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中经开长虹事件:327国债期货事件后再惹是非

2020-01-0411:50:151995年中经开长虹事件:327国债期货事件后再惹是非已关闭评论

1995年5月18日,在证监会宣布暂停国债期货交易的第二天,沪深股市大幅跳空高开飙升。当日,上涨指数涨幅高达30.99%。此后两个交易日继续上攻,5月22日上证指数最高涨至926点。

然而短暂的兴奋还没有过去,一泼冷水又浇到股民心头。5月23日沪深股市出现戏剧性场面,当日上证指数跳空低开106点,以当日最低点750点报收,下挫147点,跌幅16.39%。与此同时,深市亦大幅跳水。

由国债期货暂停而引发的“5·18”井喷注定只是一个瞬间。

股指一路下行,至6月底,眼看就要回补5月18日的跳空缺口。

7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即日起,将再贷款、流动资金贷款和固定资产贷款的年利率分别提高0.24、1.08和0.54个百分点。这是1995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第二次提高贷款利率。

7月3日,星期一,受消息影响,两市再次出现大幅下跌。但从7月4日起,指数悄然走稳,不再创出新低。

到了7月中旬,以上海石化为代表的大盘股开始发力,至7月24日,上海石化已经从7月3日最低的1.90元最高涨至2.54元,成为当时市场中的亮点。

上证指数的反弹在8月14日和9月12日分别达到788和795两个高点后便宣告结束,此后股指再次下行。

上海石化等大盘股的走势却远远强过同期大盘。上海石化在9月19日最高涨至3.42元。而另一只大盘股马钢股份则由7月4日的最低1.69元上涨至10月26日的最高2.78元。

有人说,1995年的大盘股革命是市场投资理念大解放的结果。

也许原本在7月熊市就可以结束,然而8月份的“长虹事件”放缓了熊市结束的步伐,这一次的主角,竟然又是中经开。

1995年7月24日,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虹)公告了配股说明书:以总股本23781.876万股向全体股东按10:2.5的比例配股,配股价7.35元。由于法人股股东长虹机器厂等放弃配股,公众股股东还可以按10:7.41的比例受让法人股转让的配股权。

长虹当时配股的主承销商为中经开。配股采取余额包销制,未被认购的配股和转配股部分均由承销商负责包销。配股说明书明确告知投资公众:社会公众股部分于8月14日上市流通。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在国务院就国家股、法人股的流通问题未作规定以前,社会公众受让的法人股转配部分暂不上市。

在长虹实施配股的第二天,即8月15日,公司发布分红派息公告,确定按配股后的股本(包括转配股部分)每10股送红股7股,派发现金红利1元。正是这个分红派息公告,使中经开有了运作的空间。

8月16日,受到送配股利好刺激,长虹股价自14.80元上涨至17.69元,涨幅近20%,为当日个股涨幅之最,成交金额4.2亿元,创1995年长虹成交金额之最。8月18日,长虹股价更涨至18.73元,3日之内带动萎靡不振的上证指数从751点冲高至769点,这也是1995年上证指数的最高点。

8月21日,长虹送股除权上市的第一天,股价在稍作涨升后迅即跳水,当天报收9.92元,下跌7.85%,成交3564万股。按正常的流通股推算,当日的换手率高达28%。次日,长虹股价再跌2.87%,成交1400万股。正当人们对有如此巨额的长虹股票汹涌沽出,股价大幅跳水不明就里之时,有投资者不经意间发现长虹的转配红股居然可以参与交易。市场顿时哗然。

8月23日,《中国证券报》在头版刊登了12位股民联合署名题为“长虹转配红股上市是怎么回事”的读者来信。当天,上交所公告长虹股票停牌半天。24日,《中国证券报》披露,证监会正式介入调查此事,长虹股票连续停牌。25日,证监会对长虹转配红股上市事件做出裁决,认定此事违反有关规定,将上交所的作为定性为“工作失误”。同日,上交所发出通知,根据有关部门要求,在证监会连续调查核实长虹事件有关情况期间,其股票连续停牌。如此,长虹股票从8月23日下午开始一直停牌了两个多月,直到11月6日证监会做出处理决定后才于11月9日复牌。

11月6日证监会对“长虹事件”做出处理决定:对上交所予以通报批评,对中经开和上财证券给予经济处罚,责成长虹公司整顿内部证券事务,并确定长虹股票在处理决定公布3天后复牌。

原来长虹转配红股违规上市的原因在于,先有本应提供技术保证的上交所偷偷打开“后门”,继有中经开等“捷足先登”抢先开溜。交易所开后门,主承销挖跑道,在其他投资人尚不明就里纷纷放弃转配之时,1000多万元的“馅饼”大部分落到了中经开的嘴里,一切操办得如此默契。

为维持市场公平,证监会只得“将错就错”,对其他投资者持有的转配红股也允许流通,是为国内证券市场头一遭。然而,流通的权利有了,股价却已是明日黄花。11月9日复牌后,放出来的投资者,所能成交的价格不足9元。到1995年年底,长虹股票的价格竟一路下跌到7.59元,市盈率竟然不到3倍。按照证监会的处罚办法,中经开不过被没收了2000多万元的违规收入,但成千上万长虹股东损失了几亿元乃至十几亿元的合法收益。

随着长虹违规对股市人气的重大影响,上证指数也一路下跌,直到1996年年初跌至512点后,熊市才真正走向终结。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