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老太太买菜逛个遍

2019-12-1712:01:47经济学:老太太买菜逛个遍已关闭评论

不同的人买菜的方式不同。老太太买菜一般是先把菜市场逛个遍,察看不同摊位的蔬菜质量和价格,最后择优而买。 有的甚至不惜走一段路到其他市场去买。 上班族则要简单得多,就近碰到合适的则买,很少花时间去逛菜摊和进行比较。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他们的行为方式都是理性的。

经济学家认为,信息是人们做出决策的基础。 信息是有代价的,获得信息要付出金钱与时间,这是寻找信息的成本,可称为搜寻成本。信息也会带来收益。有更充分的信息可以做出更正确的决策,这种决策会使经济活动的收益更大,这就是搜寻收益。老太太逛菜摊就是一种寻找信息的活动,所用的金钱(如磨损鞋子所需的支出)和时间就是搜寻成本。 由于对各个摊位蔬菜质量与价格信息了解而买到更好、更便宜的菜就是搜寻收益。

人不可能得到完全信息,因为得到完全信息的成本高到不可能实现。 所以,人无法做出完全理性的决策。 正常情况下,人都是以有限信息为基础做出有限理性的决策。 如果做出决策时不去寻找信息,做出随机决策,决策失误的概率很大,这是一种非理性行为。但如果用过多的金钱与时间去寻找信息,搜寻成本大于收益,其行为也是非理性的。 如果我们把多寻找一点信息所增加的成本称为边际搜寻成本,把多获得这点信息所增加的收益称为边际搜寻收益,那么,寻找信息应该达到边际搜寻成本等于边际搜寻收益。 这时就实现了经济学家所说的最大化。

不同的人买菜方式不同正在于他们的搜寻成本不同。如前所述,搜寻成本包括实际支出(鞋子磨损或坐车费)和时间。

假设实际支出可以忽略不计,搜寻成本可以用寻找信息的机会成本代表,机会成本是为寻找信息而消耗的时间的其他用处,或这种用处带来的收入。 假设老太太已退休颐养天年,无事可做,她寻找信息的机会成本为零,即为寻找信息而花的时间并没有其他用处。 当然,如果花的时间太多,影响了做家务、 其他活动,或引起疲劳,则搜寻成本不为零了。所以,在一定合理的范围内,老太太逛菜摊买到物美价廉的菜是一种理性行为。 也许逛菜摊、讨价还价还会给她带来无限乐趣呢!

上班族则不一样了。 假定一个记者每小时写文章可得收入20元。 如果他逛菜摊买到的菜比不逛菜摊买到的菜便宜20元(把质量也折合为价格),那么,多逛一小时菜摊,边际搜寻成本为20元,边际搜寻收益为20元,他用一小时逛菜摊寻找信息就是理性的。 但在一般情况下,逛一小时菜摊的收益如果没有这么多,他逛菜摊就是非理性的(当然,如果他把逛菜摊作为休息或被老婆逼着去逛,那又另当别论),所以,他总是就近到菜摊随便买一点。所省下的时间能带来的收益大于逛菜摊的收益,当然也是理性的。

也许老太太和记者都不懂经济学,也并没去计算逛菜摊寻找信息的边际成本或收益。 但他们都在不自觉地按经济学的原理办事。这说明人天生是理性的。当然,如果学了经济学,自觉地按经济学原理做出决策,就会更加理性。

传统古典经济学一个暗含的假设是信息是充分的、 无代价的。 现代经济学否定了这一假设,这就是信息经济学的产生。比较获得信息的成本与收益是我们作任何决策的基础。 个人要为自己的消费与投资寻找信息,企业要为自己的生产与营销寻找信息,政府也要为正确的政策寻找信息。 信息不充分是决策失误的主要原因,许多投资错误正是事前没有去寻找信息。 连老太太都知道买菜要逛菜摊寻找信息,进行十几亿投资的人却不懂信息的重要性,岂非咄咄怪事?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