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
边际效用递减是指一个人连续消费某种物品时,随着所消费的该物品的数量增加,其总效用虽然相应增加,但物品的边际效用(即每消费一个单位的该物品,其所带来的效用的增加量)有递减的趋势。
例子案例举例
黎刚是一家大型企业的主管,毕业后他就进入了这家公司,一干就是七年。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新手奋斗到现在主管的位置,他付出了很多心血和精力,让他最满意的就是现在的工资比原来已经翻了七八倍,工资与他能力的提高是成正比的。
可是,今年有些不同了,他从人事部获悉,公司将在三年内建立起员工培训系统,从上到下,所有人员都将参加岗位培训,培训期间,公司将暂停涨工资。黎刚有些不明白,培训的好处他可以理解,但这与涨工资冲突吗?况且,公司全年涨工资的总数与建立和实施培训系统的数百万元相比,根本就不值一提。
老板究竟是怎么想的呢?
其实,这个老板只是明白了一个经济学的名词:边际效用递减。边际效用递减,也叫作“戈森第一法则”,这一法则是德国经济学家戈森于1854年提出的,指的是任何一件商品带给人的效用都会随其数量的增多而减小。在企业中,老板给员工涨工资,员工则要为公司创造更大的效益,否则“加薪”的效用会越来越弱。伴随着工作年限的增长,员工的工作逐渐进入一个相对固定化的流程,创新和效率相对会降低,反映在业绩上就是一个相对恒定的点,这时再涨工资,老板获得的收益只会越来越少。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大多数老板采取的方法就是先培训,等员工工作技能进一步提高后再涨工资,这样便能达到互利共赢的目的。
第四次任美国总统的罗斯福,有一次为了让记者体会到他连任四次总统的感受,便巧妙地用了请记者吃面包这一招。吃第一块面包时,记者觉得这是殊荣,吃第二块他就已经发愁了,后来罗斯福问他是否还想吃第三块,他立刻摇头。同时,他也理解了罗斯福连任四次总统过程中的感受:第一次任总统,罗斯福会感到这是莫大的荣耀,就像吃第一块面包时自己感到荣耀一样,所以“第一次”的效用是最大的。但得到心理满足、饱腹等效用之后,继续吃面包,获得的效用便会逐渐减小,直到吃不下去的时候,还会产生负效用,即出现物极必反的情况。
因此,生活中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考虑其边际效用,要想清楚做这件事到底是否划算,会不会出现边际效用递减的状况,消费某种商品不能过量,做出某种行为不能极端,否则我们非但看不到效用的增加,还可能因此失去原有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