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符木到国债的信用货币历史

2020-02-1613:30:47从符木到国债的信用货币历史已关闭评论

在12世纪的英国,完税凭证曾被当做货币使用。

农夫们用粮食等缴纳税收,他们会拿到被称为“符木”(tally stick)的木条,它就是最初的完税凭证。符木上被写上纳税额,然后被剖成两半,分别由政府和农夫保管,以防止伪造。这些符木可以在市场上交换其他物品,起到货币的作用。

缴完税的人可以持符木去市场上交换急需的物品。另一方面,用物品换来符木的人则可以不用缴税。符木与现代不兑现的纸币发行制度下的“货币”有着相似的功能。

12世纪的英国政府将未来的税收用符木的形式提前征收,用今天的话来说,这就相当于一种国债。国债其实是国家用来向人们保证会用未来的税收偿还借款的债务凭证。英国政府用符木通过金匠作为中间媒介来换取黄金。今天,国家在市场上发行国债筹措资金,买入国债的银行可以为此担保,向中央银行贷款;像目前这种非常时期,中央银行还可以行使货币发行权直接买入国债。

无论12世纪的英国政府的符木税收政策还是现代国家发行的国债,从本质来讲,都是源于信用。

现代货币制度是建立在符号货币(信用货币)的基础上的,即货币是以与自身实物价值无关的纸币或硬币的形式流通的。在此制度下,货币以1万韩元、10美元、10欧元、100日元等纸币上的标示面额进行流通,与用于制造纸币的纸的价值或用于制造硬币的金属的价值完全无关。信用货币只在一个前提下才能够存在,那就是该国必须以制度的形式确立该国使用货币的人对中央银行所发行的货币价值的信任。并且在此基础上形成这样一个约定:国家将以税收的形式回收此种货币。

信用(credit),指在得到或提供货物或服务后并不立即而是允诺在将来付给报酬的做法。从经济角度来讲,信用是一种借贷行为,它是以收回为条件的付出,或以归还为义务的取得;而且贷者之所以贷出,是因为有权取得利息,后者之所以可能借入,是因为承担了支付利息的义务。

信用货币是以某一权力机构为依托,在一定时期一定地域内推行的一种可以执行交换媒介、价值尺度、延期支付标准及作为完全流动的财富的储藏手段等功能的凭证。信用货币是以信用作为保证,通过一定的信用程序发行、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形式,是货币发展中的现代形态。一般可以分为纸凭证及电子凭证,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纸币及电子货币。

目前世界各国发行的货币,基本都属于信用货币。信用货币最显著的特征是作为商品的价值与作为货币的价值是不相同的。它是不可兑现的,只是一种符号,通过法律确定其偿付债务时必须被接受,即法偿货币。

最早的信用货币纸币出现于中国。

很多学者认为中国的货币形成于北宋,称为交子。其实中国的纸币肇始于唐代的飞钱,唐后期出现的用于汇兑的飞钱,是钱荒的产物。当时因流通中货币不足,政府颁行禁铜出境的法令,各地效尤之,纷纷画地为牢,富商大贾采用汇兑方式以避之。纸币出现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为了流通的方便和减少流通费用,大商人把金属货币存入钱庄或银行,由钱庄或银行出具收据,商人以该纸面收据向别人支付,无论该纸面收据的名称是什么,关键在于能在钱庄或银行得到兑付。钱庄开出的“交子”、银行保管金属货币出具的“银行券”,即使可以流通,实际上也是债权的证明。

信用货币是由银行提供的信用流通工具。其本身价值远远低于其货币价值,而且与代用货币不同,它与贵金属完全脱钩,不再直接代表任何贵金属。它是货币形式进一步发展的产物,是金属货币制度崩溃的直接结果。在20世纪30年代,发生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引起经济的恐慌和金融混乱,迫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脱离金本位和银本位,国家所发行的纸币不能再兑换金属货币,因此,信用货币便应运而生。当今世界各国几乎都采用这一货币形态。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在现代经济中,信用货币的表现形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态:

银行券:

在商业票据流通的基础上产生并以银行信用为担保的银行券,也是一种信用货币。持有者可以用它来代替金属货币使用。它没有固定的支付日期,可随时兑换黄金;它的票面金额是固定的整数,便于流通;它以黄金和票据作担保,信用基础比较稳固,可以在银行信用所及的广大范围内流通。

期票:

在商品赊购交易中,可以不必支付现款,只需开出一张定期偿付欠款的债务凭证交给对方。到期时,持票人可按票面金额向出票人索取现款。尚未到期的期票,经债权人在其背面签字表示承担债务,持票人也可以把它用作购买手段或支付手段,去购买商品或偿还债务。

支票:

随着资本主义银行业务的发展,支票便在流通中发挥了通货的作用,成为代替货币支付债款和在存款人之间进行转账结算的主要形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银行支票便已成为主要的信用货币。利用支票作为支付手段,可以减少货币流通量,节约流通费用。但在经济危机阶段,支票往往不能兑现,这势必影响生产和流通的正常进行。所以,信用货币一方面有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信用货币流通范围的过度扩展,使得货币作为支付手段所包孕的危机的可能性也增大了。

纸币:

纸币多数由一国中央银行发行,其主要功能是承担人们日常生活用品的购买手段。

银行存款:存款是存款人对银行的债权,对银行来说,这种货币又是债务货币。存款除在银行账户的转移支付外,还要借助于支票等支付。目前在全社会的经济交易中,用银行存款作为支付手段的比重占绝大部分。随着信用的发展,一些小额交易,如顾客对零售商的支付、职工的工资等,也广泛使用这种类型的货币。

电子货币:

由于科技飞速发展和电子计算技术的运用,货币的交易和支付方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电子货币通常是利用电脑或贮值卡来进行金融交易和支付活动,例如各种各样的信用卡、贮值卡、电子钱包等。与此同时还可借助于上网的电脑、自动柜员机或用电话操作来对货币存储额进行补充。这种货币运用非常方便,还在不断完善和进一步发展。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