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43年9月到1944年4月,英美两国在“怀特计划”和“凯恩斯计划”的双边谈判中激烈争论,结果是英国做出了最大的妥协和让步,被迫放弃“凯恩斯计划”,接受“怀特计划”的提案。不过,美国对英国也做出了一定的让步。最终,双方达成协议,随机召集了30多个国家开会共同商讨。三周后,发表了《专家关于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的联合声明》。
1944年7月,在美国的邀请下,西方主要44个国家的政府代表齐聚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小镇,参加一个名为“联合和联盟国家国际货币金融会议”,并最终通过了以“怀特计划”为基础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总称《布雷顿森林协定》,从而建立起布雷顿森林体系。
这个体系的根本宗旨是建立一种全新的世界性的货币体系。在新的货币制度下,被推选出来的这种新货币能够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的汇率制度可以稳定汇价,促进世界贸易的增长,从而有助于保持高水平的就业和实际收入,最终制定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政策。
实际上,《布雷顿森林协定》的主要内容包括:建立黄金—美元本位制的国际货币储备体系。在黄金—美元本位下,美元以35美元折合一盎司黄金的官价直接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的货币则直接与美元挂钩,各国政府或中央银行随时可用美元向美国政府按官价兑换黄金;实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一般只能在平价上下各1%的幅度内波动,各国政府有义务在外汇市场上进行干预活动,以保持外汇行市的稳定。
只有在一国国际收支发生“根本不平衡”时,才允许贬值或升值;建立一个永久性的国际金融机构,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基金组织承担监督国际汇率、提供国际信贷、协调国际货币关系三大职能;完善国际收支的调节措施。
会员国在遇到经济结构失调、国际收支不平衡、初级产品出口价格不稳定等情况而发生国际支付困难时,可以向基金组织提出贷款申请,并提交予以调解国际收支的适当计划,基金组织经过审核证实该成员国确有资金融通的需要时,就可以向该国提供一定数额的外汇,对其在短期内恢复国际收支平衡起到临时性的资助作用,贷款只限于会员国用于弥补国际收支赤字,即用于经常项目的支付;确定国际支付的结算原则。会员国不得限制经常项目的支付,不得采取歧视性的货币政策措施,要在兑换性的基础上实行多边支付,从而取消外汇管制。
布雷顿森林体系就是以《布雷顿森林协定》为基础而建立的,其结束了“二战”之前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混乱无序状态,标志着战后国际金融秩序的全面恢复和国际货币体系的重新确立。从此,美元就成了国际清算的支付手段和各国的主要储备货币,这从根本上确立起美元世界货币的霸权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