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抛补的利率平价,是指在资本具有充分国际流动性条件下,即期汇率的预期变动率等于两国的利率差。投资者在不进行远期外汇交易时,通过对即期汇率的未来值的准确预期,计算投资收益,以使进行非抛补的外汇投资时所获得的收益等于预期获得的收益。
1.非抛补的利率平价的经济含义
非抛补的利率平价的经济含义是:即期汇率的预期变动率等于两国货币利率之差。在非抛补的利率平价成立时,如果本国利率高于外国利率,则市场预期的未来即期汇率在升水,本币在远期将贬值;如果本国利率低于外国利率,则市场预期的未来即期汇率在贴水,本币在远期将升值。
2.对非抛补的利率平价的评价
非抛补的利率平价对于理解国内外利率、即期汇率、预期的未来即期汇率、国内外资产流动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除了与抛补的利率平价存在同样的缺陷之外,非抛补的利率平价理论还存在一个严格的假定:非抛补套利者为风险中立者。
因为投资者在进行非抛补套利时承担着汇率风险,如果投资者为风险厌恶者,那么对其承受的这一额外风险,往往要求在持有外币资产时有一个额外的收益补偿,即风险补贴(risk premium)。
风险补贴的存在,会导致非抛补的利率平价不成立。实证研究已显示,在现实中抛补的利率平价接近成立,而非抛补的利率平价经常不成立。
如果UIP不成立,而预期的未来即期汇率是正确的,则能够有获利机会;如果UIP不成立,且预期的未来即期汇率是错误的,则不会获利,甚至会亏损。
与CIP不同,UIP没有通过远期合约进行抛补,因而预期的结果是没有保证的。同时,由于预期的汇率变动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心理变量,很难获得可信的数据进行分析,因此在理论分析中用非抛补的利率平价进行分析的意义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