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偷了你口袋里的钱:通货膨胀

2019-12-2120:44:13是谁偷了你口袋里的钱:通货膨胀已关闭评论

特别是在近期的经济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话:“大米涨价了,猪肉价涨了,油价涨了……”确实,在生活中“涨”声一大片。以前很多男人,手头上的小笔私房钱,还可以让自己的小生活过得乐呵一些,没事可以约几个朋友喝喝酒,聚聚会等。不过,现在手上的钱总感觉少了很多,基本上买不了什么东西。难道是有人动了自己的钱包?

在经济学上,通货膨胀指的是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亦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上涨的现象。通货膨胀的实质就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也就是货币相对贬值的意思。说得通俗一点儿,就是指在短期内钱不值钱了,一定数额的钱不能再买以往那么多东西了。假如一年前,8元钱能买1斤猪肉,可是现在却需要15元才能买1斤猪肉。而且这种物价上涨、货币贬值的现象还比较普遍,也就是说,不光是猪肉涨价了,在我们的经济生活中还有很多商品的价格在发生很大的上涨现象,这就可以断定通货膨胀确实发生了。作为普通的老百姓,我们对通货膨胀都非常反感,因为辛辛苦苦赚来的薪水变得不值钱了。

讲到通货膨胀,我们就不得不想起一战后的德国。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败北,被迫按照《凡尔赛和约》支付战争赔款。可是到了1922年底,德国发现它的财力已经枯竭了。作为报复,战胜国法国和比利时派军队占领了德国最富饶、产值最高的工业区。德国的工业巨头们随即命令工人们罢工,这让本已岌岌可危的经济更加雪上加霜。面临经济危机,德国政府开动印钞机,开始凭空印出没有任何商品作保证的纸币,打算以此来支付工人的工资和拖欠的战争债务。

供需失衡的情况马上出现了,不久纸币就变得没有任何价值。1922年,德国马克的最大面值为5万,一年以后它变成了100万亿,年通货膨胀率为325000000%。这意味着在这一年里,物价每两天就要翻一番。结果不仅德国经济开始崩溃,法国和比利时得到的赔款也变成了一堆废纸。

在这场巨大的经济危机中,德国人民遭受了极大的苦难,他们没有工作,也没有粮食,几乎走投无路,德国各地斗争、骚乱不断发生,德国社会处于严重的动荡之中。

一般来讲,如果通货膨胀不那么严重,就未必是什么坏事,甚至对经济发展是有好处的。而当通货膨胀的程度超过了人们的预料时,那么就会破坏社会的信用基础,造成财富的转移,让人们对未来失去耐心。

从纸币流通规律上看,纸币发行量不能超过它象征性地代表的金银货币量,一旦超过了这个量,纸币就要贬值,物价就要上涨,从而出现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只有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才会出现,在金银货币流通的条件下不会出现此种现象。

由于金银货币本身具有价值,拥有贮藏手段的职能,可以自发地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使它同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相适应。而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因为纸币本身不具有价值,它只是代表金银货币的符号,不能作为贮藏手段,因此,纸币的发行量如果超过了商品流通所需要的数量,就会贬值。例如: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金银货币量不变,而纸币发行量超过了金银货币量的一倍,单位纸币就只能代表单位金银货币价值量的1/2,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用纸币来计量物价,物价就上涨了一倍,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货币贬值。此时,流通中的纸币量比流通中所需要的金银货币量增加了一倍,这就是通货膨胀。在宏观经济学中,通货膨胀主要是指商品价格和工资的普遍上涨。

从通货膨胀的成因来讲,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物价指数提高、经济过热、大宗商品交易价格上升、政治等因素都会引起通货膨胀。

经济学把通货膨胀分成好几类,而且不同的通货膨胀对人们生活以及社会经济的影响也不同。根据不同通货膨胀的不同特点和影响,我们把通货膨胀具体划分为几大类:

1.温和的通货膨胀。这是一种使通货膨胀率基本保持在2%~3%,最多不超过5%,并且始终比较稳定的通货膨胀。人们一般认为,如果每年的物价上涨率在2.5%以下,不能认为是发生了通货膨胀。当物价上涨率达到2.5%时,叫做不知不觉的通货膨胀。

2.快速的通货膨胀。这是一种不稳定的、迅速恶化的、加速的通货膨胀。这种通货膨胀发生时,通货膨胀率较高(一般达到两位数以上),人们对货币的信心产生动摇,经济社会产生动荡,所以这是一种较危险的通货膨胀。

3.恶性的通货膨胀。恶性的通货膨胀也称为极度的通货膨胀、超速的通货膨胀。这种通货膨胀一旦发生,通货膨胀率非常高(一般达到三位数以上),而且完全失去控制,其结果是导致社会物价持续飞速上涨,货币大幅度贬值,人们对货币彻底失去信心。这时整个社会金融体系处于一片混乱之中,正常的社会经济关系遭到破坏,最后容易导致社会崩溃,政府垮台。

4.隐蔽的通货膨胀。这种通货膨胀又称为受抑制的(抑制型的)通货膨胀。这种通货膨胀是指社会经济中存在着通货膨胀的压力或潜在的价格上升危机,但由于政府实施了严格的价格管制政策,使通货膨胀并没有真正发生。但是,一旦政府解除或放松价格管制措施,经济社会就会发生通货膨胀,所以这种通货膨胀并不是不存在,而是一种隐蔽的通货膨胀。

从宏观来讲,抑制通货膨胀我们普通老百姓无能为力,主要是依靠政府进行调控,出台相关的经济政策和措施,例如上调存贷款利率,提高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包括限价调控令、严禁哄抬商品价格等。从微观上来说,老百姓自身也可以采取一些措施,以应对通货膨胀。

那么,当通货膨胀来临时,作为老百姓又该如何应对?

其实,应对通货膨胀的核心是在主观上不要让自己的心理膨胀,要心平气和地理性消费。凡事多问自己,我真的要买吗?真的要买价格这么高的吗?不立刻在这里买会有哪些损失呢?经过三思的行动,才是理智的行动,才不会在一时昏头之后追悔莫及。

再次,不能被所谓的主流舆论、媒体、御用专家与服务于资产者的专家的言论所蛊惑。只有自己的家人、朋友才会希望你在受到蛊惑的时候,清醒一些、理智一些。

经济学指导你的生活:

看清通货膨胀并不难,难的是如何抑制物价上涨的同时,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这种情况下,主要作为总量调控的货币政策难以单独发挥有效作用,必须有产业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密切配合,调控政策“适”字当头。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