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种全球性通用资产, 黄金一直以来都是人类的投资和保值工具。而黄金投资主要就是指通过对实物黄金储藏、 销售, 以及买卖黄金衍生品等手段,使财产保值、 增值或投资赢利的行为。 古今中外早就因其稀有、 耐锈蚀和观赏价值的贵金属特性, 而成为消费奢侈品和纪念品, 比如首饰和奖章.....
由于金银早就成为人类劳动和商品价值的参照物, 所以它们就具有着明显的金融和社会属性和货币职能。 世界各国在战争过程中, 战胜国都是以掠夺战败国的黄金、 白银财富作为主要目的。
由于黄金是全球 “无冕的货币之王”
因此长期以来, 黄金投资都是全球最重要的投资渠道之一。
自 1968 年 3 月 15 日, 黄金价格实 行双轨制建立双重黄金市场以来, 黄金作为一种资产在全球形成了世界黄金市场。 在投资市场比较发达的西方国家, 它是组合理财必不可 少的重要成分。 人们利用黄金与其他金融资产的负相关关系, 以及其本身非负债性质的安全性、恒久性达到资产保值或增值的目的。国际金价从2001年伴随世界经济泡沫的破灭, 开始迈步向牛市, 至2007 年 11 月 2 日跃升至 800 美元,已向历史新高发起冲刺。 但对于中国许多投资者而言,将黄金作为投资工具还相当陌生, 今后这情况应该会有所改观。
世界各国民众纷纷加入到投资黄金的行列, 世界黄金销售难得见到的盛景就曾在日本街头呈现:黄金店里购金的人争先恐后, 其中一对夫妇一下子就把三四十千克的黄金搬进了自己的车里。为此, 日本业内人士称: “我感觉大家买黄金 时的样子就像在 抢购便宜货一样。
如果仍要细述的话,黄金投资价值可以体现于如下几个方面:
1.具有长期恒久的保值能力: 根据国际黄金协会的资料显示, 英格兰16世纪亨利七世时一套男士西服价值约1盎司黄金, 大致类似于现在的西服价格;再据明朝《宛署杂记》中的记载,万历年间1两白银可购买2石大米,即377.6市斤,合人民币1.75元/市斤,与现今的米价相差无几。 社会经历几百年的变迁, 但大米和白银的比价基本未变, 这就是金银的神奇之处。
2.人类唯一的最后清偿资产:当金融动荡, 纸币严重贬值, 波动幅度加大, 难以用纸币衡量物价时, 个人与个人、公司与公司, 国家与国家之间, 以及三者相互之间就只能选择用金银建立经济和债权债务关系。
3.任何状态下黄金具有无与伦比的高流动特性:国家和社会处于极端情况下 时, 黄金能够在任何状态下交易出手; 对需要变现的投资者来说, 黄金能提供较高的流动性,犹如股票和债券交易一样迅 速。 据有关资料记载,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流亡到香港的各方难民大多 以金银、 首饰维持度日, 以化解危机。 此外, 黄金交易还有不记名交易的特殊优势。
4.难得的资产多样化工具: 黄金投资往往被视为通货膨胀和汇率波动的对冲手段, 对中央银行和一些国际机构来说,黄金是其可动用的最后手段; 对资产管理者来说, 投资黄金可以有效地多样化其投资组合, 因为黄金价格和股票等众多金融资产价格可能呈现反向变动趋势, 例如, 1991 年 1 月 至 2000 年12月, 黄金和标准普尔 500指数、 美国长期国债、 财政票据和不动产的负相关系数分别为-0.08,-0.05,0.12-0.06。
5.抵御通货膨 胀的“绝对武器”黄金由于其价值稳定, 持有黄金是抵御通货膨胀的最好理财产品。2002年10月 30日, 上海黄金交易所第一天交易的Au99.99成交均价为83.68元/克。2006 年 5 月 12 日 上涨到 186.50 元/克,涨幅122.87%.2008年3月7日上涨到234.00元/克,涨幅179.64%,2009年12月,金价在250元/克以下。 虽然受国际金融危机影 响金价有所浮动, 但长期走势仍被业内人士看好。2010年,国际金价全年上涨29.7%, 突破每盎司 1400美元大关。最高涨到 2010年12月的1430美元/盎司。 而2010年12月, 上海黄金交易所金币为300元/克左右。2011年9月, 上海黄金交易所交易 的黄金价格上升为370元/克。2012年,黄金投资仍被业内人士看好。
6.具有维护成本低、 税收优惠明显的优点: 黄金没有新旧之分, 含金量就直接代表黄金品质;黄金的存放也不需要我们进行日常维护。 而其他理财产品比如房产, 不仅具有为数可观的维护成本, 而且存在折旧。 由于黄金交易在全球基本都免税收, 故往 往作为企业、 个人合理避税手段。 黄金也是财富传承的良好方式,许多国家存在较高的遗产税收, 如果以黄金进行财富传承, 可以达到合理避税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