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贸易自由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关税与传统非关税壁垒不断削减,技术性贸易壁垒(Technical Barriers toTrade,以下简称TBT)目前己经成为主要的国际贸易壁垒形式。 《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简称TBT协议。 是世界贸易组织管辖的一项多边贸易协议,是在关贸总协定东京回合同名协议的基础上修改和补充的。 在国际贸易竞争中,使用 TBT的各种目的和各种贸易壁垒形式交织在一起,使贸易摩擦形势更加复杂化、尖锐化。 TBT更具名义上的合法性、合理性、巧妙性,是更加冠冕堂皇贸易壁垒手段。
在全球贸易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以技术法规、技术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调整贸易利益的重要手段。
TBT有其科学的定义,它是指一国(地区)为维护公民、动植物、环境安全、防欺诈、保证产品质量和贸易秩序而采取的强制性的或自愿性的技术措施。 这些措施将对其他国家(地区)的商品、服务贸易和投资自由进入该国(地区)市场产生影响。狭义的TBT主要是指世贸组织《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规定的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广义的 TBT不仅包括世贸组织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还包括动植物及其产品的检验和检疫措施,包装标签标志要求、绿色贸易壁垒、信息技术壁垒等,它们也经常以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形式出现。
1、TBT的主要表现
TBT的主要表现:一是制定苛刻的技术标准;二是严格的产品认证制度;三是繁琐的检验程序。
2、TBT的主要特点
(1)形式上的合法性。
发达国家积极制定技术标准和技术法规,为技术贸易壁垒提供法律支持。 WTO也制定国际性的技术标准和技术法规,从而使技术性贸易壁垒有了形式上的合法性。
(2)实施上的隐蔽性。
技术壁垒间接作用于国际贸易领域中,它的保护性更为隐蔽,影响更难预测。 它在看似公平的法律法规中,掺进了国与国之间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和人为的因素,有意把一些标准或规定复杂化,使外国进口商品难以符合这些规定的要求,成为一些国家限制外国商品进入国内市场的借口。
(3)范围上的广泛性。
技术性壁垒涉及面非常广。 从产品看,不仅包括初级产品,还涉及所有的中间产品和工业制成品; 从过程看,其涵盖了研究开发、生产加工、包装运输、销售和消费等整个产品的生命周期; 从领域来看,从有形商品扩展到金融、信息等服务贸易及环境保护等各个领域。
(4)法规上的严格性。
各国为有效保护本国市场,阻碍外国商品的进入,不断在标准和法规上下功夫,使原有的标准和法规日趋严格。
(5)标准上的争议性。
WTO原则允许各国根据自身特点(如地理及消费习惯等),制定与别国不同的技术标准。 因此许多国家可以利用各国标准的不一致性,灵活机动地选择对自己有利的标准。
这样就导致不同国家之间相互协调的难度加大,更多地引发国际贸易纠纷等。
3 运用TBT 的作用
运用 TBT的目的一种是正确使用技术性贸易保护措施,维护本国产业的合法权益。 另一种是过度使用技术性贸易保护措施,行贸易保护主义之实o'两种目的使用技术性贸易保护措施,使技术性贸易摩擦形势复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