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理想的货币战争对象

2020-02-1317:48:20东亚,理想的货币战争对象已关闭评论

二战之后,东亚国家和地区创造的“东亚奇迹”引起了世人的瞩目。正当人们为东亚模式大唱赞歌的时候,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爆发了。这场危机沉重打击了东亚人民对东亚发展模式的信心。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格林斯潘甚至断言:东亚模式已不再奏效,只有美国风格的自由市场系统才是成功的。

当在墨西哥发生的金融危机余波未平,7月以后,肇始于泰国的金融危机像病毒一样在东亚国家和地区中广为蔓延。先是从泰国传染到东南亚各国,形成东南亚金融危机;再又冲击中国的台湾和香港,后又跨越香港和台湾而波及韩国,形成东亚金融危机。所到之处,币值连创新低,股市巨幅波动。几十年来东亚人民所创造的“东亚奇迹”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当日本陷入衰退后,由于长期的低利率,货币供应充足,大量的闲置资金从股市和房市中流出,转向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因为中国制造业的崛起,当地的工业已经有所萎缩,不是合适的投资方向。这些钱过来后还是主攻股市和房地产,倒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地的虚假繁荣。随着日元的升值,原来的低息日元贷款成了高利贷。于是受援国就要求日本减免债务,或者用美元还债。而日本从来都是对弱者只赚便宜不吃亏的主,自然断然拒绝了这一要求。

这些东亚国家大多采取联系汇率制,也就是说他们的货币都是盯死美元的。联系汇率制是非常容易被狙击的。华尔街1992年狙击欧洲货币时,也是因为抓住了当时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汇率制这个弱点。当热钱大量涌入的时候,为了保持联系汇率,防止本币升值,所在国货币当局就会出面,大量抛出本币,买入外币。这样一来,就等于这个国家大量发行了很多货币。这些增发的货币和热钱一起流向市场,时间长了就会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产生大量的金融泡沫,给货币狙击手们巨大的机会。

一开始,泰国拿出自家的320亿美元外汇储备来跟华尔街对打,大败而归。日本资金见势不好,马上回撤国内,但这样做引起了更大的灾难。要是上世纪80年代,这些国家和地区还可以向日本银行求助,但从1990年起,日本大银行破产了好几家,剩下的也家家都有巨额坏账,不可能给东亚各国政府任何支持了。除了中国外,东亚国家借贷无门。

由于人民币咬着牙不贬值,还在香港跟华尔街坚决抵抗,最后逼退国际炒家。美国人也觉得再打下去会出问题,不如见好就收,也给东亚剩口气,等它们缓过来以后再抢。于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开始出场清理,东亚各受害国被迫接受了种种苛刻的条件,这为日后美国热钱的进出提供了更多的方便。

1996年,东亚国家(不含中国、日本)的项目账户上经常有330亿美元的赤字。随着热钱的进入,这些国家1998〜1999年有了870亿美元的外汇结余。到了2002年,这些外汇结余达到了2000亿美元。这些钱大部分都被买了美国国债,也就是说又流回了美国国内。

东亚金融危机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起病急,病情重”。如泰国,从泰铢暴跌到发生经济萧条仅几个月时间;二是“传染快,范围大”。泰国的货币危机迅速蔓延到马来西亚、菲律宾和印尼,形成“金融风暴圈”,旋即冲击中国香港、新加坡、中国台湾,再转向东亚的韩国、日本,除人民币与港币外,所有东亚国家(地区)的货币均遭贬值。在极短时间内,一个地区有那么多经济体的货币同时下跌,这在世界上都是罕见的。

中国在亚洲金融危机中的积极贡献是有目共睹的。雷曼公司副总裁罗伯特·霍马茨说,在缓解亚洲金融危机中,中国的表现很负责任,发挥了重要的稳定和建设性作用。中国设法维护人民币汇率,在危机之初就向泰国提供了10亿美元紧急援助,并在地区和国际努力方面也积极合作。如果人民币也贬值,那就会对其他国家的货币造成更大冲击。这些事实显示,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得到了加强,但仍然不能低估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如失业问题、银行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中国这个拥有12亿多人口的大国,正在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服务经济转变,过去的封闭式经济也在加快国际化。这个发展的进程不会一帆风顺,也不是一日之功,中国需要谨记这次东亚经济危机的经验教训,避免这样的危机再次发生。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