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华尔街,贝尔斯登曾被誉为“一只从不冬眠的熊”。在2007年以前,贝尔斯登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其营业利润逐年增长。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庞大的金融帝国,在次贷危机来临的时候,却变得如此不堪一击。难道贝尔斯登真的如此脆弱?
有人将贝尔斯登危机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由次贷危机而爆发的资产缩水。由于贝尔斯登在房贷抵押债务和衍生品市场投资巨大,当房地产市场出现下滑之后,便遭受了严重损失。贝尔斯登先后遭遇旗下两只对冲基金破产、标准普尔机构下调其信用等级、CEO引咎辞职、被投资者起诉等事件,并伴随着股价的大幅下挫。第二阶段为“流动性灾难”。贝尔斯登债务的杠杆比率太高,在资产大幅缩水之后,客户出于谨慎纷纷撤出资金,使贝尔斯登如商业银行一样出现“挤兑”事件,最终因资金耗尽而灭亡。
从2001年起,美国房屋按揭贷款获得政府的大力支持,致使美国房地产市场得到了空前发展。此后,形形色色的金融机构和人员投身到房屋按揭贷款领域,并放开了对中低收入者的贷款限制。但是,这部分贷款者的还款情况并不稳定,使得放贷机构面临较大风险,因此许多放贷机构推出标的物为次级贷款的债务抵押债券(CDO),出售给投资者,以达到来转移和分散风险的目的。
此后,美国房地产市场价格一路飙升,短短几年时间后便上涨了数倍。许多本来没有能力购房的美国民众也开始投身到楼市中,他们从金融机构那里借款购买房屋,然后再转手将房屋卖出,这样不仅可以还清债务,还从中获得一笔可观的收入。楼市的疯狂行情,助长了投机者的嚣张气焰。此时,许多投资机构从债务抵押债券上尝到甜头,他们将手中的CDO作为抵押品交给大银行,换得大量贷款,进而继续加码购买放贷机构手中的CDO。大银行看到投资机构在CDO上赚了大钱,而自己只赚到那点可怜的贷款利息,也不甘心,便推出了金融衍生品信用违约掉期(CDS)。
信用违约掉期是一种发生在两个交易对手之间的衍生产品,类似于针对债券违约的保险。信用违约掉期合约有三方,分别为贷款方、放贷方和保险方。其流程为:贷款方向放贷方申请贷款,放贷方为了利息收入借款给贷款方,并由保险者为这笔贷款提供保险,如果贷款方不能按时归还本金和利息,放贷方的这笔损失将由保险方承担,作为保险条件,保险方每年会从放贷方那里收取一定的保险费用。
此后,精明的华尔街人继续进行金融创新,纷纷建立专门买卖CDS的对冲基金,而这些基金面临的风险也被杠杆效应拉高了数倍。作为美国华尔街著名的投资银行,贝尔斯登自然没有放过这个赚钱的机会。自2003年10月起,贝尔斯登先后成立了两家对冲基金——高级信贷战略基金(High Grade Structured Credit StrategiesFund,简称HGF)和高级信贷杠杆基金(High Grade Structured Credit Enhanced Leverage Fund,HGELF),进军抵押债券金融衍生品领域。
起初,贝尔斯登将HGF描述为一只仅仅从事低风险投资的基金,并将其推销给客户。贝尔斯登向外界表示,HGF的预期收益率将达到10%以上,而这个收益率要比银行利率高出很多,且风险较小,因此吸引了大批客户前来投资。事实上,投资于CDS的HGF面临极大的风险,它在房地产行情上升的局面下,可以借助杠杆工具获得较高回报,但是如果市场一旦发生偏转,这类基金必将遭受巨额亏损。HGELF在本质上与HGF并无差别,它可以获得更高的回报,同时也面临着更大的风险。
事实上,贝尔斯登本身只有3500万美元投向了这两只基金。对于一个拥有80多年历史的老牌投行来说,两个对冲基金的倒闭并不能要了它的命。据报道,就在贝尔斯登旗下两只基金陷入危机之时,公司高层领导者还有闲心参加桥牌联赛。这虽然反映了贝尔斯登领导层对基金情况的漠不关心,但也间接地表明,贝尔斯登的问题并不严重,他们有信心在短时间内将不利局面扭转过来。然而,贝尔斯登最终为何依然走向了灭亡?这一切都要归咎于市场流传的“谣言”和交易伙伴的“见死不救”“落井下石”。
2007年8月,华尔街传出不利消息,贝尔斯登主管两只对冲基金的联席主席沃伦•斯佩克特正被公司高层排挤出局。斯佩克特1983年加入贝尔斯登公司,从政府债券套利交易员做起,在1995年成为公司固定收入部门的负责人。有关人士指出,贝尔斯登高层是将斯佩克特当作替罪羊,并借机将他炒掉。此后,贝尔斯登人士出面澄清,这只是公司正常的人事变动,目的在于重拾投资者的信心。
2007年11月1日,贝尔斯登再次遭遇黑手。当天,《华尔街日报》将贝尔斯登首席执行官詹姆斯•凯恩痴迷于高尔夫球和桥牌而对公司经营漠不关心的消息公布于众。据《华尔街日报》披露,在两只基金陷入危机的初期,凯恩曾经说过,这些基金不是贝尔斯登的钱,属于大型机构、超级富豪和借款人,他们全都明白其中风险。此内幕一经公布,立即引起公司投资者的强烈不满和批评。2008年1月,在强大的外界压力下,74岁的凯恩被迫辞去了首席执行官一职,但仍保留了董事长职务,公司高管艾伦•施瓦茨接替其成为贝尔斯登新CEO。首席执行官的人事变动,使外界对贝尔斯登的经营状况更加怀疑了。
进入3月后,虽然贝尔斯登的股价已从2007年10月的131.58美元跌至70美元以下,但新任首席执行官施瓦茨对公司的前景仍抱有乐观态度。就在施瓦茨鼓足干劲,准备带领员工们重拾河山的时候,穆迪评价机构降低了贝尔斯登发行的一些按揭支持证券的评级。消息公布当天,贝尔斯登股价在收盘时下跌至62.30美元。更为严重的是,贝尔斯登的欧洲贷款方荷兰合作银行对外宣布,贝尔斯登须按期偿还一笔周内即将到期的总额为5亿美元的贷款,这也意味着荷兰合作银行不会同意贝尔斯登推迟偿还另一笔下周到期的总额为20亿美元的贷款。事实上,贝尔斯登一直依靠着持续不断的贷款资金维持其日常经营,其融资总额达1190亿美元。荷兰合作银行的不讲情面无疑是对贝尔斯登的雪上加霜,这也说明了贷款方对贝尔斯登的境况越来越担心了。此后,各种不利于贝尔斯登的消息在华尔街蔓延开来,形势逐渐到了失控的境地。
3月7日,贝尔斯登一笔1000万美元五年期合约的违约成本已经上升到45.8万美元,这远远超过了它的竞争对手们。由此,华尔街出现了贝尔斯登现金已经枯竭的消息,致使客户们争先恐后地从贝尔斯登转走资金,总额近150亿美元。其中贷款方如富达投资公司,拒绝向贝尔斯登补充第二天开市所需要的融资资金;而德意志银行、高盛集团以及其他券商的客户也纷纷拒绝与贝尔斯登交易。
第二天,在贝尔斯登麦迪逊大街总部里,高管们正想方设法平息谣言。他们不断打电话给交易伙伴,强调贝尔斯登还有约180亿美元的现金储备,足以支付贷款或清偿交易合约。据说当天,贝尔斯登时任首席执行官施瓦茨在与华特•迪士尼公司代表的会谈期间,不断被公司员工打来的电话所打断,而这些电话都与如何回应谣言有关。在这紧急关头里,为了激发起员工们的斗志,61岁的贝尔斯登股票部联席主管、平时沉默寡言的布鲁斯•里斯曼站在一张桌子上对交易员们吼道:“大家集中精神,抓紧干活。贝尔斯登已存在多年,以后也会一直存在下去。一旦有什么消息,我会立即通知大家。”当天晚些时候,贝尔斯登发布新闻公告,表示:“公司的资产负债表、流动资金以及资本情况仍然保持良好”。贝尔斯登似乎没有那么容易倒下。
然而几天后,3月11日,华尔街再次传出坏消息,贝尔斯登重要的合作伙伴瑞士信贷集团要求其交易员不得从事任何与贝尔斯登有关的交易。事实上,这也是一个恶意歪曲的消息。当天,许多对冲基金到瑞士信贷集团的经纪业务部,要求其接受它们与贝尔斯登的交易合同。后来,瑞士信贷便向其股票和债券交易员发出了一封电子邮件,要求所有那些涉及贝尔斯登的交易及其他的非常规业务,均需得到信贷风险管理员的批准。然而,这个指令传到其他公司的交易员那里却完全变了味,对贝尔斯登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这时候,贝尔斯登高管们认为公司必须发布另一项公告,澄清有关瑞士信贷集团的事情。3月12日上午九时许,CNBC商务频道发表了施瓦茨的谈话,他说道:“
可能因为贝尔斯登是按揭业务的主要参与者,有些人就推测公司存在问题。但这些猜测均不属实。”然而,正当节目要开始播放贝尔斯登的利好消息时,如公司现金储备充足、第一季度公司盈利良好等,他的谈话就被插播新闻打断了。有趣的是,插播的内容是纽约州长埃利奥特因嫖妓而辞职的丑闻。贝尔斯登各级员工感到非常沮丧,他们像是被人耍了一样。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但贝尔斯登的糟糕情况没有丝毫改变,核心客户仍在继续移走资金。3月13日整个上午,贝尔斯登高管们一直在盯着直线下跌的公司股票。午后,40多位贝尔斯登精英齐聚公司12楼,聆听首席执行官艾伦•施瓦茨分析公司的最新局势。与此同时,可怕的谣言已在贝尔斯登员工中引发了骚乱,他们既担心自己的饭碗,又担心自己长年的积蓄,因为许多人的个人财富都与公司的股票捆绑在一起。为了安抚大家,施瓦茨保证,贝尔斯登将安然渡过风暴,“一切不利消息都是彻头彻尾的谣言”。在与会者中,许多员工都对施瓦茨的话表示怀疑,其中65岁的老员工迈克尔•米尼克斯提道:“许多客户已从贝尔斯登的证券账户中转走大量资金,而最坏的消息是,公司重要的交易客户,一家名为文艺复兴技术公司的对冲基金,正在将50多亿美元转移到竞争对手那里。”
“你有什么办法对付这些事情呢?”米尼克斯打断了他的老板,“资金正在飞出我们的大门,客户也正在离我们远去。”
显然面对贝尔斯登的困境,施瓦茨他们并没有什么好的措施。终于,贝尔斯登扛不住了,准备向美联储申请破产保护。于是,施瓦茨打电话给纽约联邦储备银行主席蒂莫西•盖特纳,希望他能尽快拿出合适的解决方案。施瓦茨本打算利用公司按揭贷款和支持证券作为抵押品向美联储的贴现窗口拆借,确保贝尔斯登可以清偿放款人和交易伙伴,但盖特纳以贴现窗口通常只是向商业银行提供短期借款为由拒绝了施瓦茨的提议。当天晚些时候,被逼无奈的施瓦茨不得不打断摩根大通银行首席执行官詹姆斯•狄蒙的52岁生日庆典,询问他是否有兴趣购买贝尔斯登。
3月14日一大早,贝尔斯登的经理们已经放弃了一切努力,此时此刻,他们仍旧没有找到合适的解救办法。与此同时,纽约联邦储备银行主席蒂莫西•盖特纳先生正邀请许多政府高官召开电话会议,其中包括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和财政部长亨利•保尔森,会议讨论的主要议题是,如果允许贝尔斯登破产将会造成多大的后患。不可否认的是,贝尔斯登倒塌必然会引起世界范围的金融海啸,并且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得以平静。
几天后,贝尔斯登官员收到一封由摩根大通银行顾问斯蒂芬•卡特勒发来的电子邮件,这是一份新闻公告草稿,宣布摩根大通将在未来28天内“按其所需”为贝尔斯登提供金融支持。两天后,摩根大通银行对外宣布,将以换股的方式收购贝尔斯登。这意味着,曾风光无限的贝尔斯登永远从华尔街消失了。
贝尔斯登的倒塌来得如此突然,说明了建立在巨额信用基础上的金融体系是多么的脆弱。在华尔街,每天庞大的证券交易全凭那心照不宣的协议,即交易伙伴一定会即时清偿。当投资者担心贝尔斯登无力清算其客户交易时,信用就会瞬间蒸发。为了避免损失,交易伙伴会撤走资金,这反过来又助长谣言的传播。甚至有一些合作伙伴更是落井下石,为了利益竟下注赌贝尔斯登的倒闭,从而进一步加速其灭亡。在贝尔斯登事件中,无疑有一股势力在蓄意散布那些导致贝尔斯登轰然倒塌的谣言。
金融危机过后,美国国会成立金融危机调查委员会,负责调查这场由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的根源,该委员会召集许多在危机中遭受重创的公司领导们,举行了一系列的听证会。在听证会上,贝尔斯登的多位前高管表示,公司之所以成为金融危机的第一个主要受害者,并非是因为其拥有的抵押贷款相关产品的风险敞口过大,而是由一些恶性谣言以及交易伙伴的“背信弃义”所造成的。前首席执行官詹姆斯•凯恩表示,市场对贝尔斯登表现出来的信心缺乏是“不公正、不合理”的。他还指出:“随后发生的事情表明,贝尔斯登的倒闭并非源于贝尔斯登独有的行为或决策产生的后果,而是巨大的市场强迫身为最小规模独立投资银行之一的贝尔斯登不能再继续存在下去。”
贝尔斯登今日所遭受的“背信弃义”“落井下石”,也许与它十年前在长期资本管理公司事件中所表现的“冷酷无情”有着莫大关系。华尔街人都是“冷血”的,他们只注重自身利益,其他事情一概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