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经济与企业的兼并收购

2020-02-1613:26:17规模经济与企业的兼并收购已关闭评论

规模经济是由于企业的生产规模扩大所导致的效应,但规模经济与企业规模大并不是一回事。规模经济是一个动态的概念,规模经济可以理解为企业规模变动导致的企业产出的增加。

在企业生产规模逐渐变大的过程中,企业的生产要素投入增加了,此时如果产出的增长比例大于要素投入的增长比例,那么我们就可以说该企业具有规模经济效应。比如说,一家企业一直以1000个工人和500台设备进行生产,年产量5000件产品。此时企业扩大了生产规模,工人数和设备数都增加至原来的2倍,如果年产量为1万件产品,则说明该企业的规模报酬不变;如果年产量大于1万件,则说明该企业规模报酬递增,即在要素投入加倍的情况下,产量增加多于一倍,这时企业具有规模经济效应;反之,当年产量低于1万件时,产量增加比例低于要素投入增加的比例,企业的规模报酬递减,这称为规模不经济。

论述规模经济,一个最合适的例子就是计算机行业。随着计算机性能、功用的不断改善和提高,其价格反倒日渐下调,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规模经济。最初电脑的用途主要是在军事和科技领域,随着个人电脑用户的增加,电脑销售量逐渐增加,各个生产商在扩大生产规模的同时也自发进行了分工协作。比如IBM公司的规模就位居世界前列INTEL公司逐渐演化成为专门生产电脑芯片的厂商;日本的一些公司则专门生产内存条。随着产品生产规模的扩大,平均分摊到各个产品上的单位成本越来越少。比如说,生产规模扩大可以使工人的分工越来越细,每个人可以只负责一到两项工序,分工越细,工人对该工序的熟练程度就越高,因而劳动生产率也会相应的提高;生产规模的扩大还使企业的设备、厂房均得以充分利用,生产线的运作效率也不断提高;更重要的是,企业规模的扩大使得现代化管理成为可能,公司在科研、广告、融资等方面都具有更强的优势。

但是企业的经营规模也绝非越大越好,所谓“物极必反”,当一个企业的经营规模大到一定程度时,其边际产出就不一定会继续提高了。比如在一些超级规模的公司里,由于规模太大,层级式的组织结构往往造成信息传递的障碍,基层信息无法及时反馈上去,于是公司内部的管理效率下降,贻误决策时机。

在规模经济的发展利用方面,中国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在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许多行业都存在着严重的条块分割倾向,根本发挥不出规模经济的优势。拿钢铁产业来说,1994年全国钢铁生产企业有1598家,平均每家年产钢5.7万吨,年产钢100万吨以上的只有22家,其中500万吨以上的只有4家;但从日本的对比情况看,日本在1961年至1970年间新建5个大型钢铁厂,年产量均在1000万吨以上。又如汽车工业,1994年,中国汽车总产量为140万辆,而汽车制造厂却多达130多家,其中80%的厂家年产量不足1000辆,年产量超过万辆的汽车厂只有6家;而在美国,汽车年产量超过百万辆的企业有12家,其产量之和占到世界汽车总产量的一半以上,其中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3家企业的总产量就占了美国全国汽车产量的90%;日本的汽车总产量也集中在5家大型汽车企业。

为了扩大企业规模,追求规模经济,企业的收购兼并是一个可行的办法。规模经济理论认为,企业通过购并活动可以使企业自身达到一定的生产规模,从而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成本优势;或者是一个产业内部无法容纳太多的企业,只有规模达到一定程度的企业才能够生存下去,于是产业内部的激烈竞争也促成了企业间的兼并和收购。从交易费用的角度看,企业间进行购并可以使原先的外部化交易内部化,从而降低了交易成本。但是如上文所说,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内部管理成本也因此而上升。当企业通过购并活动引起的规模扩大所带来的边际收益与企业因扩大规模而造成的边际成本相等时,企业就达到了最合适的规模,或者说企业的边界。

经济学中有不少理论论述过企业收购与兼并的动机问题。市场势力理论认为企业兼并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在市场中某种优势,比如销售份额;多元化经营理论认为企业通过购并可以进入新的产业,以求获得新的利润或者分散整个企业经营的风险,如海尔电器公司就是从生产冰箱、洗衣机逐步多元化至各类电器的经营;进入壁垒理论认为企业购并是为了克服某些产业的进入壁垒,如营业许可、原料来源或销售渠道等的限制;还有一些理论则认为企业进行购并是因为企业目前所在的产业日趋萧条,企业间兼并可以寻求到新的经济增长点。而在一些政府对大企业实施保护的国家,企业兼并还可以获得垄断优势,即政府的优惠以及特许经营许可等。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