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企业文化的探讨可谓多矣, 某个企业最明显、最不同寻常的特征总会引起我 们极大的兴趣, 这就是企业文化。 但这种文化对企业经营的实际影响往往又 时隐时现, 有时好像难以察觉。可走进企业内部, 又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企业文化的力量。 比如以微软为代表的许多高科技企业, 员工并不要求正式着装, T恤牛仔就可以穿来上班, 人手一杯可乐的 “可乐会议”, 充分反映出企业平等自由的精神。 新加坡创新科技有限公司主席兼CEO沈望傅的经营里程, 也无可辩驳地证实了企业文化那实实在在的力量。 创新文化已经牢牢打上创始人沈氏的烙印。
1981年,工程师沈望傅怀揣6000美元创立创新公司,跻身新加坡众多的小公司之列。 沈望傅初创公司时的动机十分简单: 自幼相当爱好音乐的他觉得电脑无 法很好地处理声音乃至图像, 实在是不够人性化, 能不能搞一些好玩的东西?:“好玩” 驱动了沈望傅, 工程 师喜爱动手、追求新奇的特性又让他在尚未有“多媒体”这个概念的时候就推出了世界第一台可以称得上是多媒体的电脑。
沈望傅回忆自己的创业历程时说:“那时候还没有多媒体的市场, 我 们推出的多媒体太早又太贵。 并且我们只是一个30多人的小公司, 根本没有力量将这样新的产品推向市场。 但我们是一家不自量力的公司, 喜欢做很大的梦,喜欢狂想、 妄想。 " 确实, 不仅偏执狂才能成功, 狂想者也会成功。
1989年,已经埋头搞了多年研发的沈望傅, 几经波折终于在美国卖出第一台声霸卡。 此后便一发不可收拾。 声霸卡在全球共卖了 4 亿片, 占据 70%以上的市场。 此后, 创新科技不仅仅建立了PC音频工业的技术标准,更重要的是让PC告别了无声时代,被冠以“多媒体之父" 的美誉。
随着20世纪90年代主板集成声卡的推出, 声霸卡逐渐淡出市场。 创新科技开始涉水光驱。沈望傅投入重金将光驱成本降低了10倍,可是在帮助微软成为多媒体世界的一哥后, 光驱市场却在1996年的价格战中一蹶不振。
这是创新科技经历的第一次坎坷。原因是1990年到1995年的几年间, 公司的业务发展非常快,营业额、 利润、人员每年以3倍的速度“吓人地增长"。 而也正是这时, 公司开始出现了问题。
沈望傅分析其中原因, “这时候出问题是因为人太新, 没有办法把全部的人团结起来。 不发展又不 行, 因为市场在那里, 必须抢占。 为什么没有团结起来新人? 因为我们公司成长中已经有自己的文化,但没有总结出来, 没有言传身教给新人。 我没有裁员, 在人心惶惶的情况下, 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做思想工作, 一个地方一个地方游说, 讲述我们公司的策略、 前途, 让大家恢复信心。 ”
大病初愈的创新科技头ー件事就是总结创新的精神、 创新的文化。沈望傅说: “我 们是全球性公司。 把不同文化的人 结合到一起, 每个人靠听总部命令行动速度太慢, 所以要靠精神, 发现什么事情, 不是想应该谁来解决, 而是想我该怎么解决。 提炼出来的精 神为: 家庭一一公司是快乐大家庭, 非常开放平等; 友善-一团结客户、 供应商, 产品也非常友善;快一一研发推广等等都要快到吓倒别人; 刻苦耐劳一一用很少的钱做很大的研究; 容忍失败一一重要的是吸取教训; 有趣-一一公司 很有趣,产品很好玩。 这几条的英文第一个字母都是 F, 因此称为"六 F” 精神。起用新人的时候,首要考察的就是他(她)是否和我们有类似的思想和对问题的看法, 以保证公司文化的延续。” 运用这个 强有力的 “思想武器” , 创新走出了阴霾。1998年,创新公司已经成为年营业额 12 亿美元、 拥有 5000 多名员工,23个子公司的世界多媒体巨头。世纪之交, 各大厂商争夺的焦点又转移到了个人音乐播放器 (MP3) 上.创新公司可以说占尽了先机, 早在1999年4月,创新公司就率先在全球推出MP3播放机NOMADI,并第一个将MP3播放机引进中国. 2001年初,沈望傅拿着 NOMAD 系列 (ZEN 的前身 ) 去给乔布斯展示。 几个月后, 苹果就推出了 iPod。
这时, 沈望傅还没有意识到苹果的可怕, 他仍然按照自己的既定步骤走了下去。2002年7月, 全球首款插拔式MP3+U盘二合一的NOMAD MuVo成为MP3的市场主流构架。2003年9月,创新公司率先在全球推出 1 英寸微硬盘MP3 NOMAD MuVo2。 但到 2004 年,苹果已经在群雄混战的MP3市场占据了 20%的全球份额。 沈望傅如梦方醒,迅速调集4亿美元, 开发ZEN 系列的个人播放器, 并宣称要将iPod 连同其他MP3 厂商一同赶出市场。 这一系列高调动作不能不让业界为之瞩目。
但ZEN 系列的销量并不好, 创新科技连原来“千年老二” 的位置也没有保住, 大量的存货导致创新陷入亏损的泥淖。“穷途末路”"的创新科技在2006年对苹果发起诉讼,宣称其侵犯了自己播放器界面的使用权。 2007年, 苹果拿出 1亿美元了 结官司,却把创新科技拉进了 “苹果制造联盟”, 让后者为它提供耳机、 听筒和扬声器。
对此,骄傲的沈望傅坚持不肯认输: “从不“ 认输'的苹果公司在新加坡40岁生日期间付了我一亿美元的MP3使用界面技术专利费,了结官司,我引以为荣。 ” 的确,沈望傅有这个资本, 他的科技专利出现在苹果的产品里, 说明了他在这个市场上的贡献, 可以说虽败犹荣。
当然,沈望傅也有认真反思: “我们当年发展MP3的方向和决定是对的, 只是在执行方面做得不够好, 注意力太分散。 而且苹果公司确实是太 强了,他们将所有资金和人力集中只做一样东西, 不可能失败。 我 们用同样的资金却做二十样东西,怎么比?”
到2009年,创新科技因成交量太少, 选择自动从纳斯达克摘牌。 沈望傅的故事似乎要暂告一段落了。 但在2011年, 在媒体前消失了许久的创新科技主席兼总裁沈望傅, 带着他那可以“玩中文" 的平板电脑再度出山,要利用他等待了 30 年的机会, 展开新一代的 “声霸卡" 时代, 带领创新科技打开新天地。
这次,沈望傅瞅准了中国崛起的大好时机, 利用国外兴起的汉语热,推出了“旨在成为最有效、最受欢迎和最成功的话语老师" 的平板电脑。 这时, 苹果的ipad 已经大行其道。 更加成熟的沈望傅这次选择了避其锋刃: “我的平板电 脑面向大众, 走低档路线, 不是我做不到高档平板电脑, 而这个市场已经有苹果做得很好, 我没有必要进去凑热闹。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 暗花明又一村。 曾经风光至极的创新科技能够放下身段, 选择去走一条"不算时髦” 但“创新科技该走的路", 说明 沈望傅已很有领悟,很可能会达到人生和事业的另一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