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世纪清华情缘:李龙土院士访谈录

2019-12-2513:20:43半世纪清华情缘:李龙土院士访谈录已关闭评论

行胜于言是清华大学的校风,也是李老师在清华学习工作五十余年的生活写照。五十余年的教学生涯,硕果累累,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而李老师依然壮心不已,为中国的材料科学和教育事业忘我地耕耘着。

【李龙土简介】

李龙土,男,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1935年生,福建南安人。195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曾任国防科工委军用新材料应用研究专家组成员,国家“863”计划新材料领域先进功能陶瓷专题组长,第四届国家自然科学奖评审委员,现任新型陶瓷与精细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功能材料》杂志编委,《压电与声光》杂志编委,IEEE高级会员。长期从事功能陶瓷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主要研究领域为铁电、压电、介电和半导体陶瓷材料及应用。曾主持国家“863”计划“高性低能烧多层陶瓷电容器”“八五”重大项目,对发展高技术产业作出重要贡献。在独石压电变压器、弛豫铁电陶瓷、高性能压电陶瓷、复合特性热敏电阻、铁电压电材料与器件的疲劳机制以及压电超声马达等方面进行了开创性研究。曾获包括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三等奖等在内的多项奖励,获授权专利30余项,发表论文五百余篇。

●半世纪清华情缘  三易行只因国需

1953年,李老师考入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从此便与清华结下了不解之缘。从毕业后留校至今,他见证了清华最近50多年的巨大变化与发展。

回想起过去在清华难忘的岁月,李老师感触颇深。他说,40多年的时间是在旧土木馆(清华学堂南侧)度过的。那里房间相对狭小而拥挤,设施也比较简陋,但就是在那里,他和他的同事们取得了诸多丰硕的成果,在物质条件相对缺乏的条件下发展出无机非金属材料重点学科,建设成新型陶瓷与精细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他们的团队就是靠着不懈的奋斗、执著的追求以及对党的教育事业的忠诚,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李老师毕业于1958年,毕业后分配留校从事建筑材料(粘土水泥)方面的研究与推广应用工作。当谈及本科毕业设计时,李老师说:“当年周总理还来校参观过毕业设计展览。”

20世纪70年代初,随着新型陶瓷材料的发展,李老师所在的建材教研组转到化工系从事新型陶瓷方向的教学和研究工作。1988年材料系成立时,又来到材料系工作至今。

50多年间,从土木转到化工,再转到材料,可谓“三易其行”。但实质上都是在做无机非金属材料,都是根据国家的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研究方向。李老师认为,材料是一种有用的物质,材料学科是应用型学科,要有大量的实践基础,毕业后在土木系那段时间的科研实践经历为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让他充分认识到把科研成果转化成实际生产力的重要意义。重视对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也正是李老师带领下的新型陶瓷与精细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多年来形成的特色与目标。

“学科需要交叉融合才能有长足的进步,材料科学本身就是一个交叉学科。我们这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发展也得益于学科交叉,我们不断吸收不同学术背景的青年教师加盟进来,不同学科背景的人在一起做科研,彼此讨论,取长补短,思想上很容易碰撞出火花,这对学术的发展大有裨益。”

●产学研做好源头  淡名利潜心科研

产学研相结合是实现集成创新的重要途径。李老师对这一点有深刻体会,他自己在这方面也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努力。例如:他主持的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就是通过产学研结合取得了成果转化的巨大成功。他及其带领的团队关于高性能铁电压电陶瓷材料及低烧技术的研究与发明,开创性地研制成功一系列具有优异性能的压电铁电陶瓷材料,并首次提出了对产业化有指导意义的新技术路线,开拓了高性能铁电压电陶瓷实现低烧的崭新途径;成功研制高性能低烧弛豫铁电陶瓷。这在当时属于国际领先水平,美国陶瓷学会公报给予高度的评价,同时还与当时广东一家企业进行合作,在较短的时间里大批量生产新产品,并以其高性能、低成本的双重优势进军国际市场,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李老师总结出以国家项目为纽带,产学研结合,发挥高校科研的源头作用与企业在成果转化中的主体作用实现产业化的经验。高校老师不要把主要精力放在生产上,这是企业的工作重点。高校的老师应该致力于教学与科研,把培养学生作为首要任务。而科研方面则重在创新源头上发挥作用,为产业提供最根本的技术支持。只有与企业密切合作,分工明确,才能实现效益最大化。

李老师曾获包括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三等奖等在内的多项奖励,获授权专利30余项,发表论文四百余篇。但说到他的荣誉时,他一笑了之。“我们当年搞科研的时候,首先不是想评职称、评奖项,只是想着努力完成国家计划任务,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脚踏实地地做科研,心无旁骛。至于这些荣誉,那都属于过去,要想继续保持优势,就得不断地努力。”

李老师为人处世很是低调,经常有一些外面的杂志媒体要来采访他,常被他婉言拒绝。他笑言,“‘行胜于言’嘛,干嘛要那么多的宣传,接收的采访多了,会耽误很多宝贵时间。”他每天也都很忙,在我们采访之前,他刚刚跟他的博士生讨论了一些科研方面的问题。但是对于我们学生的采访,他很爽快地答应了,他对学生的关怀和爱护令我们非常感动。

●重团队提携后辈  勤锻炼快乐奉献

在与李老师的谈话中,发现他提到的最多的两个词,一个是“国家”,另一个就是“团队”。李老师把他取得的所有成就都归结于团队的作用。他说,我们重点实验室正是“因为有了团队的合作、彼此扶持、团结协作,才会有那么多的成果”。

“一个人的本事再大,终究是一个人,而且人总要有老的时候。要想事业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注重团队建设,注重培养年轻人。”如今李老师带领下的新型陶瓷与精细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有一支以优秀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学术骨干队伍,其中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6人,长江学者4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2人,清华大学学术新人奖2人,以李老师为学术指导的功能陶瓷研究团队相继被评为教育部创新团队和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这么一支高水平的队伍要得益于以李老师为代表的老前辈的栽培与关怀。

李老师虽然已74岁高龄,每天依旧都要去实验室。按李老师的话说,“现在实验室都是年轻教师在管理,许多科研项目也由他们在承担。我就是在大方向上给他们出出主意献献策。”李老师就是这样一个人,忙碌了大半辈子,到现在还在发挥自己的余热,为实验室的发展贡献力量。我们的国家不正是因为有了一大批这样的人,才变得越来越强大,我们的生活才变得越来越好吗?他们淡泊名利,唯一想要的就是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美好更强盛!

李老师精神矍铄,和蔼可亲,也很健谈。本来准备45分钟的采访不知不觉延长到1个半小时。当我们称赞李老师身体很好时,他笑言年轻时有一段时间身体并不是很好,在20世纪60年代初曾因病住院疗养了一年。期间,他开始爱上了观看体育运动,直到现在美职篮仍是他最爱看的节目。年轻时李老师还很喜欢打乒乓球,曾是化工系乒乓球教工代表队队员。现在上了年纪,就改以步行为主要运动形式,每天都是步行上下班,每天几个往返要走一个多小时。他还不无风趣地跟我们说:“‘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我是达标喽。你们青年人也要注重锻炼啊。”也正是有了这种信念,加之健康的生活方式,李老师才能常年保持旺盛的精力工作在教学与科研第一线。

●做事情博采众长  寄希望吾辈更强

清华大学新型陶瓷方向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博士点、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都是全国该领域最早的一批。其中清华的新型陶瓷与精细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全国高校中唯一的陶瓷方向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这都要得益于我们的基础科学研究、应用科学研究以及新材料研究和成果转化方面所做的工作。其中基础性科学研究对新材料的发展至关重要。”

李老师认为,科研要勤思考,善联想,理论联系实际,勇于开拓创新。任何新材料的研究创新都是建立在大量的实验基础上的。

对于我们研究生,一般投入与产出都会成正比,但也经常会出现例外,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遇到这种情况李老师会鼓励学生,“首先要思考自身问题,多思考、多学习、多深入,及时分析总结。没有分析的实验算不得研究”,“其次还要明白,科研的道路上荆棘丛生,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要敢于坐冷板凳,戒骄戒躁,不断摸索前进,这样才会有收获”。

现在,我们学生的学习交流机会更多了,学校的科研条件也更好了,我们理应能作出更多的成果。但是,一部分同学做学问时却心浮气躁,急功近利,辜负了这么好的硬件条件。李老师希望我们清华学生能够在学习工作及生活中始终乐观向上,保持坚定的信念,一切以国家和人民为重,这才是人生最大价值的体现。

李老师还建言理工科学生:“对于理工科学生来说,不能只懂理工科,只懂自己专业的那一小块领域,千万不能做井底之蛙。不管是做人还是做事,都要博采众长,博学多识,虽然不可能样样精通,但起码要在很多方面都有所了解。学术能力固然重要,但工作组织能力、健康的心态、与人交往的能力同样重要。”

在采访的最后,我们请李老师概括一下清华精神对他的影响,他说道:“清华精神对我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在不知不觉中,它深刻影响了我的一生。如果硬要用一句话来形容,我觉得是‘凡事要做就做到最好’!”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