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是现代最理想的投资方式之一, 这已几近成为全人类的共识, 所以当 2008年这场金融危机来临之时, 市场上的黄金需 求大增。 瑞士是精炼黄金的大国, 似乎因祸得福, 它自然因这场危机而格外繁忙起来······
在金融危机严重冲击下, 瑞士投资者开始回 归到最原始保值理财产品, 这就是黄金。 而因此, 其国内的黄金精炼业也得以再次兴旺起来。 与不少大公司裁员相反, 瑞士一些黄金精炼厂却在扩招员工, 加班加点炼金, 以满足市场需要。
从传统上看, 瑞士虽然不是什么产金大国, 却是精炼黄金的天堂, 这里有众多知名精炼厂商云集。世界三大贵金属精炼厂之一的 Argor-Heraeus 就是其中的一员。 它每年的黄金加工量约为350吨至400吨,白银加工量约为350吨 在 Argor-Heraeus 邻近阿尔卑斯山的厂房内, 融化的黄金犹如闪闪发光的黄油, 还冒着热气。 工人用水冷却后即将它倒入模具定型, 最后给制成品打上工厂认证标志。
据其车间主任伯恩哈德·施内勒曼介 绍, 自2008年中期以来,黄金制品生产量剧增,销售火暴,供不应求。 “我从事黄金加工30年来,从没遇到过这样的事。” 施内勒曼说。 由于订单众多, 客户如果计划购买重10公斤以上的金砖,将不得不等待近1个月时间。购买金币或金锭, 也要等待近 1 周才能拿到现货。 相比之下, 一年前金币等小件物品只需要两三天就能拿到手。
而据有关方面的统计, 在私人银 行业最为发达的瑞士,2008年第三季度金条和金币需求量猛增6倍,达到21吨, 超过欧洲其他国家。 随后几年, 瑞士金条和金币需求量持续 增加。 苏格兰皇家银行高级金属分析师斯蒂芬·布里格斯说: “黄金会给人可以作为最后保有资产的印象。 这种想法可能有些老套,但却是不少富人的想 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