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宏观经济的角度,需要采用一些政策手段来对经济进行调节,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这些政策的采用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但人们在选择政策时难以做到两全其美,往往一种政策具有积极作用的同时也有着副作用。例如,刺激就业的同时就会有价格的波动;实现价格的稳定,可能同时会带来经济的萧条和失业。最后,往往是两者相比,取其正面作用大的一种。另外,在金融市场中,有着许多不确定性因素对政策的采用效果产生影响,使得结果未必尽如人意。金融风险通过政策的作用以另一种形式表现出来了。
1)在财政政策上的表现
财政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的需要对一部分社会产品进行的分配活动,它体现着国家与其有关各方面发生的经济关系。国家财政资金的来源,主要来自于企业的纯收入。其大小取决于物质生产部门以及其他事业的发展状况、经济结构的优化、经济效益的高低以及财政政策的正确与否。财政支出主要用于经济建设、公用事业、教育、国防以及社会福利。国家合理的预算收支及措施会促使股价上扬,重点使用的方向也会影响到股价。人们的预期心理对政策效果影响较大,心理预期的作用往往会降低政策的效果。财政政策对股市的影响如下:假如财政规模扩大,只要国家采取积极的财政方针,股票就会上涨;相反,国家财政规模缩小,或者显示将要紧缩财政的征兆,则投资者会预测未来景气不好而减少投资,因而股价就会下跌。虽然股价反映的程度会依当时的股价水准而有所不同,但投资者可根据财政规模的增减,作为辨认股价转变的根据之一。
2)在货币政策上的表现
以国债市场为例,在现代经济条件下,要想有效地实施货币政策,必须有一个发达的国债市场为依托。对于金融机构来说,发达的国债市场是其实施流动性管理的基础。在中国,过去金融机构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最近几年,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随着市场风险的增大,随着金融监管的逐渐成熟,随着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系统逐渐健全,金融机构普遍发现要想在经济的原则下有效地管理自己的资产和负债,其持有的资产中必须有相当份额的高流动性、无风险的资产,这种资产非国债莫属。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已经注意到,包括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内的我国金融机构,都在逐渐地调整它们的资产和负债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就是增大对债券的持有,减少贷款,以提高资产和负债的流动性。
近年来,中国政府一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针对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中央政府持续、适当地紧缩货币供应量,提高利率等紧缩性货币政策。从2010年10月到2011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连续5次加息,其中2011年达到3次,这些政策为抑制通货膨胀、收紧流动性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同时对各类经济主体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3)在汇率政策上的表现
汇率体现了货币之间的价值关系。在固定汇率制度下,汇率几乎不能波动,只能由各国政府进行调控。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各国转向采用浮动汇率制度。在金融国际化和存在大量国际游资的情况下,各国外汇市场上的汇率变动的不确定性很大。例如,在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国际游资对泰国金融市场的冲击就迫使泰国改变外汇政策。中国没有受到冲击,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国的外汇政策与其他东南亚国家不一样。资本项目下资金不能自由兑换,使国际游资不能破门而入,加上大量的外汇储备,使中国政府可以轻松保持外汇市场的稳定。
东南亚国家在外汇政策上的失误,使得金融风险被放大,最终发展成为金融危机。墨西哥金融危机就是在不适宜的时机(政局动荡、外国投资者信心减弱、经济严重依赖进口、贸易连年逆差、外资流入、中短期投机性资金比重过高等情况下)宣布比索贬值而引发的。20世纪70年代以来,亚洲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纷纷进行金融体制改革,放宽金融管制,减少政府干预,依靠市场机制优化资源的有效分配。但在金融改革的过程中,在强调减少政府对金融体系干预的同时,不能因此而忽视政府的调控作用。
4)在其他金融政策上的表现
一个国家在制定金融发展政策方面,一般不是简单地使用一种政策。除了上述的几种政策以外,还有信贷政策、金融监管政策等。金融风险或多或少地都会在这些方面得到表现。例如,在放松金融管制的同时,应相应地建立和完善金融监管制度。在将银行体系从严格的经济管制中解放出来的过程中,如果缺少有效的金融管理和银行监督,可能导致一些产业集团利用银行的私有化和国际化而获得对一些银行的控股权,并利用它们向集团所在的企业发放过度的贷款,从而助长营私舞弊现象的发生,也有可能使一些金融机构因不适应金融秩序的变革而陷入困境。20世纪80年代上半期,菲律宾的两家主要政府银行——菲律宾国家银行和菲律宾发展银行就因丧失清偿能力而被迫向中央银行求助,引起了金融界的一阵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