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正因为其特殊的物理及 化学性质, 才使得它在人类的生产 生活中获得了至高无上的显赫地位的,而如果我们不了解它的这些独特的性质,自然也就无从清楚地估量它的价值了·....
一、 黄金的自然属性
黄金,又称金, 化学符号Au. 原子序数79。 原子量197。 已知同位素22 个。 质量数 183~204。 金的熔点1063C, 沸点2808C,金的密度较大, 在20C时为19.32克/厘米。
金的柔软性好, 易加工、锻造和延展。 现在的技术可把黄金碾成0.00001毫米厚的薄膜; 如果把黄金拉成细丝,一克黄金可拉成3.5千米长、直径为0.0043 毫米的细丝。 黄金的硬度较低,矿物硬度为3.7,24K金首饰的硬度仅为2.5.
黄金 作为一种贵金属, 有良好的物理特性, “真金不怕火炼”.就是指一般火焰下黄金不容易熔化。 密度大, 手感沉甸, 韧性和延展 性好, 良导 性。 纯金具有艳丽的黄色, 但掺入其他金属后颜色变 化较大, 如金铜合金呈 暗红色, 含银合金呈浅黄色或灰白色。 金易被磨成粉 状, 这也是金在自然界中呈分散状的原因, 纯金首饰也易被磨损而减少分量。
黄金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金是抗磁体, 但含锰的金磁化率很高,含大 量的铁、 镍、 钴的金是 强磁体。 金反射性能在红外线区域内,具有高反射率、低辐射率的性能。 金中含有其他元素的合金能改变波长, 即改变颜色。 金有再结晶温度低的特点。
金具有极佳的抗化学腐蚀和抗变色性。 其化学稳定性极高,在碱及各种酸中都极稳定, 在空气中不被氧化,也不变色。 金在氢、 氧、 氮中明显地显示出不 溶性。 氧不影 响它的高温特 性, 在1000C高温下不熔化、 不氧化、 不变色、 不损耗, 这是金与其他所有金属最显著的不同。
金能溶解在王水(王水为盐酸和硝酸的3:1 的混合剂)、盐酸和铬酸的混合液以及硫酸和高锰酸的混合液中,并且也能溶解于氰化物盐类洪溶液中。
金的化合物易被还原为金属。 高温下的氢、 电位序在金之前的金属以及过氧化氢、 二氯化锡、 硫酸铁、 二氧化锰等都可作还原剂。 还原金能力最 强的金属是镁、 锌、 铁和铝,同时, 还可以采用一些有机质来还原金,如甲酸、 草酸等.
黄金无毒, 也没有任何营养价值。吞金之所以能造成人死亡, 乃是因为黄金比重 ( 密度) 大, 金制品通过机械性刺激等原因, 而导致消化道破裂、 出血及发生其他并发症。 另外, 如果巧妙利用黄金, 也可以治疗一些疾病,且有护肤美容之功效。
二 黄金的种类
黄金在自然界中是以游离状态存在而不能人工合成的天然产物, 按其来源的不同和提炼后含量的不同可分为生金和熟金等。
生金亦称天然金、 荒金、 原金, 是提炼熟金的对象, 是从矿山或河底冲积层开采的没有经过熔化提炼的黄金。 生金分为矿金和沙(砂)金两种。矿金,也称合质金, 产于矿山、 金矿, 大都是随地下涌出的热泉通过岩石的缝隙而沉淀积成, 常与石英夹在岩石的缝隙中;矿金产于不同的矿山而所含的其他金属成分也不同, 因此其成色高低不一, 一般纯度在 50%~90%之间。 砂金 矿是古代和近代历史上世界黄金生产的主要矿床, 但经过几千年的开采, 富矿砂多已枯竭, 现在主要以矿金为主, 砂金是产于 河床弯曲的底层或低洼地带, 与石沙 混杂在一起, 经过淘洗出来的黄金。沙金起源于矿山, 是由于金矿石露出地面, 经过长期风吹雨打, 岩石经风化而崩裂, 金便脱离矿脉伴随泥沙顺水而下, 自然沉淀在石沙中, 在 河流底层或砂石下面沉积为含金层, 从而形成沙金。 沙金的特点是:颗粒大小不一, 大的像蚕豆,小的似细沙,形状各异。颜色因成色高低而不同,九成以上为赤黄色, 八成为淡黄色,七成为青黄色。熟金是生金经过冶炼、 提纯后的黄金, 一般纯度较高、 密度较细, 有的还可以直接用于工业生产。常见的有金条、 金块、 金锭和各种不同的饰品、 器皿、 金币以及工业用的金丝、 金片、 金板等。 人 们习惯上 根据成色的高 低把熟金分为纯金、赤金、色金3种。
黄金经过提纯后达到相当高的纯度的金称为纯金,一般指达到99.6%以上成色的黄金。 赤金和纯金的意思相接近, 但因时间和地方的不同, 赤金的标准有所不同, 国际市场出售的黄金, 成色达99.6%的称为赤金。 而我国的赤金一般在99.2%~99.6%之间。 色金, 也称“次金"、 “潮金", 是指成色较低的金。 这些黄金由于其他金属含量不同,成色高的达99%,低的只有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