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教父邵逸夫:百年传奇打造东方好莱坞

2019-12-2318:05:10娱乐教父邵逸夫:百年传奇打造东方好莱坞已关闭评论

8.奋斗一生才能收获一生

从基层做起,涉足电影工业的各个环节,最后升任到大老板的位置,这就是邵逸夫奋斗的历程。无论是刚加入这个行业,还是日后风光无限,邵逸夫都没有放松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始终拼搏、进取。

邵逸夫说,自己没有什么娱乐活动,看电影就是他的娱乐与工作,也是他拿来教育员工的一种手段。在邵氏公司,有大小两个试片室,大的犹如电影院,是工作人员进修,偷师的场所。有时候邵逸夫会和员工们一起看,看过后,他会考问员工,或是一起学习、一起检讨。邵氏员工的素质便由此高于其他的电影公司员工。

在 20世纪的前半叶,欧美的电影工业的塔尖上,电影寡头们通过形形色色的合约雇佣了大量的内部演员、导演和编剧,以及几乎一切与电影制作和放映有关的人力与物力资源,从而获得了巨大的竞争优势。

在电影事业中获得成功的邵逸夫,也把这些手法引入到电视圈。1980年代初,邵逸夫将昔日旗下的电影明星都网罗到无线(TVB前身),于是无线旗下第一批活跃在电视上的艺员,就是一些粤语片演员,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郑少秋和沈殿霞。

现在TVB的制作方式与当年的邵氏影业没有两样:有自己的studio(工作室),把艺员、导演、工作人员都签下来,有自己的制作厂房和发行,为员工们提供宿舍。

TVB制作资源部总监乐易玲认为,这种模式能够保证“梦工场”的产量、品质和成本控制,也有利于控制竞争带来的风险。

“一方面,这样的运作模式需要庞大的资金,你要很小心做到收支平衡才能维持;另一方面,一旦收视率受到威胁,你要抢拍新戏对战,到时明星演员、导演们没有档期怎么办?我们要储存足够的导演、编剧、监制、演员去应付。”

而当竞争对手形成强大威势的时候,邵逸夫坐镇后方,指挥若定,调集各种资源频频发力,最终把对手击败。谁能想到,这是一位老者在幕后谋划的结果?

1980年代初,丽的电视(ATV前身)着名剧集,人文关怀味十足的《大地恩情》在黄金时段占据了收视率半壁江山。为了扭转局面,邵逸夫先是腰斩同时段的无线剧集,又迅速拉来汪明荃和谢贤合拍《千王之王》,结果这部关于赌博江湖、恩怨情仇的电视剧最终战胜了《大地恩情》。

1990年代末,TVB迎来了有生以来最“黑暗”的时期。当时,ATV削减了邵逸夫那种资源储备、自产节目的制作方式,向外来片源下手。结果,一部非自产的《还珠格格》,令TVB(无线)在黄金时段收视率首次被打败。

为了度过危机,TVB一边调动王牌综艺节目应对,一边又调动100多名明星阵容拍摄《创世纪》,竞争者ATV却持续无力,既无明星也无出色故事继续推出,最终在风光数月后,收视率重新跌倒了10点以下。

从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到一个超过百岁的世纪老人,邵逸夫奋斗了一生,把邵氏公司打造成一个百年老店。其中的艰辛、挑战,恐怕只有当事人最清楚。尤其是,看着身边的人一个个先于自己而去,看着一批批新人成长起来,心中那份孤寂,又有谁能够体察呢?所以,他唯有以奋斗,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