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之间, 我居于中”, 我们的祖先这样定义自己在宇宙中的坐标。汉唐盛世, 八方来朝, 更是从古到今每一个中国人 追求的梦想, 而丝绸之路就是不断打破又重建这个梦想的神奇通道。
丝绸之路之名由 19世纪末德国的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提出。 李希霍芬在中国的甘肃和新疆考察时, 看到从东面来的商队, 就推测这极可能是古代运送丝织品的通道。 于是在其所著的 《中国》一书的第一卷中, 第一次 将这条路命名为丝绸之路。 此后这个词便被广泛地用于泛指古代连接东西方两个世界的贸易之路。
因为在经济、 文化、 政治等诸多方面的巨大影响,一直有学者想为它换个名字, 例如, 玉之路、 宝石之路、 佛教之路、 陶瓷之路等, 但没有一个能够取代丝绸之路这个本名。
除了因为丝绸是最早通过这条道路出口的货物之外, 作者私下里揣测, “应似天台山上明月前, 四十五尺瀑布泉” 的一匹又一匹丝绸, 绵长无尽, 延连不绝, 不正像这万里迢迢、 山岭相望的长途吗? 因此, 再没有比叫它丝绸之路更 贴切的名称了。
丝绸之路的开辟起源于汉代,一个生命力极为强悍、雄浑厚重如黄钟大吕的朝代。王朝的统治者们已经充分认识到商业经济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 我国经济史上的第一篇专门著作《盐铁论》一一讨论盐铁等战略物资的专营和管理问题,今天的国有企业和西方的垄断巨头们仍能从中得到有益的启发一就诞生于这个朝代。 到了拥有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时, 人们将眼光投向了海天之外更遥远的地方。
公元前139年,是汉武帝登基的第二十二个年头。 在对外政策上, 汉武帝刘彻奉 行“大棒加胡萝 卜”的政策: 第一要打败匈奴, 第二要和西方各小国修好通商。 于是他委派27岁的张骞出使大月氏国, 以达成军事和经济上的联盟。
张骞从长安出发, 到达匈奴境内时被捕, 并被拘役十年, 其间被迫娶妻生子, 但他的使命感却如同钻石一样, 在岁月的打磨中不但没有消失反而闪闪发亮。 十年后张骞辗转到 达大月氏, 游说未果后返回长安, 这时,距离他出发已经整整过去了13年。
公元前119年,又一个天才少年霍去病横空出世。 22 岁的他已经指挥千军万马,踏破贺兰山雪,尽扫匈奴王朝, 为长安西进的道路上, 清除了最大也是最后的障碍。 消息传来, 万民齐欢, 只有一个人坐不住了, 他仿佛又看到了那条通天的大道。张骞立刻上书汉武帝, 要求重出西域。
秋风渭水中, 张骞再别长安。 这次他到达了乌孙国,派手下使节分别出访大宛、 康居、 月氏、大夏等国。 长安派出的使者, 西域各国的使节, 穿梭在这条漫长的大道上, 丝绸之路终于形成了。
我们必须要为这位丝绸之路的开创者浓墨重彩地写下这么多文字。 张骞虽然不是商人, 但具备了一切成功商人的素质。 坚忍不拔的意志, 不为外界所动的决心, 高人一筹的战略眼光,强大有效的管理才能和灵活圆滑的处事手腕,使他成为汉朝和西域商人心中无上的神祗。
丝绸之路以运丝和丝织品而得名,而丝绸的价格在古时的西域一度达到每磅约合 12 两黄金的天价。 在汉代, 各国元首及贵族曾一度以穿着用腓尼基红染过的中国丝绸, 家中使用瓷器为富有的象征。 此外, 阿富汗的青金石也随着商队的行进不断流入欧亚各地。 这种远早于丝绸的贸易品在欧亚大陆的广泛传播为带动欧亚贸易交流作出了贡献,这种珍贵的商品曾是两河流域各国财富的象征。
当然经丝绸之路运输的货物远远不止丝绸, 还有漆器、 瓷器、 铁器、 茶 叶等; 而由此路东 传的物品则有西方的地毯、 毛织物、 宝石、 金银器、 玻璃制品、 珍珠、 土耳其石, 以及罗马、 波斯的银币等等。 通过这条道路, 汉朝人还引进了葡萄、 苜蓿、 棉花、 胡麻、 黄瓜、胡椒、胡桃(核桃)、石榴、麻、 大蒜、 胡萝 卜、 无花果, 当然, 还有沙漠之舟骆驼和汉武帝垂涎已久的大宛宝马。
葡萄、 核桃等食物的传播为汉朝人的日常饮食增添了更多的选择,西域特产的葡萄酒融入到中国传统的酒文化当中。 商队从中国主要运出铁器、 金器、银器、 镜子和其他奢华制品, 运往中国的是稀有动物和鸟类、 植物、 皮货、 药材香料、 珠宝首饰。
到了唐代, 政府进一步加强了对丝路沿途地区的控制, 建立了稳定而有效的统治秩序。 这使 得丝路商贸 活动的范围大大增加, 连印度人、日本人都加入了。 这样的直接结果是大大激发了唐人的消费欲望, 因为商贸往来首先带给人们的是物质上的富足, 其次是不同的地域之间精神文 化的交融。
丝路商贸 活动可谓奇货可点, 令人眼花缭乱, 从外奴、 艺人、 歌舞伎到家畜、 野兽, 从皮毛植物、 香料、 颜料到金银珠宝、 矿石金属, 从器具到武器、 书籍、 乐器, 几乎应有尽有, 而外来工艺、 宗教、 风俗等的随商进入更是不胜枚举。 这一切都成了唐人尤其是唐时高门大户的消费对象与消费时尚。
中西间的影响是相互的, 造纸、 印刷、 罗盘、 火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也沿着这条道路传播到了西方, 反过来西方的文学、 艺术和宗教也影响了中国。 法显、 玄奘 唱着佛号沿着这条道路带回了佛学经典; 马可· 波罗 哼着 小曲沿着这条道路走来了, 亲眼见识了元大都的宏伟壮观。 酒泉的 酒香四溢, 敦煌的梵音飘缈, 玉门外的杨柳青青, 阳关前的歌声阵阵。
除陆上丝绸之路外, 西汉的商人们还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 这条海上丝绸之路自泉州经东南亚、 西亚到达非洲埃及、 肯尼亚等国。 明代著名航海家郑和曾经率船队 沿此路线七下西洋, 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史上的又一段佳话。
我们的祖先从来就不缺乏敢为天下先的胸怀和担当, 在他们平静的目光中, 蕴藏着海一样深邃、 山一样高大的商业智慧。 在物质财富交流的同时, 我们中华文明的精神财富也因为伟大的丝绸之路而得到长足发展和进步, 中国的商业理念和实用技术在影响西方的同时, 印度、 古希腊、 波斯和古罗马也在反过来影响我 们。 而最终, 一种更新、更博大的观念, 就在这种交流和碰撞中形成:只有中国的才是世界的, 中国影响世界, 世界瞩目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