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岩的作品《玉观音》讲述了这么一个故事:
男主人公杨瑞在遇到女主人公安心之前是一个惯于风花雪月的人。而女主人公在他们认识之前,或许是命运的捉弄,在感情上也经历了很多波折与磨难。
安心,纯洁的化身,却受到现实无情的捉弄。她在感情上的经历,早已超出一般人的承受限度,当她无法承受时,她选择了逃离。而在她最孤苦无依,为生存苦苦挣扎时,她遇到了杨瑞。
杨瑞是很多男人学习的楷模,遇到安心之后,在对待感情问题上,他变得非常专一。真爱是什么?没有人能说清,最理想的定义可能是这样的:如果你真爱一个女人,那么连她的缺点也要一并爱。杨瑞对安心的往事不计较,表现得非常大方。这种态度不是伪装的,是对安心纯洁情感的自然流露。
可以说,《玉观音》是海岩作品中爱情与理想完美结合的典范之作。在现实生活中,这样完美的爱情故事可能是不存在的。然而我们宁可相信它的存在。
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们都认为爱情是无价的,是纯洁而神圣的。但是,爱情也可以从经济学的视角去解读,也许你会说那是亵渎了爱情,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能体味到另一种意境下的世俗爱情。让我们一起看看,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肖光恩博士独辟蹊径,对爱情的另一种注解。
(1)初恋:幼稚型产业,指在人生过程中,尚未拥有实现规模经济所需的经验或技术的恋爱。该产业通常需要教师或家长的保护,施与教育与责罚等关税壁垒。其结果通常是无疾而终,并被认为是宏观调控的成功案例。
(2)先动优势:根据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作为博弈中第一个采取行动的人,拥有他人不可比拟的优势。价值悖论通常于此时发挥作用,一箪食,一瓢饮,皆为莫大收益。这一悖论由以下事实解释:价格不反映亲吻的总效用,而反映它的边际效用。
(3)失恋:在不完全竞争、不对称信息下的市场经济必然不稳定。令狐冲原来颇得岳灵珊芳心,在华山派可谓如鱼得水,但自林平之到华山之后,他的卖方市场受到双重冲击。根据最大收益原则,买主岳不群和岳灵珊最终选择了林平之,即为其中一著名案例。
(4)多角恋:多角恋是在资源不足的前提下发生的。该商品是稀缺资源,该经济形式属于开放经济,其结果必将产生大量的失恋者。最后胜利的人通常会诅咒自己赢取的对象,他为该商品支付了超过它所值价钱,于是为之抑郁愤懑,并将因收益小于预期利润而影响后期恋爱的质量。败者将依成本最小原则行事,选择价格相对较低的商品。
(5)失恋者:分摩擦性失恋和周期性失恋两种。前者因技术经验不足引起暂时性失恋,在改善以后有重新上岗机会,令狐冲即是汲取了经验教训,遂被魔教公主任盈盈购买;也有部分经验丰富者为寻求更理想配偶进行工作转换而产生失恋,如楚留香、陆小凤等人。周期性失恋则由总需求水平低下造成。
(6)婚姻:长期交易,女性在GDP连续衰退之前,一种孤注一掷的选择。该交易的特点是一次买断,套期保值。另一种情况是男性在为性交与繁衍后代费用的权衡中,广度经济式的选择—同时生产性事和子息的成本低于单独生产两种产品的成本,隶属封闭经济。
(7)丈夫:归宿,一项或多项税收最终的经济负担者。双重收费的受害者,要为购买婚姻的权利支付一定的初始费用,向岳家支付彩礼及体力、孝心;还要为购买妻子单独支付使用费,即每个月工资奖金上交。
(8)离婚:夫妻双方或一方认为婚姻和家庭的存在,对于他或她而言是一种长期的成本高于收益的行为,在此前提下可能提出不再合作的意向。其诱因可能是丈夫、妻子各方面质量下降引起的价格衰退,或者是有另外更大的买方市场的出现,即婚外恋的产生。
其实,爱情就像生活中其他事情一样,不能用经济学来简单地衡量。在婚姻和爱情中,经济学原理永远只能去解释现象,却永远无法决定生活。用经济学来分析,只是为了让我们在生活中少些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