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商界流传着“80年代看广东,90年代看浦东,21世纪初看山东”的说法,由此可见新山东商人即新鲁商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历经百年兴衰之后,新一代山东商帮在改革开放的号角下焕发出勃勃生机。 现在,放眼山东,知名海内外的国际品牌比比皆是,让人领略到新山东商人的风采。 他们活跃在当今经济的舞台上,如青岛啤酒、海尔、汇源、双星、欧美、广源、浪潮、澳柯玛、海信、鲁花、菱花、东岳、将军、时风、鲁丽、新星、皇明、张裕、孔府家、景芝等近100余家山东知名企业。2000年以后的几年中,山东经济以平均13%的速度保持高速增长,明显快于全国水平。20世纪90年代开始,山东成为中国经济大省的第三名,并连续14年没有下滑,一直保持着这样的发展态势。2004年,山东商人在多年的努力与积淀之后,又把山东经济的发展推向了高潮,使山东的经济发展前进了一个名次,成为全国经济大省的第二名。 山东俨然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
处于市场经济风口浪尖的山东商人是成就这样的经济神话的核心。"新鲁商”在当今有着特殊的含义,“新”是用来表明时代特征,指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成长起来的山东企业和企业家。“鲁”是指地域范围,包括现在所有的山东商人。“商”既指的是商人,又指的是商帮,也就是山东企业和山东企业家。现代山东企业的发展与企业家的思想、经营特色有着很大的关系,企业文化更多地偏重于企业家文化。 因此,我们的着眼点应更多地放在企业家身上,关注企业家的经营策略。
新鲁商有着鲜明的地域和文化特征。 他们不像历史上的山东商人那样,一边熟读道德经,一边观看着商海沉浮。 这些新鲁商把精力更多地放在了务实上,各自在自己的经济舞台上尽可能地展现着魅力。 这些人在经商上更注重细节对全局的影响,非常重视企业领导对整个企业经济走向的引导,也就是企业家的执行能力。
新鲁商的分布也能展现出现代山东经济发展的特色,即充分利用先进的海陆运输条件和优越的自然地理位置来发展经济。 他们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和一些发达的城市中,如青岛、威海、烟台、济南等地。在发展中,他们融合了南北商人不同的优良传统,既学到了北方商人的务实,又学到了南方商人的精明多变。张瑞敏、周厚健、汪海、黄鸣、李长顺、张继升、张士平、谭旭光、孙丕恕、朱新礼都是新鲁商的优秀代表。 他们在经商过程中还继承了老一辈山东商人经商的优良传统,把儒家思想发扬得更为光大,把儒家文化所提倡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等全部都应用在经商中。
2006年春节前,为了改变人们对诚信的价值误解,海信集团总裁周厚健紧急采购了1000套正在青岛热播的《大清药王》光盘,发往全国各地的海信机构,让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诚信在企业经营中有多么重要。
但是,新鲁商在发展过程中也必然会遇到发展的瓶颈,那么怎样突破这些瓶颈呢?要想在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首先就要突破那些陈旧落后的思维模式。 尽管新鲁商在发展过程中一直都处于全国的领先地位,但是有很多商人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保守”“窝里斗”“官本位”、“小富即安”等消极的思想观念。 这种思想上的突破往往是最深层次的,不容易实现,甚至有很多新鲁商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这种思想缺陷,更不知该如何突破、改进。
如果山东企业想继续站在我国经济发展的潮头,就必须解决这些问题。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摆脱束缚长远发展的陈腐的思维习惯和价值观念,才能焕发新的生机。 作为有理想、有抱负的新一代山东商人在不断取得成功的同时,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绝不能作茧自缚,要超越自我,避免出现斑马经济,既大而弱、外强中干的情况,从而保持山东经济继续快速、稳定、高效地发展。
新鲁商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国际化的新鲁商文化精神。 新鲁商的杰出代表张瑞敏,把原来一个经营不善的国有企业一步步发展壮大,最终使海尔集团步入跨国公司的行列,成为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一支生力军。
张瑞敏能取得这样的成绩首先要归功于他们勇于创新,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张瑞敏在经营企业的过程中根据当时市场的特征推出了自己分段演化的品牌推广战略。 他认为首先推出海尔这个品牌;其次,要使这个品牌能够扎根在人们的心中;最后,让人们都能够认可这个品牌,乐于接受它。 这就是张瑞敏创造的本土化海尔名牌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本土化认知阶段、本土化扎根阶段、本土化名牌阶段。
可以说张瑞敏的这个品牌发展战略是有着很强的前瞻性与科学性的。 他并没有把创汇放在经营目标的首位,因为这样得来的利润只能是短期的,不具有长远的稳定性。 因此,他把创立品牌放在了经营方针的首位,出口产品开拓海外市场更多是为了打出产品的知名度。在实现了第一步的发展目标之后,就要按照“先有市场,后建工厂”的原则,实现产品信誉度的需求。 只有产品在海外市场的销售量达到盈亏平衡点时,才达到在海外开厂的时机。在顺利地在海外开办工厂之后,加大产品的信誉度,使人们真正地认可这个品牌是最终的目的。 只有人们认可这个品牌,才可能拿出钱来购买产品。
在对海外市场进行了深刻地分析之后,张瑞敏就开始实现自己的战略思想了。1999年4月30日,海尔集团在美国南卡州建立了美国海尔工业园,园区占地700亩,年产家电50万台。2000年,美国海尔工业园正式投产生产家电产品,并通过高质量和个性化设计逐渐打开市场。这是海尔集团在海外开办的第一个工厂,顺利地越过了外国对中国产品的贸易壁垒。 这个海外工厂的开办标志着“三位一体本土化”的海外海尔的成立。 国际化的海尔集团设计中心在洛杉矶,营销中心在纽约,生产中心在南卡州。2002年3月5日,海尔集团又买下纽约中城格林尼治银行大厦作为集团在北美的总部。这代表着海尔真正在美国扎下根来。
注重人才的培养是海尔在海外市场获得成功的重要一步。为了更好地使海尔深人美国本土市场,海尔聘用美国的专业人才来经营美国海尔,以年薪25万美金聘麦考担任美国海尔贸易有限公司总裁。 张瑞敏先让这个总裁认同海尔文化,再通过他的言传身教影响其他美国海尔人。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是符合美国市场和美国文化的。 为了开拓美国市场,麦考经常加班工作。 通过麦考,海尔很快召集到一大批美国精英到海尔工作。
海尔设计充分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产品线从单一的小冰箱、小冷柜,发展成同主流品牌竞争的庞大产品群,2003年荣获全美产品设计“金锤”奖。 目前,海尔产品已顺利入驻美国排名前十大的连锁集团,并获得“最佳供货商”,“免检供货商资格”等荣誉。
海尔的成功是新鲁商们在改革开放之后不断探索、不断进步的缩影。 张瑞敏的经营策略也是众多的新鲁商成功的关键性因素。他们止是靠着不断开拓、讲究诚信的精神跨入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前沿,并不团地向前发展,取得更大的成功。
张瑞敏只是众多的新鲁商中的一个代表,反映的是新鲁商的经商精神。 在这样先进的经营理念的带动下,山东经济必然会实现高速、稳定、快速的增长,山东商人也必然会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