭炳联以代理主席身份启动罢免程序, 准备撤掉郭炳湘的管理职务。
这时候, 郭炳湘才洞悉两个弟弟的用心。
为了维护自身利益, 郭炳湘不惜撕破 脸皮,将三兄弟失和的“家丑" 公之于众。
2008年5月15日,郭炳湘向法院提交“入禀状” ,指控 郭炳江、 郭炳联不守信用, 非法剥夺他的权益。 这不仅无助于缓和形势,反而迎来更猛烈的回击-一新鸿基董事会宣布免去郭炳湘的管理职务, 董事局由郭母邝肖卿接任,两个弟弟共同担任行政总裁-一一一他被逐出核心管理层。
邝肖卿已经83岁了, 她最不愿看到这番局面。 她不是没给过郭炳湘机会, 只要郭炳湘答应与唐锦馨断绝 往来, 修好兄弟关系, 停止以“新鸿基"名义开设私人公司, 就可恢复失去的权益。 然而,郭炳湘的一意孤行耗尽了她的耐心, 不 得已挥起了杀手 锏一一 “酌情信托基金"。 作为“酌情信托基金”实际权益人,邝肖卿在2010年重组基金, 借机把郭炳湘逐出基金受益人 行列。
被逼入绝境的郭炳湘从未放弃抗争。 郭炳湘暗中谋划,长期对郭炳江、郭炳联进行秘密调查,掌握了大量对他们不利的证据,最终在2012年发动了“绝地反击” 。
2012年7月,香港廉政公署正式起诉郭炳江、 郭炳联、 许仕仁等人。在此之前,郭炳江29岁的儿子郭基辉、郭炳联31岁的儿子郭颢澧被委任为新鸿基董事, 在第二代接班人内讧背景下, 郭氏家族第三代人被匆匆推向前台, 郭炳湘和他的子女们依旧被排除在接班人之外。
郭得 胜生前最后一个手笔是新鸿基总部所在地新鸿基中心, 他曾命人 将“鸿基永固” 四个大字刻到大厦外墙上, 借此表明永固家业的美好愿望。 大楼盖到48层的时候郭得胜一病不起,郭炳湘三兄弟半路接手, 又往上加建5层。
大厦封顶不久, 郭得胜便撒手人寰, 没有亲 眼见到他这栋遗世之作。
20余年后, 郭得 胜留在新鸿基大厦外墙上的“鸿基永固” 依旧醒目,只是, 他恐怕不会料到, 三个儿子 将新鸿基公司联手做大之后, 又把它推向未知的险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